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女子无力承担医药费面临选择救治父或子难题

女子无力承担医药费面临选择救治父或子难题
亲父亲儿患癌先救谁

  有一道经典的考题:老妈和老婆同时落水,如果只能救一个,你先救谁?不知有多少人在这道题上抠破了头皮,不知做何选择。在成都全搜索网站上,一群网友正帮人出主意,做着一道类似的选择题,不过版本已经变成了“救爸爸”还是“救儿子”。

  这道“选择题”的主角,是来自绵阳丰谷镇的一名村妇。在这个初冬,一道人生难题摆在了她的面前:今年4月9日上午,她的父亲因为得了胃癌住进了医院。而当天晚上,她10岁的儿子就在川大华西医院查出了白血病。

  这个经济困窘的家庭,最初试图举家救爷孙两人。然而,现在他们早已债台高筑,十字路口,究竟是救爸爸,还是救儿子?不仅这名村妇一筹莫展,一群陌生的成都网友也抠破了脑袋……

  救爸爸还是救儿子

  激起网友热议

  唏嘘感慨之余,“天下无敌”为大家设置一道选择题:救爸爸,那是尽孝道,人来到世间,回报父母是儿女最起码的义务;救儿子,那是妈妈最基本的责任。“哎,如果换成是你,你要怎么选?”

  昨日上午,网友“齐齐”点开网页,手指在键盘上放了半天,结果还是一个字都没有打出来。在她眼前,一篇《爷孙同患重症,作为母亲和女儿的她该如何选择》的帖子,正吸引整个办公室的疯狂讨论。

  跟齐齐一样,最近一段时间,一群成都全搜索的网友,正在一道选择题上抠破了脑袋。起因是上周星期三,网友“天下无敌”在论坛里发布了这样一条帖子:在2009年11月的成都,在川大华西医院,有个娃娃,得了白血病。而且病情很严重,光靠化疗已经没办法保住性命了,必须马上做骨髓移植手术。不过,还没完,他的外公也在同一天被检查出来得了胃癌,而且是胃癌晚期。

  “天下无敌”走访了这对母子,发现了这里面的一些难题,“最要命的是多出了一段既纠结又悲凉的人间关系,儿子的妈妈、外公的女儿是同一个人!”不但如此,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不尽如人意,小孩的母亲“尽是买医院门口老太婆卖的盐水大头菜坨坨,就着一份白饭。要不等儿子吃完后,再把残羹剩水倒在自己碗里头当下饭菜。”

  “天下无敌”贴出几张他在医院拍下的照片。照片上,孩子睁着一双大眼,面容清秀。母亲双眼红肿,脸上愁云满布。在他看来,这个母亲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救爸爸还是救儿子,成了她的艰难抉择。

  “哎,太难抉择了!”看完了整个帖子,齐齐眼里也包起了泪花。在她前面,已经有100多网友写下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liangsheying:如果是我,我会选择救娃娃,因为老人毕竟已经那么大了,人生百态也经历过了,娃娃还小,很多事都还没经历过。

  albee_627: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然是两个都救了。若然不行……我个人认为是先救小孩。

  leffk:这还需要想嗦,肯定先救父亲嘛,孩子没了还能生,父亲没了就没了,当然要救父亲了。这还要争嗦!……

  在这个母亲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网友们大都选择了“救子”。但也有部分人觉得,应该救父。还有网友则两边都不想放弃,“两人都应该全力去救”。但无论是作何选择,大家给出的解释都显得难以服众,论坛里一时激起了热烈的讨论。

  黑色的4月9日

  父亲儿子双双重病

  已经经历了父亲患癌打击的文春蓉,一路上都在祈祷奇迹的出现,这只是一场误会。然而当晚11时过,确诊结果却将她的最后一丝希望无情粉碎:儿子真的患上了白血病!

  昨日,记者辗转联系到帖子的主角,家住丰谷镇胜利村2组的文春蓉。化疗结束后,她带着儿子余博文回家了。

  一幢两层高的楼房紧邻马路,屋内没有装修,底楼的客厅甚至只有一张灰扑扑的桌子。余博文躺在床上,额头上冒出了一层密密的汗珠。文春蓉从儿子腋下拿出一支温度计,松了一口气,“37℃,终于降下来了。”医生让她必须控制在37.5℃以下。这天上午,文春蓉给儿子量了五六次体温。

  余博文的外公文正海,一直担忧地站在床边。他的肚皮上,有一道10厘米长的手术疤痕。这半年来,让文春蓉揪心的,正是这对爷孙。

  4月9日,对文春蓉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她的父亲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腹胀和全身发痛后,这天上午,经过绵阳当地医院的检查,发现他居然是胃癌晚期,只剩下几个月的生命。听到这个消息,文春蓉只觉眼前一黑,半天回不过神来。可是,这还没完。当天下午,余博文的老师给文春蓉打了一个紧急电话,说她儿子在学校感觉很难受,建议她送到医院检查一下。

