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禹
本报记者 黄辉
江西省德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施国政十余年来省吃俭用,先后资助6位新疆女孩完成了初(高)中学业,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演绎了一段汉族与维吾尔族亲如兄弟的深厚情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199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施国政在《江南都市报》上看到一则“百万爱心行动”希望工程捐资助学启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致函国家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表示愿意以个人的方式,资助几位新疆边远贫困地区的失学女孩上学。在国家、新疆两级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地方政府的帮助下,施国政捐资助学的愿望实现了。当年,他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希望小学二年级的俞岩结成了资助对子。
俞岩当时是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一位9岁女孩,因家庭生活困难,读到小学二年级时便辍学了。但她希望能继续上学读书,学好知识。一天,俞岩70多岁的老奶奶从学校老师那里得知,南方有位好心的警察愿意结对资助孙女俞岩上学,她不由得老泪纵横。这天晚上,她打着火把,领着残疾儿子、哑巴媳妇和小俞岩,步行8里山路,赶到学校,请老师写封信,感谢南方的那位好警察……
施国政的爱心继续传递着,他连续与其他5名维吾尔族女孩结成了资助对子。为了6个孩子,施国政每年不但要从有限的工资中寄3次钱给她们(每个学期开学各寄一次学费,年终寄一次钱买衣服),而且还经常写信给她们,鼓励她们好好学习。10余年来,施国政全是靠书信与6名女孩相互交流,直到他们初(高)中毕业。
近百封书信,深深地感动了受资助女孩及其所在学校的师生。俞岩就读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希望小学,从1993年开始,每次升完国旗,便宣读施国政寄给俞岩鼓励她好好学习的信。
10余年来慷慨捐资结对助学的施国政其实手头并不宽裕。长期以来,他一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就连平时穿的衣服,也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交警制服。然而,施国政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他的能力虽然有限,但为了给更多的困难孩子尽一份爱心,他愿意一直这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