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特工自杀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9日16:35  新民周刊

  特工自杀论

  撰稿·小 芭

  从《暗算》开始,到《潜伏》推波助澜,直到现在的“全国山河一片红”(每个台都播), “谍战片”达到近几十年来的顶峰。电影也不甘落后,去年华谊推出了《风声》,今年是柳云龙投入大银幕的《东风雨》。

  看《东风雨》,是有些失望的,不说其他,就说柳云龙的身材实在比安在天时胖了不少;范冰冰呢,多了两撇小胡子也依旧是花瓶,只是花儿不再娇嫩,老了许多。此冰冰不如彼冰冰啊,至少李冰冰在《风声》中的出场还是带来惊喜的。

  《东风雨》的情节铺陈也缺乏谍战片的紧凑,悬念稀缺,只有范冰冰的身份稍微吊人胃口;至于那个抢来抢去的胶卷,根本是一地鸡毛,连导演最后也只好借“赵氏孤儿”来表明,“重要的是保护的过程”。《风声》至少还学着借用西方密室推理的路子,在密闭空间内猜测秘密特工是谁,如何将情报传出密室,制造了不少紧张气氛。当然《风声》也有败笔,里面各种酷刑从一开始就成为大众诟病的焦点,让人感觉在看“××十大酷刑”。而《东风雨》中,直面酷刑是少了很多,但看着一个个特工——不管共产党、国民党还是日本人都“争先恐后”为避逮捕或者酷刑而自杀,其实间接也渲染了刑罚的残忍。

  这是一个怎样“寻死”的过程啊!影片一开头,发报员刘璇看到有人冲进来,面露恐惧之色,立刻就从窗口跳了出去。然后是一号女配李小冉撞车自杀未遂,在狱中受刑后,求前去看望她的范冰冰赐她一死,随后范就把原来“留给自己”的毒药喂了她。这段是最蹊跷的,日本人会让一个特工随便单独入狱看望另一个特工,而且还带着毒药?自杀的方法如此之多:被抓的日本送信人跳车身亡,中共的调查专员,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了自己的脑袋;国民党特工老大“寓公”出场不多久就被“发现”,不浪费一枪一弹,在日本人面前饮毒酒身亡……

  对酷刑的渲染说明中国谍战片始终没有完全脱开五六十年代的“地下党”文艺的遗风,其中尤以《红岩》中关于江姐和渣滓洞内酷刑的展示,留给人们的印象最为根深蒂固。

  好特工都是不叛变的,中外皆如此,稳准狠地干掉自己也是外国特工的专业技能之一。但以前的革命文艺对肉刑考验意志有一种说不出的偏好,特工们常常饱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无谓痛苦,多少培养了这一代导演(都是看着《红岩》长大的)对酷刑的执著。《东风雨》中自杀场面纷至沓来,说起来,还是向人性化、国际化和专业化靠拢。

  《东风雨》强调国共双方的谍报组织合作对外,与过去很有些不同,到底是统战需要还是亚洲地区发行的需要,就不得而知了。可以想见,谍战片的背景会越来越从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集中到抗日战争,甚至有朝一日也会出现国军和美军间谍,共同对日作战——这可是重庆中美合作所成立的初衷——的电影。

  欧洲人的谍战背景永远放在二战和冷战时,美国人最“强大”,时时刻刻都是谍战天下。他们似乎根本不需要以战争背景来掩饰自己情报机构在和平时期的谍报任务,不管是热战还是冷战、反恐还是颠覆,任何理由都能派出大批特工,更何况在影片中他们的CIA和FBI是这么的高调!一些好莱坞著名的谍战片如《谍影重重(伯恩的身份)》和《碟中谍(不能完成的任务)》,甚至只关注于追逐和逃命,根本不需要真正的情报或者任务。同僚上司中既然有谍中谍,所谓的任务和计划都是伪命题。我们喜欢看这些谍战片,是因为这种“追逐”的紧张刺激。

  香港因为历史原因,是历史上特工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很少拍谍战片。不过,《无间道》可不可以当作谍战来看呢?据说电影版《潜伏》已确定男女主角是梁朝伟和舒淇,颇令人期待。而国外,今年的《巴黎谍影》也有不错评价。谍战片的潮流丝毫没有趋缓。▲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