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板花20万让108位农民工坐飞机回家(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1日09:59  辽一网-华商晨报
老板花20万让108位农民工坐飞机回家(图)
老板:他们为了赶工程一直留到了现在,我们就当答谢了,希望他们来年还上我们这干

  晨报讯(记者 王艳莹)老板不拖欠农民工工资难得,出钱给农民工买票回家就更难得了。

  沈阳这家建筑公司的老板就做到了“更难得”———花近20万元为108名农民工购买飞机票,让他们“飞”回家!

  公司买机票 送农民工回家

  来沈打工的63岁农民工胡育民家住江苏省南通市,每趟回家都得先坐火车再坐汽车,折腾一天一夜都到不了家。

  “这次回家可享福了,坐飞机回来的,没到7个点儿就到家了。”2月8日晚上就到家了的胡育民,直到昨日还没事儿就拿出从沈阳到上海的飞机票看看。

  “没想到,活半辈子了还能坐上飞机。”透过电话,胡育民一个劲儿地说“托公司的福”。

  胡育民称,他们108名工人是最后一批离开沈阳的,公司为让他们早点到家,花近20万给他们买了往返机票,“公司想得老周到了,出了上海飞机场还给包了大巴,一直送到南通家门口。”

  候机时 抢着跟飞机合影

  回忆起回家那天的情景,胡育民非常激动。

  “大伙都着急回家,明明是晚上6点多的飞机,没到下午3点我们就到机场了。”胡育民说,他们多数都没坐过飞机,很多人兴奋得一宿没睡好觉,到了飞机场就抢着跟飞机合影。

  “起飞的时候,忽悠一下,心都提到嗓子眼了。”43岁的农民工陆建辉回忆,没等坐够呢就到地方了。

  陆建辉说,原本20多个小时的火车,坐飞机两个半小时就到了,又快又享福。

  专家:体现农民工权利提升

  社会学家张思宁表示,该公司看到的是20万元花销之外的大利润。

  张思宁介绍:“现在的大背景是,农民工和饭店服务员都不好雇。相比之下,出钱买机票凝聚了人心,算是一种人性化管理。”

  另外,张思宁提到,这里还涉及技术人才流动较大,而且越来越吃香的问题,该公司希望通过提高待遇留住人才。但客观上,这也是我国农民工权利提升的一种表现。公司老板把农民工当成“合作者”,对他们表现出足够的尊重。

  公司:留到现在挺仁义,就当答谢了

  胡育民等人干活的工地位于中街附近,昨日负责该工地的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恒隆广场项目经理马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公司怎么想起给农民工买票,让他们坐飞机回家?

  马戈:他们本来1月中旬左右就该回家,但为了赶工程一直留到了现在,为了答谢他们,公司商量决定出钱给他们买票。

  记者:买飞机票一共花了多少钱?

  马戈:一人是1800元上下,加起来近20万。

  记者:比买火车票,多花多少钱?

  马戈:坐火车一人400多元,往返不到1000元,总的算起来,能多花近10万元吧。

  记者:多花这么多钱,公司觉得值得吗?

  马戈:当然值得了!他们外出打工,一年都不回去一趟,到了年底谁都想早点回家,给钱也不爱在这待着,他们能留到现在挺仁义的,我们就当答谢了。再说,他们属于技工范畴,在我们这已经干了六七年了,我们也希望让他们觉得公司的待遇不错,来年还上我们这干。

  农民工:这是对我们的优待,今后好好干

  记者:坐飞机回家咋样?

  胡育民:高兴,非常高兴!“嗖”一下就到家了,回来我还给我老婆和孩子讲了,坐飞机咋样咋样,可好了。

  记者:家里人咋说?

  胡育民:他们说咱们公司对我们不薄,让我好好干。

  记者:公司说,买机票是对你们赶工的答谢,你觉得呢?

  胡育民:那是人家会说!啥答谢,多干那半个月,该给的钱都给了,不差咱们啥,一人给张机票是对我们的优待。

  我这坐着飞机,揣着工钱回家,心情可好了,回家就给老婆、女儿点钱,让她们出去买衣服去。本报记者 王艳莹

  农民工获赠机票的背后

  现象一 月薪8000元难求合适技工

  “月薪8000元也难求一名合适的技工!”几个月前某媒体报道,广州“地毯大王”李成日多次急切地描述自己的招工感受。

  李成日的招工烦恼也是许多珠三角企业面临的难题。

  2004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民工荒”、“技工荒”。和以往所说的“技工荒”不同,目前缺少的不仅是技工,而且还包括普通工人。这是自从1989年首次出现民工潮以来从未有过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显示,全国20%的农村已无多少剩余劳动力;在中部地区的许多农村里,16~25岁的青壮年越来越少。

  现象二 近年来农民工工资不断提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2009年9月9日表示,近几年农民工就业的工资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大约在1400元钱左右。

  而早在2005年,就有企业为农民工购买返乡机票,包车送农民工回老家,老板和农民工共聚年三十儿等,以此留住在自己手下务工的一些既肯吃苦又有一定技术经验的骨干农民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农民工短缺现象。

  现象三 新生代农民工已占打工者六成

  日前,“新生代农民工”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正式文件上。

  今年2月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其在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

  他说:“现在拉着拉杆箱的农民跟当初扛着蛇皮袋进城的农民不一样了。”

  媒体对这一群体也开始关注,认为与父辈相比,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状况等因素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文化素质乃至人生态度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区别。

  一个概念

  刘易斯拐点的力量

  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后再也没有富余劳动力了。

  这一概念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提出的。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预示着“遍地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即将结束,“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劳动力市场正在出现一系列的结构性变化,“民工荒”就是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征兆。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30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渐缓,而老年人口加快增加。中国目前已经发展到从劳动力无限供给转到相对平衡的阶段,劳动力数量的增长越来越慢,增量已经在逐年下降,也就是说很快会面临劳动力数量绝对减少的局面。

  启示二

  劳动力稀缺

  倒逼企业分享发展成果

  过去,依靠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以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实现资本、利润的快速积累,是一段时间内多数企业、行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然而,这种形势正在不可逆转地发生变化,劳动力正在逐渐成为稀缺要素,意味着必须像对待其他稀缺要素那样,付出与其创造价值相匹配的价格:1.让劳动者共享增长成果;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刘易斯拐点”是形成一个健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良好契机。“民工荒”及提高农民工待遇,会“逼迫”一些粗放型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劳动者共享增长的水平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必须符合同步变化的经济增长预期。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深圳特区报》、《21世纪经济报道》、《江南时报》、中广、《农民日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农民工 飞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