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生因家乡遭遇干旱喝蜂蜜解渴(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4日10:28  贵州都市报
学生因家乡遭遇干旱喝蜂蜜解渴(图)
渴了,就喝点蜂蜜

  毛云乡簸箕村是开阳县最为偏僻的山村之一,从去年11月份开始,由于附近的水源先后枯竭,村民们开始为饮水问题发愁,一些家庭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饮水问题更为严峻。4月1日,贵阳黔山秀水工贸有限公司再次慷慨出手,为簸箕村等缺水的村庄送去了1500桶爱心水。与此同时,开阳县武装部和团县委也组织了100多人,进驻村庄为村民们引水。

  学生以蜂蜜解渴

  4月1日下午,下课铃一响,11岁的谢本义和同伴一起冲出教室。在回家的路上,由于口渴难耐,他拿出随身携带的一瓶蜂蜜,打开瓶盖,放到嘴边抿了一小口,尽管不解渴,但他觉得“总比没水喝好”。

  谢本义在簸箕小学读五年级,每天要走半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父亲在贵阳当搬运工,家里只剩下母亲和年迈的爷爷奶奶。自从村里没水喝后,谢本义经常陪妈妈到附近山沟里找水,可最近,山沟里的水源也枯竭了,一家人的生活用水成了问题。从此,懂事的谢本义只能拿一个塑料瓶,装一些蜂蜜到学校里解渴。那蜂蜜,是爷爷从山上的蜂窝里取出来的,已经放家里珍藏很久了。

  在簸箕小学,记者发现了不少挨渴的学生,他们有的带上甜酒,有的带上少许的茶水,以期能解渴。学校的岳校长说,老师们都轮流上几公里外取水,然后烧开给学生喝,但面对近300名学生,老师们也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当看到“黔山秀水”送水车进入学校的时候,学生们敬起了礼,然后围着送水车又跳又笑。因为送抵学校的200多桶水,足以让这所学校的师生们饮用一个月了。

  村民靠马驮水

  村民刘朝喜家住大山深处,干旱后,离家很近的几个水源先后枯竭了,自此,为了能吃上水,他每天要走上几公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年近6旬的老人来说,显然是件不小的体力活。山高路陡,刘朝喜只能拉马去驮水。

  子女们外出打工了,家里就刘朝喜和老伴,但养着两头牛三头猪,对水的需求量不小。因此,拉马驮水便成了刘朝喜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有时一天要拉上两趟,让刘朝喜感到身体遭不住。

  有一次,在拉水路上,眼看马背上的水桶要滑落,刘朝喜赶紧上前扶住,不想,马突然受了惊吓,一把将刘朝喜摔倒在地,好在,仅仅是衣服被摔破了。子女们听说了这事,纷纷打电话来,让刘朝喜悠着点,但生活还得继续,刘朝喜每天依然在拉水路上,来回奔波。

  “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喝水才能不这么难!”一提起拉水的事,刘朝喜就头疼。与他一样,如今,村民们每天一睁开眼,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拉水。水源在几公里之外,不管是用马驮,还是用摩托车拉,对村民们来说,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民兵引水到村庄

  毛云乡簸箕村有2600多人口,从去年11月开始,村民们便备受饮水难的煎熬。而最偏僻的岩底组,人口有四五百人,饮水问题更为严峻。

  一开始,当地政府组织相关人员为村民们送水,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找到水源,才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为此,政府开始鼓励村民们外出寻找水源。

  由于四周是崇山峻岭,寻找水源的工作显得颇为艰巨。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村民们最终在3公里外的一片沼泽地上,挖坑取水。经过卫生部门检测,这处水源符合饮用水标准,可问题随之而来:怎么让村民们用上这里的水呢?大家发愁了。

  在获悉情况后,开阳团县委与县武装部取得联系,决定组织民兵和志愿者进驻村庄,为村民们引水入村。

  当天,一支由民兵和志愿者组成的百人队伍,浩浩荡荡开进岩底组。在简短的开工仪式过后,百人队伍随即投入战斗。挖沟,填土,铺设水管,现场一派忙碌景象,附近的村民也提着锄头赶来,积极投工投劳。这个引水工程投入近10万元,预计在一周后可完工。届时,岩底组的村民们在自家门口就可取水,将不再为饮水问题四处奔波。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