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先向媒体公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3日23:26  现代金报

  “你好,我是某某大学的学生,我们后天有一个三下乡的暑期社会活动,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报道?”“我是某大学社会实践团体的学生,我们最近有个调研活动,想请你们来参加,可以吗?”暑假开始前后,不少大学生动用一切社会关系“打动”媒体,更有甚者,还未开始实践,就已预定好媒体,要求对该社会实践活动予以关注和报道。

  暑期实践活动 学生忙着“公关”

  暑期来临,学生们也从繁忙的学业中解脱出来,不过,一个接一个的暑期实践活动也让学子们重新忙碌起来。给记者打来电话的,既有宁波本地的大学生,也有杭州、温州、金华等地的学子。粗略统计了下,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分调研和现场活动两种。有关于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有关于寻访宁波解放六十周年调查的,有科技咨询的,有做广场宣传的,无论是哪类活动,学生们都有一个迫切的目的,那就是见报。

  见报很重要 可以“加分”得实惠

  大学生们为什么如此在意自己的实践活动是否能付之印刷呢?难道策划一个活动就是为了见报?

  对此,学生们也有自己的“盘算”。宁波某高校大三广告专业学生高丽丽(化名)告诉记者,每年临近暑假系里都会给他们布置一些研究选题,或是做调研报告,并要求在新学期开学前上交活动报告或总结。如果活动做得成功,就可以申请到不少活动经费和活动奖励,几百到一千不等。

  “其实钱倒是其次,我们学生之所以会参加这些活动,最看重的是参与这些项目能在综合素质评定上加分。媒体一报道,我们在汇报的时候也就多了些‘分量’。分数虽然不多,但积累下来慢慢就呈现出它的好处来了,对今后评比三好、优秀干部、奖学金、就业等方面都会有一定帮助。”高丽丽说。

  教育专家:学校没有驱利“防火墙”

  对于学生努力追求见报的“坚持”,宁大科学技术学院法商分院副院长袁红清认为,这种近乎功利的行为和当下社会的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有围墙但没有防火墙,如果学生的自制力不高,他们就容易受到社会上追名逐利等不良风气的影响。”

  “现在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是消费者,来学校就要有所获得。等级加分、被评为优等生,看起来诱惑不小。学生被这样的‘利益’驱使,往往想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搞活动并通过媒体见报就是一条捷径。当然,这和学校也有一定关系,当前学校在对学生考量相关的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这些弊病,如果能改善一点,相信学生的‘坚持’也会因此少一点。”袁红清说。 记者 羊召南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学生 实践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