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胶囊公寓试住者体验报告:胶囊也可以小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3日11:17  法律与生活

  本刊记者/李云虹

  空间狭小的胶囊公寓,入住后到底如何?三位入住者交出了各自的体验报告。

  本文背景:黄日新,一位78岁的退休高级工程师,曾长期在华北电力设计院从事热能动力装置工艺管道、阀门的设计工作。

  他设计建造胶囊公寓的最初想法,是帮助刚毕业的大学生解决过渡住房问题。当时,他在报纸上偶然看到日本的“胶囊旅社”后,萌发了建造“胶囊公寓”的想法。他表示建造这样的公寓不为赚钱。

  黄日新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以每间房子650元的价格租来3间房子,花了3万元改造成8间胶囊公寓,再向外出租。每小间胶囊公寓的租金在200多元,8间胶囊公寓全租出去,每个月仅有300元利润,他需要近8年才能收回3万元成本。

  黄日新说,“我的付出可以说是不求回报的。这是公益事业。我主要是为了展示我的设计成果,这个房子可以防火( 钢结构)、防盗(装着防盗门)、防热(这个胶囊公寓顶部是开畅的,上面有铁丝网格,可以用布遮起来),还可以充分利用房子的暖气、空调来解决这个问题。

  2010年4月3日晚,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六郎庄、三个月无人问津的胶囊公寓,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客人。由6 名新浪乐居网友自发组成的试住团正式入住胶囊公寓,来体验“胶囊人”的生活。

  狭小空间内的尊严

  入住者之一:孟小来,甘肃天水人,目前失业。

  第一眼看到有关胶囊公寓的消息,我感到振奋。

  这个名字很形象,很具体。两三百元的价格,下层人民不但能住得起,而且还能享受“公寓”的待遇!靠着腾讯网文的指引,我经过了地铁与公交的帮助,穿过春日的一片小树林,抵达了胶囊公寓。

  从外观看,这个“公寓”有点名副其实,因为它被“装”在一个大公共民房中。几个人的“寓所”又同时被“装”在一个不足12平方米的民房中。这才是真正的“公寓”!

  我的眼前,是不足两平方米的生活空间。一张桌子一张床,一个插座一盏灯,构成了我的独立王国。一台电脑,一根网线,表明我对外开放。和大多数人的抱怨不同,抵达胶囊公寓的那一刻起,我内心充满欣喜和感激。还有一点小小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这是个当地村民盖的三层小楼,小楼每层之间相互错开,阳光及通风不错。每层楼共有30多个房间,共用一个水池,两个水龙头。在一楼有男女各一个洗澡间,仅供淋浴。这个洗澡设施很先进,无人值守,是电子刷卡计费,一元钱大约可以洗15分钟。买卡押金20元,充值一次最少50元。

  胶囊公寓虽然配有电饭煲、电磁炉等炊具,但我们除了烧水,目前还没有开火。

  奔波了多少天,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独立住所。早晨六点半,我醒了。我坐起来,靠住公寓冰凉的墙壁,把笔记本摊在膝上,打开了这个春日。

  窗外,柳吐鹅黄。春雨如丝。对于居无定所、长期漂泊的我来讲,胶囊公寓虽说小了点,但在这偌大的城市,它是一个流浪诗人温暖的家。空间固然狭小,但主人却拥有一个独立的个人空间,食,不用嗟来之食;卧,不用仰人鼻息。一个能够拥有独立空间和时间的人,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自尊的人,理应赢得世人的理解和尊重。

  晚上,我和我的女邻居聊了一下。她22岁,爱看电影,有时玩点游戏,今年研究生毕业,来北京是到一家公司实习。她每天回来就快到十点钟了,很累,拒不接受媒体采访。那天,有个记者等了好几个小时就是为了采访她一下,她还是没理人家。所以,前两天我们说的话也不超过十句。

  这一点和胶囊公寓建造者黄大爷与我的观点不同,用黄大爷的话说,这里如今已不再单单是一个个体的事了。不过还好,我们两人都不打呼噜,也不抽烟,所以,我们相处还算和谐。因为我们这是“豪华间”,所以晚上翻身也很简单,没有出现咣咣撞墙的情况。她看电影也尽量把声音调到很低,怕打扰我写字。有一天早上她要洗头,因为我们俩都没有脸盆,最后她竟然用杯子洗了。

