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82岁老人因家贫点煤油灯照明 欲入敬老院遭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07:32  燕赵都市报

  本报沧州电(记者:代晴)7月29日,本报报道了河间市行别营乡东柳洼村82岁老人刘树荣至今点煤油灯照明的消息,报道刊登后受到各界爱心人士关注。当天下午,邯郸刘女士联系本报,表示愿每年出资2000元钱,送老人去此前报道过的平安养老院安享晚年。对于刘树荣老人能否入住公办敬老院,河间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让记者找乡干部,行别营乡乡干部仍表示“解决不了”。

  ■刘女士愿每年资助2000元

  29日下午,通过本报得知刘树荣老人的遭遇后,邯郸刘女士主动联系记者,说“我愿每年资助老人2000元”。刘女士说,看到刘树荣老人至今住在土坯房里,靠煤油灯照明,吃不饱也穿不暖,她心里很不是滋味。而乡干部以“财政有限,照顾不过来”为由,拒绝送老人去敬老院的行为,也同样令她气愤,“老人是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人,却过得这么艰难,难道村里乡里没有责任?!”

  刘女士说,本报前不久报道的河间农民王平安23年收养孤残老人上百人的报道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愿意每年出资2000元送刘树荣去平安养老院安享晚年。“王平安有着令人敬佩的大爱情怀,把老人送到他那里,所有人都能放心。”刘女士表示,如果刘树荣老人能去平安养老院,她愿尽最大力量提供帮助,为全体老人奉献一份爱心。

  据网友介绍,看完刘树荣老人当天他们就联系了王平安,王平安当即表示愿意接受刘树荣老人。

  ■乡干部仍表示“解决不了”

  据了解,河间当地投资兴建的5所敬老院已全部竣工,所以,让刘树荣老人入住敬老院成为众人的心愿。昨日上午,记者联系了河间市民政局,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每年2000元费用由乡里负责解决,具体问题可向乡政府咨询。

  行别营乡主管民政工作的程副乡长再次表态,“老人太多,解决不了”。程副乡长说,乡里共有112名这样的老人,财政上很难承担。另外,由于5所敬老院尚未完全开放,所以现在很难安排老人入住,“让这个老人住进去了,其他老人怎么办?都住进去别说乡里承担不起,就是市里也没有这个实力。”另外,程副乡长表示,媒体关心是好事,但却让他们的工作极其被动,希望今后不要过多涉及。

  ■网友将老人小屋收拾一新

  29日下午4时许,又有10余名网友加入爱心队伍,采购大量生活用品慰问刘树荣老人,并将老人的小屋收拾一新。

  网友“太师少保”说,当天网友们为老人准备的铺盖就多种多样,“毛巾被、毛毯、棉被、薄被”,同时大家还送去了凉席、T恤衫等物品,“忘了买鞋了,看老人还穿着露脚趾的鞋呢”一位细心网友的提醒,立即引来大家现场报名,“我买”、“我来买”……”

  虽然网友们已经给老人安装了电灯,但吃水还是个难题,据刘树荣老人说,平常他都是去对面工厂挑水吃,一缸水连吃带用能维持20多天。

  刘树荣老人今后的生活成为众多网友关心的话题,有人提议将老人送去平安养老院,但也有人坚持把刘树荣老人送进公办敬老院,“王平安今年70多岁了,照顾40多位老人已经很困难了,不应该再增加他的负担。相反,刘树荣老人各方面都符合公办敬老院的入院条件,难道就因为乡里说没钱,就可以被拒之门外吗?”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敬老院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