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历时八天 全国50家网媒见证川灾后重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4日02:15  四川新闻网

   全国网络媒体抗震周年灾区行专题>>>>>>

  “我的5·12征文大赛”专题>>>>>>

  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专题>>>>>>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13日讯 (记者代朗 刘侠) 以成都为起点,其后历时八天奔赴都江堰、彭州、绵竹、江油、安县、北川、青川、雅安、汶川等地震重灾区,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和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来自四川新闻网,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北方网、东北网、千龙网、南方网和新浪、搜狐等50家网络媒体记者参加的地震周年网络媒体灾区行活动5月13日在震中汶川映秀镇圆满结束了采访行程。

  在八天的四川地震极重灾区采访中,采访团一行行程近3000公里,被四川人民在灾后重建中创造的奇迹深深震撼,被全国人民和援建省的无私援助深深感动,深刻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忠实践行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感受到我们党的伟大力量和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自强不息、敢于胜利,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采访团一行也通过亲身感受向广大网友客观真实地介绍了重建中崛起的灾区、灾后依然美丽的四川,充分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与中国力量。

  周年之际见证重建奇迹

  “真的太漂亮了!今天拍下了这座桥畅通的照片,我算是了了一年的心愿。”拍下已经修复通车都汶高速公路庙子坪特大桥,是新浪网陶振宇灾区行活动完成的最后一项工作。在震后未通车情况下曾徒步从都江堰前往映秀,其后又多次经过这里,但新浪首席摄影记者陶振宇的资料库中一直都只有一座断桥的图片。今天,他终于亲自从当初拍摄的角度,记录下了一座完美的庙子坪特大桥。

  在此次采访团中,震后第一时间就到过灾区的记者不在少数,有的甚至已经多次到过极重灾区。对比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此行的所见所闻更让大家深感震撼。“变化太大了,地震后这里几乎没有路,一个小时最多开十公里,现在跑上八十公里也没问题了。”行走在安昌到北川中学的公路上,震后第四天就曾驾车到此的来自四川新闻网的黄韬感慨良多。作为四川新闻网震后特别报道组的成员,黄韬已经记不清自己多少次到过灾区,但每一次前往灾区看到的变化都让他惊讶。

  心理重建孩子们充满阳光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孩子,他们的眼神都非常清澈!”总结八天的行程,来自网易的年轻姑娘马宁说,这一路她都有意在拍孩子,“尤其在瑞光官田小学,那些孩子都特别高兴,抢着让我拍照。在北川中学也看到孩子们在操场奔跑打球,没有感觉有地震的阴影笼罩着他们。我最高兴的就是看到这一点,虽然没有时间深入了解灾区震后心理辅导工作是怎样做的,但是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灾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而阳光。”

  也许是女记者情感更细腻,央视国际的王群同样也在关注着孩子们的心理重建,她说灾区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状态让她钦佩。“北川中学一名普通的女学生,父亲在地震中遇难了,她和母亲从废墟中爬了出来。”女同学的母亲现在汶川映秀的一所学校当老师。“这个坚强的孩子面对我们的镜头时平静而真诚,她微笑着告诉我她现在生活得很好,还要努力学习来报答所有帮助和关爱过她的人。”王群说,“我相信,只要不放弃,这些坚强的孩子一定会有美好灿烂的未来!”

   科学规划灾区生活上台阶

  在此次地震周年网络媒体灾区行活动中,一座座重建起来的别墅式农家、星级安置房最先让记者们惊讶。一些从未到过灾区的记者之前完全没有想到重建农房会这么漂亮、这么宽敞、配套设施这么好,一些记者甚至感叹自己想留下来生活。来自法制网的记者王宇从灾后重建这一切中,读出了“科学发展观”五个字已深入人心。

  “几天来走过的地方,重建房几乎没有重样的,无论是彭州的乡村酒店、还是江油的年画农家等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城乡统筹和乡村旅游等词汇让我感触很深。在科学的重建规划中,不仅让受灾群众住得更好,还考虑到了他们今后的收入来源。”法制网王宇说,“仔细思量温家宝总理‘多难兴邦’的题词,其中蕴涵着很深的道理。汶川地震的发生,唤醒激发社会良知和爱心,使灾区乃至整个民族的凝聚力空前高涨,这是灾难带来的裨益之一。比如青川东河口创新思路,开发地震遗址公园,充分利用地震资源,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走科学的发展之路,振兴四川经济,无疑是灾后重建的一大亮点。”

  万众一心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空前惨烈的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表现出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气概,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在中央大力支持、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产业重建和结构调整、历史文化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灾区人民正大踏步走向新生活。

  地震周年网络媒体灾区行采访团八天里前往成都市都江堰、彭州市等地采访考察成都市在灾后重建工作中运用统筹城乡思路,通过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等手段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情况;奔赴绵竹东汽汉旺生产基地、绵阳金家岭工业园、广元市经济开发区、阿坝铝厂等地了解四川工业灾后恢复情况;在阿坝州映秀镇鱼子溪村、广元青川县东河口等地采访考察震损房屋重建情况;深入什邡市北京小学、北川吉娜羌寨、北川老县城遗址、什邡穿心店地震遗址地等地亲眼目睹学校恢复重建、家庭重组、农房重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赴汶川映秀、绵竹汉旺无锡新城等地采访考察援建单位开展援建情况;见证都江堰、剑门关等地灾区旅游业恢复情况。东汽精神、枣树精神……灾区行活动中记者从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和震撼中深深体会了什么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地震周年之际,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采访已经结束,但网络媒体关注灾区的目光永远不会离开。内蒙古新闻网李东海这样写道,“采访活动很快就要结束了,还有许多未写完的稿件,还有许多想要写的文章,还有许多想要表达的语言,但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坚强的四川,一片片废墟上已升起袅袅炊烟,一个个笑脸激励人奋进……生死不离,我们永远和灾区人民心手相牵在一起!”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