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 王小晗 通讯员 叶火生 汪银苟 实习生周波) “妈,祝你节日快乐。你要好好活到一百岁,等你到了七十岁,我一定让你享福!”昨日中午,接到儿子黄黎军从韩国打来的电话,武汉市新洲城管局邾城街环卫清扫工、55岁的汪杏兰舒心地笑了,满脸黝黑沧桑的皱纹里,丝丝缕缕都是满足与自豪。
文盲母亲育儿成才
汪杏兰在新洲城管局算得上是个名人。每年评先进模范总有她,前不久还被评为武汉市城管标兵——全市才17个,全区400余名环卫工中更是“独一份”。更令大伙佩服的是,汪杏兰自己不识字,一双儿女却很有出息:女儿黄文梅大学毕业后被招录为国家公务员,儿子黄黎军更被保送到韩国国际大学硕博连读。对此,她的同事袁喜兰评价说:“可怜的孩子是苦中成才,坚强的母亲就要苦尽甘来啦!”
勤俭度日举债求学
1984年丈夫病逝时,留下4岁小女和2岁的儿子。此后,“勤俭”成为汪杏兰主要的法宝:多数衣物是别人给的或捡的,最值钱的家当是4年前街坊“淘汰”的一台19英寸彩电。每天,十余个小时与同事一起清扫街道外,她还见缝插针地帮早点摊洗碗包饺子,到工地上拖板车倒建筑垃圾,自己种菜卖菜。25年来她从没吃过肉,烂菜、野菜、咸菜是长期菜谱。
“我没什么,孩子是受了不少苦。”汪杏兰记得,小学毕业时,瘦弱的儿女到建筑工地上挑沙打小工,辛苦一天挣1块多钱。时常挑水果卖的她,只能把烂水果削一削再给孩子吃。儿子保送出国时,才首次穿上借钱买来的新衬衣。
第二法宝则是举债。女儿考上大学时,她从全湾40多户“集资”3000余元凑学费;两年后儿子上大学,她向银行贷款2万,亲友几乎都成了“债权人”。
自尊乐观知足常乐
黄黎军初中毕业时,好心的老师华萍塞给他80元钱,让他买件新衣服,汪杏兰却坚决地把这钱还了回去。新洲一位企业家主动提出,全额资助黄黎军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急需用钱的汪杏兰仍是婉拒。她的理由是,多点生活压力,孩子更会刻苦求学,“没钱用就借,省下钱再还,这样心里还踏实些。”
自尊乐观,是汪杏兰这么多年挺过来的第三大法宝,也深深地铭刻在苦中成才的一双儿女的心上。
尽管现在每月工资才650元,巨额债务不知何时能还清,儿子还需5年才能完成学业,但汪杏兰却过得很带劲:“我天天劳动不生病,儿女争气也孝顺,这就是好日子,而且还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