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他们的”成为他们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6日14:08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让“他们的”成为他们的

  中国现在公认的问题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中国商人甚至不远万里跑到非洲拉美去卖汽车卖手机卖衣服。其实这岂不是舍近求远

  2003~2006年取消农业税以来,农村出现不少新气象。但一个不大被谈起的事实却是:此后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如果把城镇的医疗福利保障等算进去,这个差别将更大。

  中国现在公认的问题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中国商人甚至不远万里跑到非洲拉美去卖汽车卖手机卖衣服。其实这岂不是舍近求远,中国亿万农民还有相当多的人没有车没有手机,估计他们也不会介意多几件新衣服,随便开发一下他们的需求,就可以省不少中国商人的路费了。

  当然,这里面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农民没有钱。农产品由于附加值较低,难以成为农民大规模提高收入的渠道,那么进城打工吧?但好像还没怎么听说民工打工打成张朝阳李嘉诚。据说一个商人成功往往需要一个叫做“原始积累”的东西,农民上哪进行“原始积累”呢?

  看看周围,很容易会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发生过的事情。比如在中国台湾,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功的土改,一种既保护土地私有权又相对公平再分配土地的土改方案。得到土地的农民可以通过抵押其私有土地从银行贷款,实现“原始积累”;也可以根据土地的真实市场价格与各类“开发商”谈判交易,实现“原始积累”;甚至还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盖房租售或盖厂自营,实现“原始积累”。

  总之,土地的公平私有化帮助了农民,使其有机会从无产者变成创业者。否则那张画名义上是农民的,但是地方政府来征用它时却是政府说了算,开发商来了开发商说了算,只有农民真想用它来套利时,发现自己说了不算。

  一个最常见的反驳当然是:如果农民把耕地卖作它用,耕地越来越少,粮食安全怎么办?我不大理解在一个全球化时代里,我们的粮食安全为什么一定要依赖于自给自足。据2008年世行的一项研究,发达国家中有20个国家是粮食净进口国,只有13个国家是净出口;中等收入国家中,有69个国家粮食净进口,36个国家净出口;低收入国家中,有42个净进口国,16个净出口。也就是说,196个国家中,有131个都不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但也没听说这131个国家的人民惶惶不可终日,家里堆满了面包大米和土豆备战粮食短缺。

  要说安全,岂止粮食要考虑安全,还要考虑汽车安全石油安全电脑安全化妆品安全医药安全⋯⋯难道这些商品,统统地,都要关起门来自己造?

  另一个常见的反驳是:要是农民都随便把地给卖了,成了失地游民怎么办?看看印度、拉美的贫民窟,不就是土地私有化的下场?这里我首先想问的是,凭什么觉得农民比城里人傻呢?当初城镇房改把住房私有化时,怎么没人站出来说:要是城里人把房子随便给卖了,成了失房游民怎么办?

  更重要的是,印度拉美的贫民窟现象并不是什么把公有土地私有化的结果,而是这些国家从来没有进行过成功土改的结果——那些贫民并不是把土地给变卖了由此沦落为游民,而是他们往往从来没有得到过可观的土地,因此从来没有过资本积累的可能性,只能漂到城市做贫民。比如印度,43%的农民只拥有人均不到0.2亩的土地,而2%的农民拥有人均超过10亩的土地,这和中国目前农民“土地起点相对平等”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把印度的危险套到中国,有帽子尺寸不对之嫌。

  退一步说,即使给农民分地可能带来种种问题,何不通过“土改实验区”来发现并解决问题?中国改革至今,成功无非是依赖于胆大心细四个字,心细固然重要,若不与胆大结合,就只是保守而已。■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