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安部刑侦专家凭现场一袋咸菜破灭门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9日09:04  法制日报
公安部刑侦专家凭现场一袋咸菜破灭门案
图为乌国庆(右二)在案发现场细致地勘查。(资料图片)

  神探档案

  乌国庆,蒙古族,中共党员,1936年出生。是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侦专家之一,公安部正局级侦查员、刑事技术高级工程师。凡是公安部挂号的大案他几乎都参与过侦破,如上世纪80年代的“二王”、“三张”案件;90年代的浙江千岛湖数十名台胞被杀案、武汉长江大桥公共汽车爆炸案,2000年以后的大连“5·7”空难、张军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等特大和疑难案件,从未失手,被誉为“中国当代的福尔摩斯”。

  乌国庆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光荣称号,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一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二级英雄模范”,先后多次荣立一、二、三等功。今年国庆节前夕,他又被表彰为“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一张翠绿色的床单、一床粉色碎花的被子、一个穿着鲜红色上衣的小女孩,侧着身头朝着墙甜甜地熟睡。她的小书包静静地放在桌子的角落……然而,小女孩的头部却血迹斑斑,她已在睡梦中被杀害。

  是她的家庭很富裕而引起别人的仇恨吗?不是,她的家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家庭;是她的父母与他人发生争端而引起报复吗?不是,她的父母善良淳朴、乐于助人。

  小女孩死前并不知道,凶手在向她下手之前,已经杀死了她的全家。

  这是一张照片中记述的一起灭门惨案的情景。近日,在世界刑侦领域具有极高声誉、公安部首批“八大刑侦专家”之首的乌国庆,拿出这张照片向记者讲起这起案件,也讲述起他50多年充满传奇色彩的侦破生涯。

  破案源泉“现场!现场!还是现场!”

  接受记者采访这天,73岁的乌国庆刚从外地办案回到北京,他平均每年有200多天在各地参与办案。乌国庆笑着说:“这样的生活,我已经习惯了。”

  回忆着从警52年的办案经历,乌国庆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现场。

  “很多人问我,这些年来,那些疑难案件究竟是怎么侦破的?我告诉他们,现场!现场!还是现场!现场是破案的源泉!因为不法分子在现场留有重要的作案信息,作案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痕迹物证和信息都遗留在现场。现场是‘犯罪行为的发生地,犯罪信息的储存地,犯罪证据的保留地’。所以一定要重视现场!认真细致勘查现场是侦破任何一起刑事案件的关键环节。”乌国庆思索着说,“我的办案经验就是,发生案件后一定要去现场,用自己的感觉去感受现场;用自己的双眼去看现场,特别是要看细小的情节;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破案经验去分析现场。”

  乌国庆参与侦办的每起案件都是大案或疑难案件,各具特色,彭妙计案就是其中的一个经典案件。

  1998年11月25日深夜,一伙歹徒持刀闯入河南省平顶山汝洲市某中学男生宿舍,把熟睡中的学生砍成9死3伤。9名死亡的学生都伤在头部、颈部等要害部位。此案发生前后,陕西、江苏、安徽、河南4省21个县市,相继发生了数十起入室抢劫杀人案,受害者达到数十人。

  系列案件的发生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主办案件的河南与陕西警方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取证后,在重点发案的两省布下了一张近万名警力的天网,却依然没有找到犯罪嫌疑人的踪迹。乌国庆等数名刑侦专家临危受命。歹徒是跨省作案,作案现场有十几个,每个现场都相距很远,但乌国庆逐个认真勘验了每个现场。

  “通过勘验现场,我发现犯罪嫌疑人每次在作案之前,都住在村边上的瓜棚、果园看果子的小棚子里,吃、喝、拉、撒都在里面。我判断,这样的环境不像一个正常人住的地方,所以我分析,这个犯罪嫌疑人有流浪乞讨的历史。另外,有的现场有墙但不高,一般人一爬就过去了,可是墙下面却有一个洞,这说明其中一个犯罪嫌疑人的个子矮,应该是1.58米左右,是钻洞进去的。”11年后,乌国庆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这起建国以来罕见的、手段异常残忍的连环杀人案。

