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南政法大学为获8亿搬迁款 曾计划搬离老校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3日02:30  21世纪经济报道

  是进是退,有若狂潮。有法学界“黄埔军校”之称的西南政法大学,现在正处于这样一种境地。

  事情缘于老校区搬迁。重庆近期规划建设“红岩干部培训学校”,位于沙坪坝区的西政老校区,一度被纳入选址目标,政府愿意为此支付8亿元搬迁款。对于西政来说,此举可使其沉重负债大为减轻,也可改变研究生部和本科部分离现状,以实现联合办学。

  看似两全其美的举措,却受到西政部分师生抵制。“老校区代表了西政精神,学校不能为了钱,把自己的‘根’丢了。”反对意见称。

  4月14日,重庆政府出于慎重考虑,终于决定放弃这个地块。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张国林,校长付子堂,近日在西政官网上挂出《也谈西政“精神家园”的安放》的署名文章,文中痛心疾首的称,“我们失去了一个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

  这篇文章认为,“深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推动意义的‘老校搬迁’问题,被极个别甚至说是别有用心的所谓‘爱校’的‘西政人’给毁了”。

  而有更多西政老师认为,反对的声音,在深层次上,实际出于对西政历经多次改革却逐渐落势的一种敏感心理。该校一位教授称,“西政这些年的命运起伏,完全可以作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个镜鉴。”

  “卖”校?

  西南政法大学老校区位于重庆沙坪坝区烈士墓,占地约500亩,师生1万余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扩招,办学条件日显拮据。2002年,学校在位于渝北区的重庆机场附近建立新校区。新校区现已初具规模,在校师生超过2万人。新校区主要是本科部,研究生部保留在老校区。新老校区相隔20多公里,老师学生往返需两三小时,学校每年为此支付近千万成本。

  另外,像所有扩建的高校一样,新校区建设使西政背上了大量债务。校方没有公布具体数据,但透露说,每年偿还银行利息就达4000万元。

  校方认为,这次搬迁是重大机遇。

  筹建中的“红岩干部培训基地”, 按重庆市政府在选扯上有三个方案供选择,一是在现康明斯发动机厂内的250亩空地上建设;二是在川外旁的歌乐山下建设;三是在西南政法大学的老校区建设。

  在西政校方支持下,当地政府确定了西政老校区。搬迁方案是有利于西政的,方案提出,只搬迁教学区,补偿金额为8亿元,助其实现“一地办学”。 为了照顾校友和师生的感情,原则上不改动建设物,不改变道路,并可立一个西政办学地址的牌子。

  据西政一位中层透露,担心有不同意见影响到政策决定,校方高层在与政府前期洽淡时,没有对外透露消息。谈判敲定之后,4月13日下午,学校召开会议,通告老校区正式卖予“红岩干部培训学校”。校方“用心良苦”,但这一决定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师生认为,老校区承载着许多人学生时代的回忆,是西政灵魂所在,不应卖。

  还有“大学应注重软件环境的建设,重点是多培养优秀的人才,精神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不应该急功近利。”

  这些意见主要通过网络渠道表达,有的措词非常激烈。一些校友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在此背景下,4月14日上午,市委召开会议,决定改变原来的决定,选择第一方案。当时下午4点半,市政府、市教委、市规划局等官员一行,来到学校宣布新的结论。官方的理由是:为了支持西政的发展,才考虑采用西政搬迁方案,但西政内部意见不统一,有一些人对市委市府选择这个方案有误解,市政府决定将三个方案再次比选,现已倾向于按第一方案执行。另择机会关心支持学校的建设发展。

  14日临近午夜,西政官网发布新闻,称《遗憾!两地办学还将继续维持》,宣布老校区不搬迁了。

  当晚,在该校一个研究生座谈会上,“西政精神”成为热议点。作为回应,校方在官网上挂出了张国林和付子堂的文章。文章陈述了各大高校的搬迁史,“我们的‘精神’怎么单单用老校区来安放呢?新校区能不能安放?”

  这篇文章忧虑,“从此,西政的发展将失去重庆市的有力支持。现在短期内已经无力解决‘两地办学’问题,沉重的负担及诸多困难只能靠自己慢慢消化。”

  接受现实

  “其实赞成搬迁的还是占了大多数,我们只是没有到网络上去发言。”多位老师称,在深层次上,这些反对者,是对西政这些年来一直处于逆势的担忧,而只是借此机会发泄出来。

  西南政法大学前身为西南政法学院。1953年9月20日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西政合并5所大学法律系而成立,是司法部所属全国5所政法院校中惟一一所重点大学。西政曾被称作中国法学的“黄埔军校”,中国法治建设培训出大量人才,尤其是78级,涌现众多在司法界、政界熠熠闪光的名字。在辉煌多年之后,西政随着高校教育改革,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开始了命运的浮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启动211工程(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由于211要求大学的综合性,法学单科见长的西政与之失之交臂。这被认为是西政衰落之始。

  1999年,在“高校合并”改革中,西政有过护校风波,起因是有传言要将之与重庆大学合并。合并最终没有到来,但在随后的部属院校改革中,西政被下放重庆管理,由全国性大学变为地方性大学。这直接导致了一些知名学者出走,师资大量流失。“西政脆弱、敏感的心理从此而来。”一位老师说。

  但是未入211工程,加上偏居西南,使西政逐渐式微。由于并非211,无论在生源、经费方面都受到影响。一位研究生导师称,现在报考西政研究生主要是本校生,211院校学生几乎没有。

  相比进入“211”和“985”工程的重庆大学,其财力雄厚,对博士招生实行学费全免。西政则要收取3万元学费。“竞争力立见高下。”一位导师说。

  2006年,重庆市政府开始重视西政的困境。提出将帮助西政重振,争取在十一五期间,进入211。

  2006年,时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现任重庆市市长),考察西政,总结其瓶颈问题提到,如果这个格不升上去,优秀老师请不来,优秀学生招不来,教育经费增加不了,重点学科建设、产学研活动开展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抓好这项工作很有必要。

  西政搬迁渝北,正是为进入211打下硬件基础。全校正在为进入211工程而努力。这条扩张之路上,包括这次老校区的搬迁争议,“显示了一个单科院校向综合性学科转型的矛盾和困惑。”该校一位教授表示,“西政也许更适合做一个单科院校,做到小而精,但现在体制,必须要往综合大学去发展,才有前途。所以各方面会暴露出问题。”

  但对于西政而言,接受现实可能是重要的。一位副教授说,搬迁可能使学校摆脱债务,可全力投入大学软环境建设,出现这个事情让人惋惜。

  “其实这些年,西政一直积累,希望有一天能重现过去光芒。”一位系主任称,“为提高质量,现在法学本科教育,五六个老师同时挂牌上课,由学生自由选择,实施末位淘汰。非常残酷。”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拆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