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中国》收20万元保证金后失踪”追踪
往日报道:一家自称《人才·中国》报石家庄中国总部的公司,推出优厚待遇招聘贤才,半年来吸引30多名毕业生,不过,这些毕业生被收取总计20余万元保证金后再难索要。石家庄市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河北省新闻出版局专家认定该公司的《人才·中国》报为非法出版物,非法发展上万名大学生校园记者,非法收取证件工本费。(详见本报6月2日、3日报道)
昨日,市劳动监察支队、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桥西区文体局等相关部门对《人才·中国》报的相关负责人展开调查,而让大家吃惊的是,《人才·中国》报所属公司社樱公司的法人代表竟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菜农,对出版报纸的事竟浑然不知。
最新进展
注册法人代表自称被姐夫利用
副总拉人马另立山头
昨日14时许,在曾在河北社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社樱公司”)工作的几名大中专毕业生的带领下,石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桥西区文体局的执法人员来到裕华西路与南小街交叉口附近的某大厦。
执法人员敲开大厦内一间房门,看到20平米大小的房间内,十几名年轻人正在工作。当执法人员说明来意,一名自称张某的人却说,他是此处的负责人,这里不是社樱公司,并阻止执法人员进入房间内检查。
这时,曾在社樱公司工作的小闫等人指认张某:“他就是社樱公司的副总,曾经参与过《人才·中国》报的管理工作,这个房间里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社樱公司的员工。”张某这才说:“《人才·中国》报董事长黄某跑了之后,我从社樱公司拉出一班人马,在此大厦租了一间房,准备成立新公司,经营其他项目。”
经执法人员耐心劝解,张某这才让执法人员进入。
注册法人代表一直在农村种菜
执法人员没有想到,社樱公司的法人代表陈先生,竟是坐在房间一个角落里的一名只有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执法人员拿着一份《人才·中国》报给陈先生看时,陈先生说:“这就是我们办的《人才·中国》报啊?这是我第一次见。”
陈先生介绍,《人才·中国》报董事长黄某是他姐夫,黄某用陈先生的身份证注册了这家社樱公司,黄某任董事长,该公司的所有运作都是由黄某负责。“我只有初中文化,一直在老家农村种植大棚菜。”陈先生说,“我根本不知道《人才·中国》报的事,只听说社樱公司给大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还搞了很多文化活动,还带大学生们参加公益活动,他们干的都是好事啊!怎么会变成这种结果呢?”
董事长正四处筹款
至于社樱公司违规向30多名员工每人收取8000元保证金和拖欠员工工资的事。陈先生说:“我还是接到市劳动监察支队的传唤后才知道的。据我了解,我姐夫黄某正在四处筹集钱款,准备将钱款还给这些员工。但他的手机停机,我也联系不上他。”
《人才·中国》机密文件设有密码
执法人员询问张某等人,是否还存有《人才·中国》报和空白的新闻采访证?张某说:“社樱公司搬家时,董事长黄某搬走了这些东西,究竟藏在哪里,我并不知情。”
这时,执法人员在该办公室一台电脑里发现很多与《人才·中国》报有关的文件,包括各大学记者站站长联系方式、《人才·中国》报组织管理办法、员工守则、培训资料、校园记者联系电话等文件,有很多是近一段时间创建的新文件,但这些文件不是已感染病毒,就是已被设置密码,执法人员无法打开。
对此,张某解释说:“这些都是从社樱公司搬来的电脑,很长时间不用了,文件密码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
电脑内藏着“新闻采访证”模版
执法人员仍不放弃,经仔细搜索,在这台电脑内又发现了《人才·中国》报给其员工和上万名大学校园记者非法发放的“新闻采访证”的印刷设计模版,外观式样与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记者证近似。
这些“新闻采访证”的里面印有“人才·中国周刊”字样,社樱公司使用的也是“人才·中国周刊”字样的公章,但在其非法出版的报纸上,却总是自称“《人才·中国》报”。
执法人员当即对这台电脑暂扣,带回去检查。同时,执法人员也将小闫等社樱公司昔日员工手中的“新闻采访证”没收。
最后,执法人员表示,还将继续对相关当事人进行调查,核实情况后,他们会依照相关规定对非法出版《人才·中国》报、非法发放“新闻采访证”,非法发展上万名大学生校园记者的社樱公司依法做出行政处罚。
劳动监察支队责令其今日还款
据了解,昨日上午,社樱公司的法人代表陈先生到市劳动监察支队接受了调查。
市劳动监察支队企业科的执法人员表示,鉴于陈先生对《人才·中国》报的很多事情都不知情,而具体负责人黄某又联系不到,只能根据投诉人反映的情况,对社樱公司下发了整改通知,责令其于6月4日向30多名在其公司工作过的大中专毕业生每人退还8000元的保证金,并支付拖欠的工资。
执法人员说:“如果在限期内不解决,将会依照规定对公司做出相应的处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具体负责人黄先生长时间联系不到,事情恐怕会很难解决,当然如果是这种情况,投诉人也可以到公安部门报案,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新闻纵深
成都尚有几百个校园记者
部分分站仍在运营
昨日下午,记者按《人才·中国》报3月30日那期报纸刊登的联系方式,拨打石家庄总部的总经理办公室、网站、客服中心等电话,这几部电话不是关机就是停机。随后,记者拨通了《人才·中国》报下属的四个分站的校园组织管理中心。北京校园组织管理中心的电话关机;山东校园组织管理中心有人接听,但还没等记者说一句话,被对方挂断;河南校园组织管理中心有人接听,对方说该中心有七八个工作人员,其他人都出去了,他不了解相关情况;四川校园组织管理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受石家庄总站管理,黄某是他们的负责人。记者以学生身份问是否还在招校园记者,对方回答说现在学生即将考试放假,暂时不招生。
这位工作人员还说,目前他们在成都大概有几百个校园记者。当记者谈到《人才·中国》报是非法刊物后,对方立即谨慎起来,拒绝回答相关问题。
相关博客宣传“下岗”
6月2日,记者通过百度输入“人才中国”字样,弹出的很多网页都对《人才·中国》报有详细的介绍。其中,在新浪网上,有一个“《人才·中国》报山东分部官方博客”,上面有很多宣传文字和视频。
其中宣称:“《人才·中国》报已在全国开拓传播渠道。针对河北省周边省市高校,在“人才·中国”已有的校园发展模式下,进行复制性的导向开发。结合当地高校形式,全国同步发行《人才·中国》报,支建全国性的“人才·中国”系统脉络,为全国运营建造骨骼框架。《人才·中国》报将永不停歇,通过层层选拔,将各高校最优秀的人才聘用为校园记者。
“2009年,《人才·中国》报开始走向全国,目前已在河北、北京、山东、河南、福建、贵州、陕西建立记者站,2009年12月相继在安徽、浙江、江西、江苏、湖南、四川、重庆、辽宁、黑龙江、吉林、广西、广东、山西、湖北、甘肃建立记者站。”
“获得《人才·中国》报颁发的新闻采访证,凭证在本刊发表新闻、文学或其他论文等相关作品,并为校园记者在国家级媒体发表作品提供便利。”
“校园记者表现突出者,将派往韩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进行为期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不等的交流学习,毕业进行自主创业时报社提供5000—10000元的创业基金;报社将推荐实习单位实习,毕业后报社推荐就业。”
但昨日下午,记者发现博客上的这些信息已被博主删除。博客上留有的手机号码,记者拨打时对方无人接听……
同时,记者发现“人才·中国”网站首页已无法打开,取而代之的是“此板块正在升级……”
本报记者 孟醒石 谢鑫名 实习生 刘欢 刘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