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连杰:以最快的速度去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8日11:53  新民周刊

  李连杰: 以最快的速度去做

  赈灾一直是一件专业性的事情。所以,壹基金希望做到的就是一个整合,就是搭一个平台,为所有愿意通过壹基金这个平台的企业、民间组织提供方便、畅通的渠道。

  记者/贺莉丹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县府所在地结古镇上的一处帐篷中,李连杰一身天蓝色休闲外套,盘腿坐在彩色的毡毯上,右手捻着一条檀香佛珠:“我刚从云南回来,之前不是在普洱救旱灾嘛!”

  此刻,他拿着一盒红景天胶囊,叮嘱有高原反应的、面色苍白的记者服下,并不时招呼一些稍晚进到帐篷的媒体人士,“兄弟,坐这儿聊”。他很消瘦,看起来有些疲惫,却总是微笑,显得相当有亲和力,谈话条理清晰。细心的人会注意到,他那顶棒球帽下,两鬓可见的华发。

  在我们谈话地方的不远处,随处可见的是满目疮痍,玉树当地的一些民众正在被夷为平地的废墟中找寻一些可以用的被子、衣服等生活用品,搬迁到结古镇上的空地中度日。地震来了,逝者已矣,但人们的生活,依然必须在废墟上继续。

  李连杰将目光所及之处,称之为“前线”。对于玉树,笃信佛教的李连杰并不陌生,因为当地佛教氛围浓厚,这片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他几次上来过,“所以我没有高原反应”。

  2010年4月16日清晨,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就带领着他的团队,乘坐当天最早的一次航班,飞抵玉树。此番,随同李连杰抵达玉树的,还有装载着壹基金第一批救援物资的7辆大货车,货车上满载的是汇源果汁、康师傅方便面、棉衣、帐篷以及1000多个医药包。

  抵达结古镇以后,李连杰就第一时间赶赴玉树县政府拜访了该县县长,他还找到了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政协副主席赛巴活佛商量有序分发救灾物资事宜。如何将这些物资切实地发放到灾民手中,是李连杰最为关心的事情,而他本人亦在4月17日亲自跟车,将物资发到玉树州7个受灾严重、物资短缺且尚未得到关注的村落。这已经成为惯例,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李连杰与他的壹基金同仁,几乎逢灾必亲临现场。

  玉树地震发生伊始,香港志愿者黄福荣在玉树州囊谦县慈行喜愿会孤儿院为救人而罹难。李连杰赶到阿福生前服务过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祭奠,他表示,已与玉树县政府等有关部门达成协议,“壹基金将全力支持该孤儿院的救助和重建”。

  在玉树,作为公众人物的李连杰,每一次出现,都会引来众人围观。一些连日来忙着救援的疲惫的消防、武警官兵,也许正在短暂的休憩间隙中昏昏欲睡,看到李连杰走过来,往往会腾地站起来,抢着跟他合影,拿出手机拍照……几乎每一次,李连杰都会微笑配合。围观者太多的时候,他偶尔也会反诘,小小地幽默一把——“你们不是来救灾的吗?”

  应急时最快的是要把钱变成物资

  《新民周刊》:这次你到玉树,行程是怎样的?

  李连杰:4月15日,我从海外飞回北京,飞到青海,我们四面八方的人都在西宁集合,物资也在西宁装车。4月15日晚上11点多,我在西宁送货车出来,再叮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因为救人的时候一定要保护自己,你知道,与汶川还不一样,这里有高原反应。

  4月16日早上,我坐第一班飞机赶过来,我们叫“先遣部队”,到了第一线,踩点。整个城需要跑一圈,看哪里有个位置可以给后续的物资和救援队上来住,给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提供平台。我们跑了两圈以后,发现这一块还相对比较安静,也不太远,就划了一块区域,基本上排出来:救援队在这边、物资的车在那边、队员在中间……像打仗一样,摆一个点出来,完了就想好物资怎么出去。

  一般有几个工作要做:第一个,要找一个点,西宁要布个点,使得物资到了西宁以后,车队能有效地进到这里,大家都知道安定在这里;完了以后,跟打仗似的,我们自己的物资要备好,因为捐出来的东西是每个人都不能动的,一个公仔面都不能动的,这是很清晰的;另外,你要知道当地物资分发的情况,怎么样合理、有效地分发下去,而不在中间出意外。

  《新民周刊》:这次,你们大约有多少物资运到玉树灾区?

