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国忠 通讯员 胡永阳
近日,宁乡县司法局退休干部陈正湘推出长篇小说《船形村》后,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为了让这部长达80万字的著作早日问世,现年66岁、仅小学文化的陈正湘奋斗了整整10年。
湖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许久文介绍说,这部小说内容宏大,故事情节生动可读,是陈正湘用生命余热构筑的一部农运赞歌,全书以一对青年夫妇的爱情与革命活动为主线,生动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曲折动人的历史画卷。
小时候目睹一位伪保长被枪毙
陈正湘1944年4月出生于宁乡县回龙铺镇腰市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乡亲们经常给他讲述解放前夕在当地所发生的有关农民运动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他。特别是后来有一次,他亲眼目睹一位伪保长被枪毙的场面后,心中更是久久不能平静。
1964年,陈正湘应征入伍,在广州军区某部担任通讯员、文书等工作。部队工作的磨砺,令他的写作水平长进很快,他写出来的材料经常受到领导好评。此后,他便喜欢上了写作、看书。
陈正湘1969年退伍回到家乡后,多年来一直在宁乡县担任基层干部。工作过程中,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当时参加农民运动的当事人,他因此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这时,他的心中逐渐有了一个想法:要为这些英勇不屈的人们写一本书,向世人再现他们的英雄壮举。
80多万字全靠手写
1999年,被调到宁乡县司法局工会工作的陈正湘,工作相对比较清闲,他这才将写书的事正式列入议事日程。为此,他到书店买来了大量有关革命斗争题材的书籍,夜以继日地阅读,从中摄取营养。
2005年,陈正湘退休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他搬到宁乡乡下,将自己关进书房,一头扎进了小说的创作之中。为了不被别人打扰,他关掉手机,切断了与朋友的一切联系。由于不会使用电脑,他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稿纸上。他的文化水平低,有些字难免写不出来,他便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我平均一天能写四五千字,由于长时间坐着,引发了高血压、颈椎疼痛等疾病”。
2009年上半年,陈正湘终于完成了《船形村》的第一稿。初稿出来后,他专门送到当地的作家手中,请他们提意见,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意见逐字逐句进行修改完善。
“我写《船形村》既不是为了出名,更不是为了赚钱。我只是想在有生之年完成我的一个坚持了一辈子的人生信念。” 陈正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