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咸宁对接武汉 构建无行政边界经济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3日11:02  汉网

  

咸宁对接武汉构建无行政边界经济区

  图为:300多种咸宁特色农产品摆进武汉中百十大卖场。图为市委书记黄楚平推介咸宁农产品。

  

咸宁对接武汉构建无行政边界经济区

  图为:武咸快速道开工,咸宁与武汉又近了。

  汉网消息众所皆知,武汉有漂亮的江滩,咸宁有优质的温泉。

  随着青郑高速公路的通车,咸宁到武汉只有40分钟。人们对咸宁和武汉的关系又有了全新的说法——武汉有温泉,咸宁有江滩。

  如今,借咸宁在内的“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两型”改革试验区的东风,咸宁和武汉越来越亲密。

  不久前,咸宁又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两“试”汇合,全省唯一。

  抢抓“两试”机遇,对接武汉,构建无明显行政边界的经济区,建设鄂南经济强市!

  循此思路,咸宁正踏上新一轮“提速之旅”。

   依托武汉:主动对接中心城市 借势起飞

  纵观国内外发展经验,任何一个紧靠特大城市的中小城市,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先机,就必须依托特大城市,借势大城市。

  早在2003年省委省政府决策建设武汉城市圈时,咸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决策。

  去年,武汉城市圈获批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成员,与武汉山同脉、水共源、人相亲的咸宁,决心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加快“两型”社会建设,与武汉龙头“共舞”,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

  为此,咸宁市确定了“依托武汉、融入武汉、服务武汉”的发展思路,主动对接中心城市,借势发展。

  主动对接,就必须要有甘当配角的意识,有所为有所不为。咸宁和下辖的6个县市区纷纷主动研究武汉,贴近武汉,把发展的目标、理念、举措,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战略衔接起来,苦练当好“配角”的本领。

  各地充分利用武汉的产业优势,搞好产业配套服务,各种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项目,开发下游产品,催生一批配套产业,形成“总部在武汉、基地在咸宁”的互动发展格局。

  咸宁市委书记黄楚平、市长任振鹤带队前往武汉学习考察,与武汉市达成沟通交流、互惠双赢的新机制。咸安、赤壁、嘉鱼、通山、通城、崇阳和咸宁经济开发区分别与武汉市中心城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缔结为友好县市区、友好开发区。各县市区和咸宁市直部门先后赴武汉市开展对口走访活动。双方还互派干部挂职交流。

  过去受行政局限的两个地方,来往并不多,开始越走越亲。武汉市的代表团也频频来咸宁考察,寻求合作。双方在产业延伸、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上的进展。

  武汉金融业发达。咸宁主动与武汉各大金融机构建立广泛紧密的联系,积极引进武汉商业银行到咸宁设立分支机构,争取武汉金融机构为咸宁提供信贷合作。武汉多家商业银行为咸宁提供20亿元银行授信。

  依托武汉,融入武汉,交通是对接前提和基础。变“咸宁地缘”为“武汉地缘”,交通一体化必先行。

  青郑高速通车后,武汉到咸宁40分钟。武广高速铁路近日试通车,武汉到咸宁15分钟。武汉至咸宁快速通道(天泉大道)、咸宁至通山高速公路、咸甘一级公路等正按计划顺利推进。

  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也即将动工建设,这样,武汉与咸宁之间将有两条高速铁路,再加上京广铁路,两地之间有三条铁路线。

  与此同时,两地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行政的藩篱逐渐被打破,无缝对接日益成为现实,一个无明显行政界限的经济区正在崛起。

  产业对接:驱动要素无障碍自由流动 放大同城效应

  融入武汉,关键在于产业对接。建设鄂南经济强市,最终还得靠项目支撑。

  居高声自远,还得借秋风。市长任振鹤说,依托并不等于依赖。武汉的发展也需要咸宁,咸宁的发展更需要武汉。你有主导产品,我就发展配套产品。你搞总部经济,我就搞生产基地。实行错位发展,差异竞争、承接产业转移。

  结合实际,咸宁确立了自己的产业定位:要把咸宁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发展高效清洁能源、生态医药、绿色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的产业基地,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和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基地,麻棉纺织与印染承接基地,机电、冶金建材配套协作基地,森工板材和纸品生产基地,新型材料延伸基地,成为武汉的“后花园”、生态养生休闲胜地和会展旅游接待中心,成为武汉城市圈南极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立足咸宁丰富的棉麻纱资源,以及印染、拉链、针织等配套类企业的优势,在积极引进武汉元田制衣同时,加快推进爱帝服装、世城职业服饰、乔万尼服饰、佐尔美时装等项目落户的进程,着力打造汉派服装产业集群。