  李连杰:我们第一批只有价值200万的物资,有壹基金第一时间采购的,还有一部分是企业赞助的,比如汇源果汁、均瑶牛奶等。

  因为我们的理念很简单,我们平时期望每个人提供一块钱、几块钱的赞助,在应急的时候,其实最快的是要把钱变成物资。你基本上可以听到,说救灾了,我们筹钱啦,捐钱啦,可等你把钱捐到一个点,从那个点给那个组织再到某个银行、采购物资……其实已经是一个礼拜以后的事儿了。

  所以你看壹基金一出来就说,200万物资出去了,这个速度很快的!我们很早就学会了把每个月每个人捐的一块钱储备起来,其中有一批就是用于紧急的灾难救援的,一旦出事,我们第一时间要采购物资送上去,才有用!真的,你给他十万块钱,他说,还是给我一万个公仔面好了!所以,物资运送的速度要最快。

  接着,我们有很多爱心企业、合作伙伴提供物资。我们要上青海西宁集中,我们紧急采购,汇源果汁等企业,它们以最快的时间提供给我们,包括1000多个医药包等等,还有共青团光华基金也提供了很多棉被、棉衣,我们也是跟他们一起合作,把他们的东西带过来。

  “我们希望这些赈灾物资能到每一个百姓的手里”

  《新民周刊》:给我介绍一下你们这次带来的壹基金的救援队吧。

  李连杰:根据汶川地震的经验,我们去年,在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时候开始组建壹基金救援联盟,一年发展下来,目前大概有100多个救援队,大约有5000人,分布在全中国各个省市,他们基本上都是一些登山或者越野的爱好者,在任何突发事件当中,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救援和物资运送过程中。

  这次玉树地震,我们就主要启动了青海本地的和四川的救援队,他们是开车来玉树的;接着我们又启动了两组河南的救援队,一组开车进来,一组坐飞机进来。总共大约四五十人吧,4月15日到了西宁,我们从西宁再开车进到玉树来,人员进来差不多走了18个小时,货车进来大约走了22个小时。所以4月17日,大家整装,第一批物资要分出去了。

  这种救援最主要是要有几个点,一条运输中转线要接通,西宁一定要有一个点,4月16日晚上西宁又出来两批物资了。因为我们毕竟是一个民间的公益组织,而且是以98%的志愿者为主,壹基金主要在几个点上有调配的人员。这都是一种经验,大家在学习中成长。

  有点欣慰的是:其实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的物资下去是5天,基本上是飞机运到成都,一下飞机、货到了,就结束了。而这次玉树地震,到第三天,物资就要发出去。这次真的是从西宁到玉树开车要二三十个小时,你也知道,从西宁过来的政府的、民间的物资,都堵在路上。非常堵!

  《新民周刊》:就是说,你希望,你们的这些赈灾物资不是通过某个机构派发,而是亲自送到灾民手中?

  李连杰:其实我们壹基金是一个民间的公益组织平台,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在西宁、玉树架了一个点,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帮助大家把物资运过去。当然,我们要跟玉树州州政府登记,有这么多物资将会下来。我们就希望,当地附近一些村的村长过来,他们分批领取、签收物资,我们的车跟着村长下去把物资送到村里,以防不必要的意外。

  我们想了很多方法,我们蛮小心的,我们是很谨慎地要负起责任来。

  所以,你看我们场地的部署、位置,都要尽可能地安全。我们也把分发物资的设想跟玉树的县领导、州领导交待了,因为民间组织永远做政府的助手,民间组织一定是政府的助手。民间组织要有效运作的话,一定要倚靠当地的政府。大家觉得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所以我们就采用这种方法来运送物资。

