|
【新民网·独家报道】昨日,网友发帖称在温州华盖山的山脚下,有一个施粥摊正在给生活困难的人们提供免费的粥和小菜。有网友称,这样的站点在温州很多,都是退休的大爷大妈在帮忙。
一位自称了解此事的温州网友介绍说,“红日亭”在温州非常有名,是一群退休老人组建的。最初,资金来源于老人们的退休金及家庭财产,后来很多爱心人士和企业也加入进来。据说,这些老人“早上4点就起来做粥,然后施粥、打扫场地”。
温州市民政局有关部门11月27日在接受新民网记者咨询时,证实了温州确有施粥摊存在,但这些行为都属于群众的自发行为,施粥摊的大多由附近退休的老人自发组织。据介绍,温州群众有夏天烧伏茶免费提供给来往人们饮用的习惯,现在的“施粥”行为也是这种习惯的延续。
网友们对这一“和谐场景”也给予了极大关注。国内一家网站推出了“施粥摊是否宜在全国推广”的网辩话题,截至11月27日11时45分,超过85%的网友投票支持此举,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太大了,社会需要更多有良知的人”,15%的网友反对,表示“这并不算好事,证明我们的脱贫工程就脱到这个地步?!不应该推广!”。
“施粥摊”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后产生的影响力或许是温州民政部门始料未及的。据温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群众自发行为虽然并非正式登记在册的民间组织,但与当地正式民间组织常有的慈善活动相比,“影响力很大”。
在民间自发进行相互救助的同时,政府行为也受到了更多关注。ip为121.34.*.*的广东深圳网友说,“民间行动了,国家是不是也该做些什么呢?”。署名为“jixiaoer”的网友说,“这些人不肯回家,更不肯接受社会福利机构的帮助,我们是不是该反思机构的运作和管理上的不足?”
对于这种广受好评的群众自发行为,政府部门是否会去推广呢?对此,温州市民政部门未置可否。
据了解,北京市社会救助管理事务中心11月20日晚开展了大规模冬季救助行动,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帮助。针对这种行为,也有评论指出,“人性化搜救”不如“制度性救济”。(新民网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