  以北辰汽车转向系统、湖北三环方向机等项目为依托,积极引进武汉市汽车零配件项目,同时加快推进恒信德龙4S店、运通汽车广场等项目,打造汽车销售及零配件产业集群。

  利用丰富的硅石资源,积极发展多晶硅产业,为武汉市电子产业和光伏产业提供原材料,努力建设富士康、中芯国际等大型项目的配套基地,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为了实现产业一体化,驱动生产要素无障碍自由流动,使企业产业突破行政壁垒,咸宁探索采取土地指标调剂、建立园中园、土地和产业资金合股、政府和企业、园区和园区共同投资等方式组建产业发展平台,对承接转移的产业实行“利税分成,利益共享”全新机制。武汉过去受土地制约束手缚脚的一些配套项目,现在可以利用咸宁的土地立即投入启动。

  武汉光谷新电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个亿的富士康光电配套产业园落户赤壁。去年6月18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咸宁园外园项目正式签约。9月20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园外园”项目——中国光谷咸宁产业园签约。咸宁经济开发区与武汉青山经济开发区的合作也在稳步的推进之中。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咸宁板块就成为了武汉企业对外扩张的首选之地。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及开发区签订承接产业转移责任书,各县市区都开列了承接转移的“产业清单”。市经济开发区则对在建项目、签约项目、协议项目等定期通报,一个项目一个专班跟踪到底。

  截至去年底,武汉在咸宁注册投资企业81家,总投资52.8亿元。

  “同城效应”开始逐步彰显,迎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成效明显。

   温泉之都:建设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

  咸宁有“人间瑶池”的美誉,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在武汉城市圈内,咸宁森林覆盖率达52%,是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咸宁还有独特的温泉旅游,

  咸宁决心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和武汉携手合作,大力发展旅游业,大力引进资金和人才,将咸宁打造成武汉的“后花园”,吸引武汉数量可观的“休闲一族”。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的口号,大力实施“绿色咸宁”计划,力争用3—5年时间把咸宁建成武汉的“氧吧”、华中的“绿肺”。

  全市围绕泉乡特色、桂乡特色、竹乡特色、茶乡特色、桥乡特色,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重点发展温泉养生之旅、三国文化之旅、桂竹品赏之旅、山水浏览之旅、溶洞探奇之旅、民居寻古之旅。

  在市区,咸宁引进一批客商,兴办生态旅游城。广东碧桂园投资数亿元发展温泉度假旅游项目;中国三江航天集团投资12.8亿元打造4A级森林温泉旅游度假风景区和五星级度假村项目;湖北万豪、武汉远方公司投资8亿元兴建4A级温泉谷主题公园项目……如今,中心城区以温泉休闲旅游为主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新城基本形成。

  全市旅游开发方兴未艾:赤壁引资1.6亿元建成华中地区最大景观温泉——龙佑温泉,引进山东文尔达公司投资3.1亿元改造开发赤壁古战场。在通山,江城物业集团投资1亿元开发隐水洞4A级旅游区项目;在崇阳,武汉三特索道将投资上亿元开发浪口温泉旅游区……

  在去年4月举行的华中博览会上,武汉城市圈九城市旅游局签订了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咸宁、武汉市旅游局进行了旅游精品线路设计与对接,组织咸宁本地旅行社与武汉旅行社合作开通咸宁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线路。目前,重点推介咸宁温泉养生之旅、九宫山避暑之旅。

  青山绿水是最大的财富。在开发旅游的同时,咸宁加大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发展。为把污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咸宁的项目都严格坚持环保标准。实行招商选资,铁腕治污。

  每逢周末、节假日,到咸宁吃农家乐、泡温泉、游隐水洞,已成为众多武汉游客的新宠。漫步街头,“鄂A”武汉牌照的小车比比皆是。

  市政府透露,今年该市还将举办首届中国咸宁温泉国际旅游节。

  “进城”“下乡”:提升消费水平 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武汉的商业在全国闻名。为提升咸宁消费水平,咸宁大力推进市场对接,引进武汉先进的商业业态。

  几年来,先后引进武商、中百、泰富百货等省内外大型、知名商贸服务企业落户。通过引进,活跃了城乡市场,促进本地商贸企业的发展,改善购物环境,提升咸宁市商贸服务业水平。

  武汉中百集团计划两年内投资2亿元,在咸宁6个县市区各开设一个大型仓储式超市,此项目目前已正式签约,届时咸宁各县市区居民皆可在家门口买价廉特美的汉货。

  在武汉商业企业“下乡”的同时,咸宁农副产品加快了“进城”的步伐。目前,咸宁已有10多家企业与武商、汉商、中百仓储等大型商贸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全市农副产品的40%销往武汉。

  作为武汉市周边的省级优势农产品蔬菜板块基地县,嘉鱼县181个无公害农产品抽样工作于7月中旬全部完成,嘉鱼县的绿色品牌将更加耀眼。同时武汉山绿集团投资6000万的山绿蔬菜加工项目预计9月份可投产。

  赤壁市通过实施“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粮油、水果、水产、畜禽、蔬菜、茶叶等产业,该市的农产品纷纷进驻武汉各大超市,沧湖牌磨白莲、凤尾鱼等产品年供货量在100吨以上;通城县的七里山矿泉水,银珠米业公司生产的香米、豆制品源源不断涌入武汉超市。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咸宁借两“试”机遇,沿着科学发展大道疾步迅跑。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