  我的经验就是,这次我请玉树当地州政协副主席同时也是佛教界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师赛巴活佛在这里镇守,由他来提供哪个村里需要一些什么、选几个最穷的还没有物资的村,让他们的村长来我这里,给他们一车一车地登记了,他们再带着车队回到各自的村里。这里毕竟是藏区,宗教在他们的心目中还是蛮有地位的,一个大活佛站在那里,比咱们100个人去维持秩序都有效。我们希望这些赈灾物资能到每一个百姓的手里。我会带两组,去稍微远一点儿的地方。

  4月16日,我们在设想分配物资的时候,挺感人的,两个在里边儿最穷、最惨的村书记和村长,两个人跪在地上,跪在我的面前,说,村都没了,他们那个村,一个方便面都没有分到。正好今天第一车就给他们。一会儿他们就会来。

  《新民周刊》:这是你在之前的汶川地震赈灾中累积的一些经验吗?

  李连杰:不是,不是。每一次灾难,每一个地方的生活习惯、文化,都不一样,所以你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汶川地震时,当时我们直接到底下交货,就结束了,由当地政府来分配物资。而在玉树,目前大家都工作疲劳,当地干部的工作都蛮紧张的,所以还没办法进入一个有序的物资疏散程序。

  “在前线,是团队效应大!”

  《新民周刊》:当你在家里看到关于玉树地震灾情的转播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李连杰:灾难最近几年,年年都有。我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去做点事情,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应当做的事情。

  《新民周刊》:跟两年前的汶川地震相比,在你的感受中,这次玉树地震有什么不同?

  李连杰:我觉得,这次我们有经验了,政府、媒体的反应速度非常快,大家都知道各自的位置,都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新民周刊》:你自己觉得,在赈灾过程中,“名人效应”的作用大吗?

  李连杰:在前线,是团队效应大!名人有什么用?!一个人背一包东西到这儿来,你能做些什么?!当然是一个团队作用大!我们这次四五十人,而且还没算北京的,你看我一大片车,已经有二十多辆车了,二三十个司机,还有救援人员、救援物资……当然一队人才能最有效地去赈灾。

  我们有一个磨合、组织的过程。以前的汶川地震,都是爱心人士自己送物资上去的,有时政府不给你上,让国家的军队、国家的物资上,你就上不去;而他们即便上去了,自己的一车东西要分给谁,也不知道。经过我们这样一个磨合以后,你会发现:一到了青海,我们就可以给你干好所有的通讯任务,在红十字会底下的一条线上,政府给你提供服务,很散乱的兵就变成一支游击队,很有序地进来;而且你是志愿者,你只要人去,你已经做好你的职责,提供了你的车和你的人上去了,我们来把物资分给你,你把物资分发下去。

  其实这就是一个配合,要不一个人就变成万能的了:自己开车、自己要分食物、自己还要联络通讯,还不知道物资给谁……

  我认为,赈灾一直是一件专业性的事情。这好比,你们做报道时,一定要有前方记者,后方有排版、印刷、发行人员……就是在一条线上,每个人做每个人的事情。所以,壹基金希望做到的就是一个整合,就是搭一个平台,为所有愿意通过壹基金这个平台的企业、民间组织提供方便、畅通的渠道。

  要不你想,每个企业得组织一帮人,自己把货运到青海,这帮人得把货运到玉树这儿来,还得把牛奶、水分给当地,而另外一个公司,也做了同样的事儿……这个资源就浪费了。你理解我的意思吗?假如说,10个企业做了10件浪费的事儿,每个点的程序都是一样的,而如果壹基金以最快的速度搭了一个平台,你企业只要提供你的物资,让每一个环节做每一个环节的事情,这就是一个社会、民间资源的整合,这个整合的效果可能不会有资源重叠的浪费,我们会更加有序地做好政府的助手。▲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