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食:在味蕾上开辟战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1日11:25  《环球》杂志

  在5月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上,人们发现自己的味蕾正在受到诱惑:法国馆把一个巨大的法式厨房搬到了馆内,红、黑 、白三色装修的厨房令人充满食欲,大厨娴熟优雅地切着三文鱼,令人垂涎三尺。不仅如此,几乎各个国家馆都没有忘记展示 凝结了当地文化特色的美食,美国汉堡、意大利甜品、德国啤酒、中国菜系、日本料理、土耳其烤肉、泰国咖喱、挪威三文鱼 、新加坡小吃、韩国泡菜、比利时巧克力……

  “要想征服一个人的心,必须先征服他的胃”。美食是人类千百年来文明和文化的积淀传承,美食中有艺术、有哲理 、有价值观,有经济色彩,甚至有治国安邦的方略。麦当劳2009年盈利为45.5亿美元,营业额高达227.4亿美元 ,这个成功故事就是“美国梦”的最好体现,它早已将美国文化“夹”在汉堡中推向全世界。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味蕾都能被 麦当劳征服。

  巩固前沿地位

  说到美食,人们很难不想到法餐。由法国餐饮业权威鉴定机构“米其林”推出的全球美食地图《米其林指南》就是法 国站在流行文化前沿的一大证明。它是全球餐饮业的权威指南,更被众多美食爱好者奉为“美食圣经”。

  《米其林指南》每年会派遣观察员走街串巷,进行明察暗访,对餐馆的各项服务进行全方位考察,并以星级评定餐馆 的等级,所授星级分为三级:一颗星表示“值得造访”,两颗星意味着“值得绕远路前往”,三颗星表示“值得专程前往”。 目前,“米其林”对欧洲、美洲和亚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馆进行评级。

  根据2010年出版的《米其林指南》法国版第101期,目前,法国境内共有26家米其林三星餐馆,558家米 其林星级餐馆,数量均排名世界前列。与此同时,还有诸多法国餐厅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获评米其林三星餐厅荣誉称号。这样出 色的餐饮文化,对法国的旅游业而言,是一大助力。

  按营业额算,粮农食品业是法国第一大经济类别。法国每年举办各种各样的美食节和美食评比,如一年一度的农业沙 龙、美食沙龙、巧克力沙龙、葡萄酒沙龙等,吸引世界各国的专业人士和普通消费者。这使得法国在美食流行文化前沿的地位 变得更加坚固。

  不仅如此,法国总统萨科齐还曾表示要积极推动将法国美食餐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要让世界承认法国美食的地位。 当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美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例子。但有消息称,在法国之后,墨西哥政府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 请把有三千年历史的墨西哥美食,像是玉米袋饼和莎莎酱变成世界文化遗产。如果可以一一申请的话,一场美食遗产的大战恐 怕一发不可收拾。

  找寻提升路径

  如果说孔子在外国人眼中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那么建在自家街区中的中餐馆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文化标志。近年来, 随着中国影响力日益提升,中餐作为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符号,在海外蓬勃发展。今年春节前,英国最新调查显示,中餐超 越其他菜式成为英国人最喜欢的菜式。中餐长期以来是海外华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倚仗,而自2008年中餐首入奥运食 谱后,中华美食进一步走向了国际化。

  不仅是中国,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把自己的餐饮业作为“文化出口”的重要项目,在国际上卖力推广。

  随着低碳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崇尚自然、少含添加剂的日本料理在世界各地逐渐走俏。日本内阁不久前公布的调查 显示,日本人面向世界可以感到自豪的文化中,传统饮食排在第三位。日本餐厅海外普及推进机构一直致力于促进海外日本料 理的“正宗化”,给达到一定标准的海外日本料理店颁发特定标识,以引导消费者做出正确选择。其评定标准不仅包含了料理 的制作方法,甚至还要求使用日本国产大米。据了解,海外酷爱日本料理的人数约有6亿,海外的日本料理店已达到约2.5 万家。30多年前纽约的日本料理店不到10家,现已超过9000家。日本料理的发展前景相当看好,但却也不是高枕无忧 ,日本捕鲸活动和食鲸肉文化近来受到澳大利亚和欧美许多国家的强烈抗议。对此,日本方面认为自己的饮食文化受到了威胁 。日本外务大臣冈田克称:“我认为饮食是一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有必要相互尊重并认同彼此的文化。”

  在推广韩餐方面,韩国近来动作频繁,并定下“在2013年年底前投入3810万美元,在2017年将韩餐打造 成世界5大菜系之一”的计划。日前,一个叫“韩食财团”的民间机构成立了,专门负责韩国料理在海外的推广工作,包括对 韩餐馆进行认证、构建全球韩餐网等。为有利于出口,韩国甚至将辣椒酱的辣味进行了标准化分级。而先前,韩国政府更是在 《纽约时报》等媒体上为韩餐大做广告。而韩国总统李明博夫人金润玉作为“韩食世界化促进团”的名誉会长,则一直在不遗 余力地推动“韩食外交”。2009年10月,金润玉随李明博访问美国时,在美国有线电视台(CNN)的节目上大秀厨艺 ,当场示范了几道韩国美食。但即便如此,这种努力到目前为止仍收效甚微。据韩国《朝鲜日报》3月9日报道,“韩餐世界 化”尚没有取得特别的进展。报道称,韩国政府去年委托跨国咨询公司对美国、中国、日本、越南民众共2000人进行的调 查报告显示,韩国政府正在推进的“韩餐世界化”任重道远。

  冲突的背后

  在各国努力发展本国饮食文化的同时,与之相关的冲突也在发生:以色列和黎巴嫩都争着把胡姆斯酱说成是自己的传 统美食;日本和韩国间因为拌饭掀起了一场口水战;马来西亚则忙着确定重点美食并宣布它们为马来西亚所有的文化财富。马 来西亚旅游部长黄燕燕说:“我们不能继续让其他国家掠夺我们的美食。辣椒螃蟹是马来西亚的,鸡饭是马来西亚的,我们必 须为我们的美食维权。”

  其实这一系列的冲突,不仅基于文化,同时也与政治经济相关。胡姆斯酱的归属问题,就是个例子。2009年10 月,黎巴嫩的厨师们创下2056公斤“最大盘胡姆斯酱吉尼斯纪录”。而数月之后,这个记录就被改写了。2010年1月 8日,50名以色列厨师制成了一份重达4087公斤的胡姆斯酱,并当场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这样的“比拼”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利益。以色列厨师之所以要创造纪录,是因为黎巴嫩正寻求欧盟认可黎巴嫩配方的 胡姆斯酱为正宗,对此,大量向欧盟出口胡姆斯酱的以色列商家表示反对。当然,黎巴嫩方面也不示弱。黎巴嫩实业家协会主 席阿布杜发起了黎巴嫩美食“版权”运动,称要起诉以色列,迫使其停止把胡姆斯酱、塔布拉沙拉等黎巴嫩菜肴当作以色列美 食特产向全球推销。为此,黎巴嫩除了要正式注册这些特产美食,实业家协会还邀请学者收集资料,让这些中东美食返祖归宗 。

  为此,有学者称,同宗同源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要分清一些美食源于何处,难度很大。但相比兵刃相交,相比起艰 难的阿以冲突和谈,肯定要容易得多、有趣得多。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