  4月22日晚七点半,三个小胶囊房间的居住代表——我、小庄和温娇自发组织为玉树遇难者进行哀悼,隔壁的几个民工大哥得知后也加入到悼念队伍中来。

  “在这人间最娇美的四月,一场灾难降临在祖国的西部边陲,美丽神圣的三江之源,数以千计的玉树同胞,勇敢的雪山儿女……”我深情地朗诵着这首专为悼念玉树受灾人民而谱写的诗歌。顿时,小小的胶囊公寓里弥漫着忧愁和哀伤。

  随后,悼念活动成员一起为玉树地震受灾群众默哀三分钟。

  朗诵完悼诗以后,我们成立了胶囊公寓联盟。黄日新是“胶囊公寓联盟”主席,我任秘书长。

  此次成立联盟是我的主意,我觉得尽管胶囊公寓现在还有很多不足,但我希望更多的人参与,我们可以让它更有文化,不能仅解决住的问题。目前胶囊公寓联盟是一个民间松散的虚拟组织,还不涉及注册的问题。推动并改善中国城市弱势群体的住宿条件及生存状况是我们这一联盟的宗旨。

  后现代的居住空间

  体验者之二:苏湛,博士毕业,目前在中科院工作。

  记得第一次见到胶囊公寓,是在《神经浪游者》上,威廉。吉布森的经典之作。故事情节早已忘记。不过,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说的一开头,Case在千叶租住的胶囊公寓——书里称为“棺材”。

  “白色玻璃纤维棺材放在工业脚手架上,一共6层,一边10间……他朝第三层的92号走去,加宽了格栅的天桥在他脚下晃动。每间棺材3米长,椭圆形的门一米宽,近一米半高……”

  实际上,在吉布森写这本小说的时候,这种胶囊旅店已经存在了,就在日本。而现在我正坐在第一批中国版的胶囊公寓里,参加新浪网组织的试住活动。

  将近而立之年的我还没做过什么比较Cool的事,这次赶了回潮流。

  我入住的胶囊房间是全新的,没有任何人住过,桌上盖着一层装修导致的白灰,这让我过敏性的鼻子稍微有些抗议。浅色的涂料、舷窗形的节能壁灯、整齐的接线盒、漂亮的防盗门,还有头顶金属网和防盗门上不锈钢窗栅的闪闪发亮,感觉一切都很后现代。

  和Case的公寓比,尺寸要稍微短一些,关上门的话可能有两米多。床头的电脑桌,占了有半米。身高是一米七的我躺下刚好头顶着门,脚顶着桌子。当然,桌子底下是空的,脚可以伸到里面去。正如黄日新老人所说的,一米九的人也是可以住下的,只是桌子底下就不能放东西了。

  至于高度,以我的身材必须低着点头,才能在床上站起来。床底下可以放东西。

  盘点一下我的装备:首先铺盖方面,我有一条床单、一条棉被和一个枕头。我并不害怕硬板床,所以没带褥子。不过为了能够把床掀起来放东西,床板被设计成了两节的,并且中间有个棱。所以在没有褥子的情况下,我晚上不得不忍受一下挨硌的滋味了。

  我现在缺少的东西,首先是一个衣架,用来挂我的外套。衣架可以挂在屋顶的金属网上,这不成问题。另外如果打算常住,我还应该把剃须刀带过来。其他的还需要一边住一边想。

  最后说说我不太满意的地方,这地方外部环境不太好。楼道里有些脏乱,晾的全是衣服,相应的脚底下的积水也很多。

  洗漱间是全楼道公用的,有点像大学宿舍,但更小一些。楼里没有洗澡的地方,据说楼边不远有公共浴池。当然这对我来说无所谓,实在不行还可以回市中心去洗。厕所也在楼外,是一座比较简易的蹲坑式厕所。

  入住7天后,我的体验报告也新鲜出炉了。

  舒适度:4分。如果床板能加工得更精细些,让中间那道棱不再硌我,我完全可以给它打5分。这地方睡起来至少不比普通的板床差。

  私密性:4.5分。本来可以打5分,但隔音是个问题。有天晚上我竟然和隔壁的朋友隔着墙聊了一晚上,交流起来甚至一点儿障碍都没有。虽然这不完全是坏事,但无疑会在私密性方面减分。

  美观性:4分。我承认是我主观了,因为外国胶囊公寓的那种柔和的曲线以及硬塑料的质感更吸引我。这里棱角太分明了,而且个别地方做工尚显粗糙。

  采光:5分。说实话我也很意外。这个四面没窗户的地方,我以为会很暗。但事实是早晨起来即使不开灯,胶囊里也很亮。我想是因为外面房间的墙和天花板很白,而胶囊里也用了浅色涂料,使阳光能最大限度地通过镂空的屋顶反射进胶囊。只是将来用旧了,墙壁没那么干净了,这方面的性能可能会降低。

