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父子同患尿毒症 父亲为救儿子放弃治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03:00  现代快报

  

父子同患尿毒症父亲为救儿子放弃治疗(图)
父子同患尿毒症

    2006年11月的一天,对于躺在病床上等待透析的孙建华来说犹如噩梦,因为这天他得知,自己唯一的儿子孙龙竟然和自己得了同样的病——尿毒症,“我的孩子才17岁啊。”正当孙建华悲痛欲绝时,其妻含泪捐肾,把儿子孙龙从鬼门关拉回。可是仅过了一年多,孙龙突然肺部感染,再次回到重症监护室。为了省钱拯救儿子,孙建华开始放弃自己的治疗。

  父子同患尿毒症

  孙建华是淮安施河镇万新村一个普通农民,和妻子施广兰以种地为生,膝下有一儿一女,家庭原本和睦幸福。可是儿子孙龙一出生似乎就注定命运多舛,8个月时,突然高烧不退。经诊断,孙龙患的是后尿部梗阻,经过激光手术,孙龙退了烧。可这病却没有被根治。打那时一直到16岁,小孙龙都有“尿不尽”的症状,无论白天黑夜,不时会有滴滴答答的尿液淋湿了裤子,裤子每天要换上三四次。

  孙龙特别懂事,母亲施广兰几次要带他去大医院治疗,但孙龙怎么也不答应。直到2005年,孙龙大腿疼痛难忍,连步子也迈不开。孙建华和施广兰再也无法平静,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凑了一万余元,带着孙龙来到南京,在肾脏研究所进行了手术,终于治好了这“尿不尽”的毛病。

  2006年下半年,孙建华病倒了,全身浮肿,还气喘不已,淮安人民医院诊断,孙建华患的是尿毒症,要维持生命必须做透析,可是对于这个刚刚经历风霜的普通农户来说,透析的费用简直就如一笔天文数字,妻子施广兰向亲戚们东凑西借了一番,结结巴巴地维持着孙建华的生命。

  可是偏偏祸不单行,2006年11月,在医院照顾丈夫的施广兰接到电话,儿子孙龙又病倒了,全身发热气喘,在当地医院吊水也不奏效。施广兰心急火燎地赶回家,把孙龙带到淮安医院检查,医生表示,孙龙竟患上了和父亲相同的重症——尿毒症。

  母亲为儿子捐肾

  从那时起,父子俩住在同一个病房里,施广兰辛劳地照顾着这两个至亲。医生告诉施广兰,要根治尿毒症,唯一的办法就是换肾,而使用直系亲属的肾,风险是最低的,于是施广兰坚决地说:“我把我的肾给儿子!”

  懂事的孙龙看着异常坚决的母亲,泪流满面。沉默了好久,孙龙对母亲说:“爸爸也是这个病,我们不能放弃爸爸,先看看你的肾能不能救爸爸?”

  “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你一定要康复,你是我们最大的希望。”孙建华动情地说。

  重病父子互让生还希望的故事很快在当地流传开来,经过社会各方的捐助,2007年11月,换肾手术成功。术后孙龙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对孙建华说:“爸爸,你放心,等我好了,出去打工赚钱,让你做透析,再找肾源给你换肾,你一定也会好的!”

  去年1月,孙龙出院回到了淮安老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

  父亲舍己救子

  然而不幸再次降临,今年2月,孙龙的肺部突然出现感染,省中医院的医生表示,情况相当严重,生命也有危险。这让这个刚刚恢复一点生机的家庭再次掉入冰窖。

  为了省钱给儿子治病,孙建华将每个星期两次的透析缩减为每个星期一次。前几天,日渐虚弱的他从淮安赶到南京看儿子,昨天上午,他从妻子的口袋里看到了一张催款单,上面说孙龙已欠医院三万元了,孙建华盯着那个数字,沉默了很久,他知道,家里已无力再支付这庞大的医疗费用了,自己的弟弟一个星期前回老家借钱,至今没有任何回音。

  昨天中午,孙建华郑重其事地对妻子说:“我不治了,如果弟弟能凑到钱,就把钱都留给儿子,我反正也活不长久了,何必再浪费钱呢?”施广兰流着泪,心疼地看着面色憔悴的丈夫,默默无言。

  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心情,对于这些事情,夫妻俩一个字都没跟儿子提。

  昨天,记者在ICU病房见到了孙龙,浓眉大眼的小伙子虽然浑身插着管子,但是显然心情不错。由于目前不能开口说话,就用笔给记者写下了一段话:“我是不幸的,但我又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碰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妈妈。”

  快报记者 解璐 文/摄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尿毒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