  在辗转了两个当地医院后,医生告诉她一个模糊的答案,余博文可能得了白血病,并建议家长将孩子送到川大华西医院复检。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文春蓉连夜将孩子送往成都:白血病,确诊。

  两个都想救 可真难为她

  文春蓉说,她现在已经回想不起,自己是怎么度过最初的那几天的。只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太真切,自己没有知觉,神志不清,脑袋一片混沌,甚至会在走路时莫名其妙地摔倒。但是,现实又逼迫着她,要她尽快清醒,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筹钱!

  半年内两个重症病人,卷走20多万元治疗费

  两年前,这个家庭曾经遭受过一次打击。文春蓉的婆婆得了乳腺癌,为了治病,家里至今仍欠着几千元。然而,她的婆婆还是去世了。

  这个经济窘迫的家庭,迅速做了一场分工。母亲在绵阳照顾父亲文正海,她则留在川大华西医院。最初,父亲急切需要一场手术。当时,因为地震而重建房屋的文正海,在把地基都打好后,只好被迫停工,将剩下的钱拿来救命。而在儿子已经确诊出白血病的情况下,文春蓉还是从家里拿出了1万多元,给父亲做手术。

  在花费了5万多元后,父亲文正海的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随后,他回到家中做保守治疗。对余博文的治疗仍在继续。医生表示需要做脊髓移植。由于当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供体,只能做化疗。这是一笔高昂的费用。举家都在想办法。文春蓉的丈夫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但还是一边吃药,一边去工地上下苦力。孩子的外婆,那个已经60多岁的老妇人,设法找到了一份洗碗的工作。

  这些收入只是杯水车薪。孩子的学校加入了募捐的行列,当地的一个基金会也两次出钱救人,这样筹集了几万元。此外,他们几乎借遍了亲朋好友。如今,孩子已经花费了近16万元的费用。

  不论是救谁,都需要一笔高额的费用

  昨日下午,文春蓉清理发现,家里已经只剩下几千元了。孩子的外公坐在客厅里。如今,他每个月仍要花费几百块钱的药费。在华西医院的努力下,他们已经为余博文找到了合适的配型。据医生介绍,余博文属于白血病中较为严重的M2a型。仅做化疗还无法挽救生命,必须得尽快做骨髓移植。由于夫妻二人的骨髓均与孩子配对失败,所以只好寻求中华骨髓库的帮助。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供者。但是由于是非血缘移植,容易出现排异反应,花费将会更高,大概要35万。可是,这个家庭已经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论是救谁,都需要一笔高额的费用。

  看着爸爸和儿子,文春蓉眼里含着泪。她说,儿子那么乖,她根本不想放弃。儿子从6岁起就学会了做饭。放寒暑假的时候,他手上总会戴一块手表,把闹钟上好。无论在外面玩得怎么疯,一到11点半,他准会回家做饭。大家都叫他“男保姆”,有时他还去买菜,比村里许多女娃娃都勤快。在医院里,他也是大家的开心果。做“骨穿”的时候,再痛都不叫一声。有时医生查房了,他也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跟病友们开玩笑:“今天余医生给你们查房。”

  父亲也劳累了一辈子。文春蓉记得,小时候她有次发高烧,父亲为了给她治病,一早就背她走10多里路,看完了还要回去上早工,挣工分。这辈子,吃了不少的苦。

  外公说,如果下一次危机来临,他会主动退出

  无论是爸爸,还是儿子,文春蓉都想救。但如今,看上去却那么艰难。

  最初,父亲查出胃癌的时候,许久不见外孙。担心他知道外孙的病情,会拒绝治疗,文春蓉就瞒他说,文文被寄养在学校了。哪知谎言撑了两个多月,还是被识破了。果不其然,文正海立马后悔了。昨日下午,老人家红着眼,无比自责地说,“要是早晓得外孙得了白血病,肯定就不做手术了,省下的钱就可以给外孙治病了。”

  站在十字路口的文春蓉,也开始有些动摇了。一边是父亲,一边是儿子。这个家庭目前的情况,似乎难以容下两个重症病人的存在。昨日下午,对于这道难题,文春蓉显得很为难。而孩子的外公说,如果下一次危机来临,他会主动退出,“到时候,我想把眼角膜捐出来。”他说,他已经把希望寄托在了社会,希望大家能帮一帮外孙。

  本报记者 辜波 摄影 王强(廖薇薇对本文亦有贡献)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医疗 救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