  安全性:3分。我说过,屋顶的金属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必须改进。之所以还给及格,是考虑到胶囊外的外间屋还有一道锁能挡一下。

  交通:5分。这是它最大的优点,公交车站离楼门甚至不到100米,紧贴四环。

  配套设施:3分。坦率地说配套设施确实比较糟。但吃喝拉撒,基本的需要还是有办法解决的。只是解决的方式简陋些。人。

  胶囊也可以小资

  体验者之三:张琪,25岁,山西

  第一次听说胶囊公寓来自好友的转帖,我立即对这个新生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天,就在新浪的论坛上看到了招募体验者的信息,我当即报了名。不久就收到了新浪朋友的信息。

  我感觉自己太幸运了,能够亲历这样一个新事物不断修正成型的过程,有参与互动的快乐。怀着无比激动与期待的心情,我来到了胶囊公寓,度过了辗转反侧的第一夜。

  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由于没有暖气,深夜冷得无法入睡。往返于楼下公寓外的卫生间与胶囊公寓之间,徘徊在漆黑的楼道里,运动取暖,蜷缩在单薄的被子里。漫长的一夜过去了,我终于体会到了一人独身在外,饥寒交迫的艰辛。这时候的自己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渴望温暖的大房子和饱饱的美餐。一夜尚且如此,那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外来人口怎么办呢?

  天终于亮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入温暖的快餐店解决早餐问题,开始了我胶囊公寓体验的第二天。

  鉴于头天晚上的经验,我带了一床厚厚的褥子和一床被子。

  然后,我去万通商城买了些挂画、墙纸、双面贴等东西,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遮挡头顶护网的布帘子。

  到达胶囊公寓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半了,开始布置自己的小窝。简单布置之后,竟然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小小的独立空间。这里有自己亲自选的每一样小东西,有自己的小心思、小创意,连这里的生活都变得小资起来了。生活上的不方便,很快就习惯并克服了,感觉这里就是自己的小窝了,到处都有熟悉的气息和物品,并且迷你,独立。

  这里不失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北漂一族,甚至任何喜欢独立空间的人群的极佳选择。

  黄日新大爷非常用心,用的东西都是防火、防盗的,非常安全,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之后刷的白漆有非常严重的味道,所以晚上我都选择开门、开窗睡觉,为了达到通风的目的。

  回到胶囊公寓之后,我把自制的绿色挡帘挂在黄大爷设计的挂杆上,因为有夹子固定,所以非常方便。固定后的帘子可以移动,晚上需要休息的时候,可以选择拉上,白天需要通风的时候,可以选择拉开。

  铺上与挂帘同色系的床单,贴上亮紫色的墙纸,感觉与自己想象的小空间越来越接近了。

  我给这个小空间起了个名字叫“神秘的森林”。春天到了,希望满目都是绿色,给人的感觉非常清新,有生命力。

  这个小空间,也让我小资了一把。

  链接:胶囊公寓的前世今生

  胶囊公寓又称胶囊旅馆,最早源于日本,是“CapsuleHotel”的音译。胶囊旅馆的最初设计者是建筑家黑川纪章。

  1979年,新日本观光株式会社在大阪梅田开办了首家胶囊旅馆。1985年,随着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的举行, 紧急修建胶囊旅馆,容纳大量观光客,经电视台报道之后开始被社会广知。当时的租金为每晚1600日元(约合人民币10 7元)。而今,虽然租金涨到每晚3000~5000日元,但仍旧比普通旅馆便宜许多。

  胶囊旅馆分别是2米、1米和1.25米,一个身高1.80米的成年人躺下翻身是没问题的,坐起身来也不会碰到头。一床、一桌、一台电视,基本是内部的全部家具了。袖珍桌子也就门把手大小,只能放眼镜、手表等小物件。墙壁上有一排电子开关,是控制胶囊内灯光、温度及音响设备的。

  日本各个县市都有胶囊旅馆。规模小的约有50个房间,大的胶囊旅馆房间多达700个。以前,胶囊旅馆只允许男性和日本人入住。近年部分旅馆允许女性入住,也有专门接待国外游客的。由于房间有限,胶囊旅馆经常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所以,想尝试“睡棺材”滋味的游客,一定要提前预定。

  由于它的诸多优势明显,近年来被东南亚、欧洲各国所效仿。由于它的低碳环保、低廉价格和便捷服务,深受差旅一族年轻游客的欢迎,入住率非常高。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法律与生活

更多关于 胶囊公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