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公开招考100名乡村教师的公告,令昭通盐津县133名代课教师看到了“农转非”的希望,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普通话等级证书,于是交钱向县教育局人事股一工作人员“办证”。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没有通过考试等正常渠道获取的证书,竟然全是假证。3月9日,该名工作人员和1名办假证人员、1名考生的父亲涉嫌办理假证,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此事立即引起了盐津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组成了由县纪委牵头,公安经侦等部门为主的调查组展开详细调查。13名经县教育局考核、面试“过关”的老师,因普通话等级证书被发现纯属假证,其成绩被视为无效,任教资格也被取消。
然而,这些老师认为,在教育局办的证是可靠的,而此前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教育部门内部的问题,所有责任应该由教育部门承担。
对此,教育部门回应:“在公安机关对此案调查结束后,将着手对这些考生的去留问题进行解决。”
教育局工作人员:交钱就可拿证
13名被查出普通话等级证书为假的教师,8男5女,年龄都在30岁以上,此前都曾在不同乡村里担任过5至10年不等的代课教师,而其工资待遇,低至58元、最高不超过250元。
去年12月10日,盐津县教育局在全县范围内下发公开招考贫困边远地区村完小以下学校教师的公告后,全县133名代课老师纷纷汇集到县教育局人事股,工作人员告知他们:“报名必须要有普通话等级证书和教师资格证。”
部分老师没有相关证书,因为作为乡村代课教师,只要有初中或中师以上的毕业证书即可上岗。
去年12月16日,38岁的黄老师前去报名,他也没有普通话等级证书。在教育局人事股工作的赵安海老师对他说:“交600元可办一个普通话等级证书,拿到证便可报名。”黄老师爽快地掏出了600元。
3天后来报名的33岁的陈老师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当时人事股办公室里还坐着2名年轻人,赵安海将两人打发走后,对他说:“去年办普通话等级证书需要1200元,今年涨了,要1400元。”
当天下午,陈老师找亲戚借了钱前去教育局,赵安海说:“晚上到我家吃饭再谈。”当晚在赵安海家,陈老师交了1400元钱。10多天后,陈老师拿到了县教育局颁发的教师资格证。随后,陈老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按照对方的话,他在教育局大门口,拿到了一名陌生男子送来的“昆明普通话测试中心”的等级证书,级别为二级乙等。
上岗前被通知
证书有假,13老师丧失任教资格
拿到证书后,代课老师们用尽平生所学,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笔试、面试、体检、政审,被录取者随后选定了任教岗位,只等今年2月23日到昭通市教育局参加岗前培训后,即可走上钟爱的三尺讲台。
然而,2月19日、20日,包括黄老师、陈老师在内的13名老师,却接到了县教育的电话通知:“你的普通话证书不合格,主要是无考试记录,暂时不参加岗前培训。”
教育局办的证书还有假?老师们没有想到,他们手持的普通话证书,确实是假证。这些证书,在网上查不到任何考试和成绩记录。
这些证书究竟从何而来?盐津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解维海说:“我们于今年春节后,就接到部分考生举报,说这些假证皆为教育局内部人员所办,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有1名人事股的工作人员在办理假证以外,部分考生的普通话证书为自己找街头贴小广告者所办,其中还有考生的家长涉及。”
解维海介绍,接到一些考生的举报后,教育局成立了由纪委牵头的工作小组,对可疑的普通话等级证书进行了检查,发现了3个方面的疑点:首先是纸张、质地有2种;通过对比发现相片下第二栏内容有差异,一类为身份证号码,一类只有出生年月;编号和发证日期不符,有些证件上前面是2007年度,发证日期却为2008年度。
按照教育局贴在网上的招考公告中的一条——“凡弄虚作假者,其成绩和资格一律取消”,这些考生由于涉及造假,其考试成绩和选定的任教岗位都作无效处理。
3名涉假人员被刑拘
该事件被上报到盐津县委、县政府,受到了高度重视,由纪委牵头、公安经侦民警组成的调查组立即成立,本月9日,赵安海、1名办假证人员和1名考生的父亲等3人,因为涉假被公安机关刑拘。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县教育局中没有其他人员涉假,此事纯属赵安海的个人行为。”据介绍,发现证书存在种种疑点后,县教育局无法鉴定证件真假,只能上报到昭通市教育局。市教育局随后通过上网比对,发现了这些假证,再通过调查,发现了县教育局人事股工作人员赵安海从中牟取私利的情况。
为什么人事股的工作人员敢收取考生的钱并发假证呢?解维海说:“首先,考生有求急心理,即使没有证书,也愿意花一些钱购买;其次,工作人员以为自己拥有报名、审核的权力,可以瞒天过海,没想到最终还是被查出来了!”
针对部分考生反映的不知道要先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的说法,解维海说,每年的固定时间,昭通市都会举行2次普通话培训和考核,任何人都可以前去参加,不需要通知。对此说法,昨天下午,昭通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予以了证实。
当事老师处境艰难
本月10日,记者在庙坝乡找到正借居在亲戚家的黄老师时,他难过地说:“你们来之前,我刚从亲戚那里借了5000元钱,准备将这段苦日子暂时度过去。”
黄老师初中毕业后,成为盐津县庙坝乡某村小一至三年级学生的代课教师,并利用业余时间读函授获得了文凭,取得了教授小学的资格。
2004年,黄老师结束了8年的代课教师生涯,远赴浙江省嘉兴市打工,月薪能达到2400元,此次为了回乡报考,他辞去了这份工作。由于妻子也在浙江打工,考试过关后,想到自己即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黄老师将小儿子转到了盐津县某乡级中学读书,以便照顾,没想到却因为假证事件,导致自己任教资格被取消,一家人如今无奈三地分居。黄老师说:“我这一生只哭过两次,第一次是母亲去世的时候,再就是得知我不能前去选定的小学任教的消息后,前去看望孤零零一个人、无亲戚照顾的小儿子时。”
记者采访了4位涉及假证事件的老师,其情况都令人堪忧,束手无策的他们目前只能等着教育局给他们最终的答复。
为何要办理假证,4位老师都没有正面回答,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我在教育局办的证,不需要去质疑真伪”。
对此,解维海说:“教育部门中,有那么一个职工为了图一己私利,让这些落选老师如今的处境非常艰难,其实还得多方面来看待这一问题。”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职工的素质培养。但是,考生同样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作为将要走上讲台的老师,任何证书都必须通过劳动获取,而不应该使用投机取巧手段。”
首席记者 张波(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