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炫风长沙报道摄影|孙炯
胡志伟的生活像钟摆般规律:白天上班,工作到八点钟回家,然后就是上网(通常是打网络麻将),深夜十二点左右 睡觉。即使长期对着电脑打网络麻将,他的脖子也不见得酸。
雀王传/胡志伟
年龄:30岁
星座:处女座
麻经:思考自己也思考别人,很多时候思考别人比思考自己更重要。理性分析每一手牌,记住,每一手牌都有唯一的 最优选择。
牌风:计算速度极快,出手如风,打牌时沉默而聚精会神。
11月初,胡志伟,准80后,戴着眼镜,穿着连帽子的罩衫,在他居住的长沙某科技高校附近寻找网吧,就像一个 跑到校外的大学生一样。由于不怎么认路,在经过一番周折以后,通过打车,他终于带记者在3公里以外的一个商业区找到了 上网的地方。
胡志伟终于可以坐下打麻将了。三年来,他基本上没有在现实世界里打过麻将,这与他读研究生时的麻将生活截然不 同。
自离开7年寒窗的北京,3年来胡志伟就一直工作、生活在长沙。他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本科,又在北京大学修 得环境学硕士。在获得“2008年度超级杯世界麻将大赛”中国(内地)区冠军以后,媒体给了他一个“中国麻将王”的称 号——前面也不忘遗漏“北大硕士”四个字。
尽管是个工科学生,但胡志伟兴趣广泛,譬如二十多册的《太平广记》他已经全部读完。在采访时,他还特意工整地 在记者的笔记本上抄录了一段关于麻将意旨的律句,并特别提到他所用的字体。
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麻将。胡志伟去打比赛前向单位请了假,结果一回到长沙,办公室里全都知道这个年轻人 去参加麻将比赛了。胡志伟直言,这让他一度很痛苦。
胡志伟最近三年里,很多时间都是在网络上打麻将。在一个网络麻将平台,他的ID叫“水木-战斗”,头像是一个 脸带坏笑的小和尚。经常在联众上打国标麻将的网友,都知道带“水木”字头的ID往往是高手。
胡志伟出生在江西萍乡。当地麻将风气很浓,男女老少在农闲时开打麻将的比比皆是,而小胡在小学三年级就已经学 会了打牌,五年级已经能下场跟大人对战。
读研究生的时候,胡加入了国标麻将组织,开始跟校内外的研究生们切磋牌技,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江西麻将带一 个百变的“混”,往往摸几轮就能和牌,但国标麻将有“8番起和”的门槛,这意味着和牌的难度增加了,更需要动脑筋,这 对胡志伟更有吸引力。
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胡还在与妻子讨论编写计算机打麻将程序的问题。“说实话这个程序怎么编我还没弄得很清楚 。这不但涉及到概率,还有基因算法的问题。总之,肯定要比制造‘深蓝’(一台著名的计算机,曾战胜过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更难。”
在长沙,胡志伟的生活像钟摆般规律:白天上班,工作到八点钟回家,然后就是上网(通常是打网络麻将),深夜十 二点左右睡觉。在生活中,胡志伟不抽烟,不喝酒,一坐下来比赛可以保持10小时的精力,吃饭时满够三碗。平时即使长期 对着电脑打网络麻将,他的脖子也不见得酸。
在网络上,胡志伟打牌的速度很快,每一个决定,就像电脑一样干脆,很少有犹疑之时。他一边点鼠标,一边向记者 解释各种各样的推算过程。
参加比赛的时候,胡志伟多数是沉默而聚精会神的,就像面对电脑屏幕一样,时而把手交叉抱在身前——“打牌是有 牌理的,一手牌该怎么打,不该怎么打,其实已经定下来了。我相信,每一手牌,每一个时刻,都存在做某种决定的最优选择 ,你需要做的是根据桌面上的所有要素,还有时间段,推算出这个最优选择。”
在打网络国标麻将时,胡志伟时而会有意识地把手上的牌向“七对”的方向去造,通常上手的牌出现了三个对子,他 就会考虑把对子们多留一会,因为这样的牌型能过渡出更多的在国标里允许和牌的牌型,譬如三暗刻等,又有可能卡住其它三 家想要的牌,这样一来就呈现出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
反复不断的推算需要耗费很多精力。但对于胡志伟来说,即使打网络对战,如果能把一手看上去乱七八糟的牌打得有 声有色,乃至和牌的话,比和出大牌还要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在打牌过程中不断的推演判断是正确的——“如果一个人对 牌局各方面的判断准确率达到40%的话,他就是一流高手了。”
不过有一些牌面之外的因素,是瞬间在牌面上的运算无法代替的。在参加“超级杯”澳门总决赛的时候,他就碰上了 棘手的难题——上家是一个看上去没有技术的女孩,但往往胡志伟要和什么牌,她就和什么牌,而且每次都是她先摸到。“其 中有一盘,我要四万和七万,她要边七万,又是她先摸到了。”胡略带不解地说。
这几年的胡志伟,已经被一些机构赞助,以组织的名义,穿起西装,参加大小公开的比赛,显山露水。熟悉不同比赛 的规则,以及应付打法飘忽的对手,将成为他再进一步成为麻雀王中王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