  身高1.58米的彭妙计落网后交代了作案的全部事实,他曾经有过的犯罪前科、从小家境贫寒有乞讨史,这些完全印证了乌国庆先前的推测。

  “这起案件就是通过犯罪嫌疑人在现场遗留的作案工具、作案手法以及曾经逗留的地点等一系列信息,为侦破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乌国庆说。

  “彭妙计案没有及时侦破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公安机关还不适应人口大流动情况下出现的动态犯罪的特点,信息比较闭塞,没有及时并案,这就导致个案破不了,不法分子得不到及时打击又连续作案。”乌国庆说,并案非常重要,并案以后可以发挥多个现场的痕迹物证的作用,能够发挥整体优势。在彭妙计案后发生的系列案件,各地公安机关都主动并案,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案件很快就被侦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技强警、信息导侦的重要成果。

  破案线索“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一包咸菜、一根导火索、一根短发……这些在侦破电影里常常闪现的镜头,是在实际办案中常常被忽视的细节,但在乌国庆的眼里,都是至关重要的线索。

  本文开头提到的这起灭门案,情节扑朔迷离。乌国庆发现,当地公安机关勘查时,在被害者家的院子门洞里找到一小塑料袋咸菜,这包咸菜和被害者自家门口咸菜缸里腌的咸菜一模一样,都是萝卜、辣椒做的。

  “我从遗留在现场的这包咸菜判断,这起案件是熟人作案,而且犯罪嫌疑人是个年轻的农村男子,他与被害者可能是亲戚关系。”乌国庆解释道,只有农村的亲戚去串门,主人才能顺手从自己家的咸菜缸里拿出一些送给他,如果是城里的亲戚朋友们来串门,主人可能不好意思拿咸菜送给客人。这起案件根据乌国庆的判断,当地警方很快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2001年7月16日,陕西省榆林市发生一起特大爆炸案,现场条件非常艰苦,地表的温度达到40摄氏度,当时已经65岁的乌国庆蹲在26米长、7米深的炸坑内,风餐露宿,一干就是4天,然而线索却并不明朗。

  “现场很大,破坏得比较严重,勘查难。炸药是当地自制的,是高温下自燃自爆呢?还是人为引爆的?当时,有人说是炸药库里面放着煤气罐,煤气罐炸了以后引起的炸药爆炸,但是根据煤气罐上的爆炸痕迹是从外往里陷的判断,是先从外面爆炸形成的炸痕,不是煤气罐爆炸引发的,而是一起人为制造的爆炸事件。”乌国庆回忆说,后来他在现场发现了一根引燃的导火索残段。

  根据这根不足15厘米的导火索,乌国庆立即进行分析判断,确定了案件性质、引爆方式,指明了侦破方向,警方迅速破案将犯罪嫌疑人马洪清抓获。

  几年前,某村一个年轻女孩赤裸着躺在自家仓库里被杀,她的嘴里被塞着一条旧毛巾。乌国庆认真勘查现场后,在毛巾上发现有短头发。他迅速做出判断,此案是熟人作案,而且犯罪嫌疑人或者他的家人们最近会理发,当地警方立即在村子里排查,很快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我在办案现场非常注重细节,因为这些细节往往是查明认定犯罪的证据,是分析案情、划定侦查范围、制定侦查方案的重要依据。能直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为执法办案提供可靠证据。”乌国庆说。

  在很多重大、疑难案件的现场,当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乌国庆时,他的任何一个判断都关系到侦破的方向,有时涉及到几千甚至上万名警力应该如何布置。

  “在多年的破案经历中,我深深感到,如果没有各地警方积极主动的配合,仅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破案的。”乌国庆谦虚地说。

