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苏南
鸥洋画了60年的画,今年73岁了,但依然像少年一样活跃而且爽朗。她是一个在画坛很有人缘的女画家,虽然一直在广东生活、创作,上海观众对她其实并不陌生。上了年纪的美术爱好者至今还记得她的代表作,比如油画《女民警》、《往事涌心头》,水彩画《金色的秋天》。还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她很有超前意识进行过水墨画创新,《雏鹰展翅》、《新课堂》等作品引起过很大反响,被誉为“将阳光带进宣纸水墨画中”。
前几天,中国美协艺委会、中国油画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美协联合主办,杨之光美术中心承办的《鸥洋意象油画学术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我特意去参观了一个下午,当时的感受真可用“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来形容。
这是一个探索当代油画语言东方之路的学术性画展,展出鸥洋1986年至2009年历时24年的意象油画实验代表性作品约50幅。是的,她的创作与探索与中国当代美术在新时期的拓展与求索同步,或者说,她一直是走在这支庞大的队伍前列的。
我知道鸥洋,是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有关方面为了抢救性地以艺术的形式留下劫后余生的大师们的风采,组织了几位画家在全国范围内,为文化名人画肖像画,鸥洋被安排到上海——现在看来真是她的福分。也难怪,她的写实功夫是一流的,而且出手极快,符合“抢救性”的要求。她来了,为巴金、颜文樑、贺绿汀、汤晓丹、王西彦、吴强、俞振飞、秦怡、谢晋等十几位名人画肖像。当时,大家都非常忙,力图把被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不肯多给她时间。这个也难不倒她,她给巴金画肖像,从进门开始读秒,只有一个半小时,结果一气呵成,精准地体现出巴金历经磨难后的坚毅神情,以至巴金非常满意,欣然为作品题了词。鸥洋的这批肖像画,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留下了宝贝的财富。
鸥洋是不满足的,1985年赵无极到杭州浙江美院办了个油画训练班,她就争取到这个机会,成了他的学生。在为期不长的受训中,赵无极给了学生颠覆性的启发,鸥洋从观念到技法都深受冲击,从此画风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开始寻找中国当代油画语言的东方之路,一路走来,已经24年了。
鸥洋对我说:“赵无极有一句话对我影响巨大:他说,一切艺术都是凭借。不是简单的自然描摹。我就受他的启发开始凭借了,这样一来,思路、眼界及至题材、意境大为开阔。”
1986年,她在“广州星河展”上亮相,一批赴法考察后新创作的探索作品引起了轰动。她首次提出“意象油画” 这一称谓,以此作研究目标,被艺评家评论为“中国最早举起意象油画旗帜的人”。不过也因为这次画展,鸥洋受到了某些人的非难。其实在早几年有一件事更加搞笑,鸥洋的一幅裸女写生油画《青春》被广东的一本杂志《作品》作为封面刊登出来,一下子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还写了小报告给省委宣传部,要求她和杂志公开道歉,肃清流毒。但鸥洋却写了一篇《论人体画》在《作品》上发表,反击了无知诬蔑和恶意诽谤。
此外,鸥洋的水墨画也借鉴了油画的技法,被人誉为“首次将阳光照在宣纸上面”。最近几年,鸥洋的意象油画探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这次画展上,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思考与实践,她将具有中国传统审美内涵的文人画笔情意趣与西方印象派色彩相结合,同时吸收西方现代画派的形式,走出一条独具个人特色的当代油画东方之路。
诚如著名艺评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美兰所言:“鸥洋油画在艺术观念、艺术语言两方面发生巨变,突破了本世纪百年油画‘中西融合’的多种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