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旭 陈碧红
“救救我,我还有一个毕业班没教完!”手术灯下,44岁的德阳市华山路学校数学教师叶德英紧紧抓住主治医生的手,发出了最后的请求。
4月26日,带着对学生的无尽眷恋,叶德英匆匆离开人世。
这一天,距离她的学生参加毕业考试已不到一个半月。
手术前又跑回了学校
熟悉叶老师的人,都说她“傻”。丈夫刘川却很理解妻子的举动,她把学生看得太重。
1996年,会弹琴、跳舞、打篮球的叶德英从资中师范附小来到德阳华山路小学。这个秀丽高挑、爽朗大气的数学老师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
多年来,剧烈的胃痛一直困扰着叶德英。可她每次都是草草拿点药就赶回学校上课,连一次胃镜也没做过。刘川为此没少发火:“我一笔生意抵得上你教几年书,用得着这么拼?”叶德英总是淡淡地回答:“不是那个说法,我得对孩子们负责。”
这一拖,就成了胃癌。2007年1月,就快躺上手术台的叶德英竟然又跑回了学校。学生家长贺志九闻讯摇头:“哪有把自己的命放在一边先顾学生的?真傻!”
手术后,叶德英只休养了一学期,就急着回学校上课,谁劝也不听。“跟学生们在一起,我才能高兴起来。”她说服了校长,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学生们中间。
送走毕业班是最大心愿
叶德英从不把自己当病人看,依然走得最晚。刘川的桑塔纳每天放学后停在学校报亭那里,一等就是个把小时。
地震后,教学楼成了危房,华山路学校在学生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立了5个帐篷教学辅导点。叶老师每天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来给孩子们补课。后来,塑胶跑道上建起了板房教室。她不顾积水严重、潮湿闷热,每天7点就早起赶到学校上课。办公室不能用了,她就天天下午坐在门卫室里批改作业。
春节后,叶德英的健康每况愈下,右手臂疼得厉害,她用左手扶着右臂写板书。脖子上鼓起了大大小小的包块,她贴两张膏药继续上课。
4月9日,教导主任送叶德英回家吃药,无意间往她背上一摸,惊得浑身一颤——这样瘦骨嶙峋了,她还在坚持上课。此时的叶老师已经无法上下楼了,每天都是儿子背她上下楼。
“去医院检查一下吧!”面对丈夫的苦苦相劝,叶德英有些抱歉,回答却很坚决:“再坚持一两个月送走毕业班,是我最大的心愿。”
临终前还惦着回校上课
去世前两个星期,叶老师终于住进了成都的医院,戴氧气罩,打止痛针,虚弱无比。可学校一打来电话,她的声音马上变得洪亮起来:“我把炎症控制一下,"五一"过了就回来上课。”
“家里还有些批改完了的作业本,你帮我拿去发给学生们。”这是叶老师留给儿子的最后一句话。
4月29日举行的追悼会上,所有曾与叶老师共过事的老师都来了,30多位学生家长请假带着孩子来了。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叫人难以相信躺在那里的只是一位普通小学教师。
德阳五中教师高正龙,教书多年从没缺过一堂课,唯独叶德英去世,请了一节课的假,“叶老师拖着病体撑了一年半,我得来送她最后一程。”
一位在东汽工作的学生家长说:“不管我的孩子考得多差,叶老师从没放弃过他。”
这话让叶老师的儿子落泪了:“妈妈这一辈子活得很有意义……”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的含辛茹苦。”在遥寄叶老师的信笺中,学生刘雨若深情写下,“我们会永远记住,您在板房教室里燃尽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