  破案动力“感情!感情!还是感情”

  在本文开头提到的这起灭门案被侦破后,凶手供认,这家主人非常热情友好,几次拿出家里的积蓄借给他解燃眉之急,最后一次把家里存折上仅有的7000元钱从银行里取出来送到他的手上。然而为了达到不还钱的目的,他却凶狠地杀害了他们全家。

  “这个人作案手段凶残,我们办案人员边审讯他边流泪,都为被害人难过。面对每起案件时,我们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办案,要想一想,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发生在我们家里,我们会是怎样的痛苦。”乌国庆说,带着感情去办案是他破案的动力。

  “我记得在另外一起灭门案中,凶手凶残地杀害了全家6口人,最小的孩子只有几岁也被活活砍死,看了让人心痛。”乌国庆眼睛有些湿润了,他说,今年9月,他出差经过那个城市,又专门去了现场,还查阅了犯罪嫌疑人的笔录,“我想验证自己当年的判断是否正确。”

  在50多年的办案经历中,乌国庆养成了回访的习惯,“每次出差,只要是经过以前办案的地方,我都要去查阅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笔录或者当面讯问,我不问别的,就是问问他犯罪前后的心理活动过程,看看是否和我当初的推断有无不同之处。”乌国庆说,在他回访过的犯罪嫌疑人中,他们的犯罪心理基本都和他的推断一样。

  几十年来,从北国到南疆,从茫茫林海到戈壁荒原,都留下过乌国庆办案的足迹。1996年,乌国庆退休后仍继续参与破案。为了能把他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更广泛地传授给基层一线的办案民警,乌国庆除了按组织的安排到各地讲学外,还写了几十万字的书,参与编写了《爆炸犯罪对策学》和《刑事侦查学》(副主编)等多种教材、丛书。“我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更多年轻的同志搭建起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为我国的刑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乌国庆说。

  公安刑侦技术经历了质的飞跃

  神探讲述

  我办案50年,亲身体验了刑事侦查的发展变化,50年来,刑侦工作无论是从破案手段还是到技术运用,都经历了质的飞跃。

  在上世纪80年代前,侦查破案主要靠传统痕迹物证的手段,比如鞋印、指纹等。80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刑事侦查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除了继续应用痕迹物证以外,更注意现场微量物证的开发利用,譬如毛发、油漆等。微量物证的应用提高了办案水平,但都是在传统手段上增加的内容,没有重大的突破,在破案中微量物证对人不能进行个体识别,仍然没有质的飞跃。直到DNA技术的运用,我国刑侦技术有了突破性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DNA能进行个体识别,从传统的手段到今天的DNA破案,这是我国刑侦技术的一次革命。现在,全国很多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都建立了DNA检测室,这项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基层公安机关,提高了破案水平和办案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科学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公安刑侦技术的发展与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公安机关利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自己进行研究创新,不断把国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于侦查破案,提高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战斗力。

  这些年来,全国各地各级公安机关用科学技术大力推行科技强警战略,坚持向科学技术要警力。特别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安机关用信息化平台破案,开展了网上追逃,成效显著。

  现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深入到每个民警心里,特别是刑侦民警对技术普遍重视,因为利用信息破案能发挥整体优势,我们刑侦部门的战略是“科技强侦、信息导侦”。

  随着侦破方式的转变,这些年来,侦破水平和办案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过去,民警关心的是案子能不能破,而现在,不仅要破案,还要办理高质量的案件,就是要运用充分的证据,把不法分子送上法庭接受法律的制裁。所以,现在民警都增强了法律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在办案中都更加注意证据的发现提取和保留,各地出现了很多高质量的精品案件。

  虽然这些年来,公安刑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认为,这种发展是与我们祖国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只有我们国家财力、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公安刑侦事业才有今天的进步!

  本报记者 于呐洋采访整理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破案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