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声不吭 凡人杨朝镛安静地走了

  85岁的杨朝镛走得很安详。正如他临终前嘱咐的一样,身后事出奇简单,没有灵堂花圈,不收礼金……在家人眼里,安安静静地离开,不给家人增添一丝麻烦,这是老人留给下一辈最后的关爱……

  生前嘱咐 后事一切从简

  9月17日,杨老逝世的消息传到郎家小区。邻居刘婆婆哭了:“多好的一个人就这么走了。”的确,在8000多居民的郎家小区,德高望重的杨老无人不晓。“我和他去老年协会,一路上碰到的人都要给他问好。”刘婆婆还记得, 6年前,自己刚搬到小区时,杨老透过阳台给她打招呼。一晃6年过去了,对面阳台上再也见不到杨老微笑颔首的场景。

  杨老生前多次嘱托,身后事务必从简。家人拒绝了所有的礼金,不设丧棚花圈,没有鞭炮唱戏。亲朋好友前往吊唁,只有磕头一拜。杨茂根说,父亲一生主张厚养薄葬,后事从简是老人留给晚辈最后的关爱。

  中年丧妻 父子相依为命

  杨老只有一个独子,儿子刚满6岁时,妻子就离开人世。传统的杨老忠于爱情,至今50年一直没有再婚,父子俩相依为命。

  “他是又当爹又当妈将我拉扯大。”儿子杨茂根说,父亲在解放前教过私塾,解放后又当过老师。困难时期,父子俩每天的午饭就是在伙食团打一碗饭菜。一天中午,伙食团只发了一碗红苕,年幼的杨茂根饿得不行,不知不觉就将红苕吃光了。父亲回到家,望着桌上的空碗和一旁还没吃饱的儿子,什么都没说。不当老师了,杨老就回家种田。一边忙农活,还要照顾家里的儿子。最后,地里的庄家长得好好的,儿子也带得壮壮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杨老常说出一些俗语教育小孩。杨老写得一手好字。孙女杨爱华仍清晰地记得当初爷爷教毛笔字的情景。昏黄的白炽灯下,爷爷铺开宣纸,握着孙女的手,一笔一画临摹字帖。稍有偷懒,爷爷就是一阵嗔怒,一旦写得不错,爷爷脸上的笑容就绽开了花。

  创办老协 解决邻里纠纷

  对于小区的人来说,杨老还是个“是非分明、秉公执法”的明白人。1989年,老杨一手创办起当地的老年协会,担任会长,时至今日。

  每天上午9点,杨老一定会准时到老协办公室,因为总有一大堆居民的家庭琐事等他去和解。赡养纠纷、邻里吵架……这些都是他的工作范畴。一次,小区里一家晚辈不愿赡养老人,社区工作人员登门几次都没解决好,只有求杨老出马。80多岁的杨老一声不吭走到对方家里,杨老掷地有声地说:“如果你不愿意赡养老人,以后你的父母就由我来养!”说完,转身就走。过了两天,当事人亲自找到杨老赔礼道歉,当面承诺赡养老人。

  2003年,检查出肾结石的杨老第一次住院。从此,杨老身体越发不适,迫不得已向老协申请辞职,谁知大家都不愿意他走,“杨老要是不干了,我们都不干了。”协会理事们一致坚持他留下。

  今年3月,杨老被查出肝癌晚期。住院前一天,早就行动不便的他,仍坚持掏了4块钱,让三轮车将自己载到老协上班。“老协每月还给我200元钱补贴,我要把工作做好。”

  32次放疗让老人苦不堪言,但他始终没有吭一声,坚持继续治疗。回天乏力,9月16日中午,杨老在三医院逝世,享年85岁。实习记者 任翔

  报料人:白先生线索费:80元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