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同居养老 “浪漫”背后的哀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2日17:19  法律与生活

  同居养老,“浪漫”背后的哀怨

  本刊记者/李云虹 通讯员/邵烟雨

  同居养老的背后,更多的是不被子女和社会理解的哀怨。

  2010年年初,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批捕了一起因子女阻拦父亲再婚引发的故意伤害案。此案中涉及的两位老人,没有领结婚证便住在了一起。

  无独有偶,家住海淀区的张舒,也因“同居”而遭遇困局。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不少老人走上了“同居养老”这条路。

  “同居养老”虽然在短时间内解决了男女老人之间的孤独、照料的问题,但很难使双方的心灵得到真正的契合。

  被儿女撞了一下腰

  2009年5月29日上午10点,在北京颐和园的北宫门,记者见到了62岁的韩鑫老人。稍显瘦弱的他,话语不多。一双刷得泛白的运动鞋,早已磨破。身为颐和园保洁员的他,对颐和园了如指掌,健步如飞地带领记者找到一处幽静的谈话地点。

  在颐和园一处安静的湖边,他向记者诉说了心中的烦恼——夹在儿女与“爱人”之间,左右为难。

  2001年,韩鑫的老伴不幸得癌症去世了。他的老伴离开时,留下了8万多元外债,带走了一个承诺。

  “我对老伴承诺,一定要等到儿子娶了媳妇,安居乐业后,才考虑自己个人的事情。”韩鑫谈起这些,声音微微颤抖,眼里泛着泪花。

  坚守着这份承诺,韩鑫独自抚养着一儿一女。

  7年过后,而立之年的儿子娶了媳妇,生了孙女。此时,孤独寂寞的韩鑫才萌发了找老伴的念头。

  “一人生活,总是孤独的。”韩鑫告诉记者,在颐和园当保洁员,晚上来上班,早晨下班后,他都不着急回家,跟一帮老人,在颐和园的亭子内舞剑吹笛子。10点多,他才会回家。

  此时,张凤的出现弥补了韩鑫心灵的那份空缺。

  2 0 0 8年6月,经人介绍,韩鑫与甘肃女子张凤相识。张凤小韩鑫9岁,独自一人在北京当保姆。

  “张凤也是苦命的女人。”韩鑫告诉记者。张凤曾告诉过他,她因前夫家庭暴力而离婚,法院将孩子判给了前夫。目前,在甘肃天水老家的两个女儿,都由前夫抚养。

  经过多次接触,韩鑫觉得,拥有高中学历的张凤,老实本分。

  节俭惯了的韩鑫,每次与张凤见面,午饭都吃面条。尽管如此,张凤从不抱怨。“吃饭的时候,她抢着付钱。”韩鑫告诉记者。

  相识两个月后,韩鑫郑重地将张凤领回了家。韩鑫希望“子女能接受她,一方面,她能跟我是个伴儿,另一方面,家里多个人,多把手,还能照看一下孙女。”

  韩鑫朴素的想法,被儿女的态度,撞了一下腰。

  “当时,介绍人也在,双方见面后,我就知道,儿女们对她不满意。”韩鑫回忆道。当时,儿子儿媳对张凤的到来,表现得不冷不热,许是“碍于介绍人在场”。

  当晚,韩鑫从儿女那里证实了他的猜测,“他们都不满意,让我跟她断了关系”。韩鑫的儿子认为,“父亲岁数大了,对方又是外地人,咱们也不了解,别被骗了”。

  但是,非常注重感情的韩鑫认为,“感情不是说断就能断的”。他没有理会儿女的阻挠。

  怀念的日子

  韩鑫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八家村有一个宅子,不大的院子被分割成了11间房子。

  2008年的八九月份,在村委会主任的牵头下,韩鑫跟儿子签订了一份《分家协议》。

  在协议中,双方约定,11间房屋的所有权人是韩鑫,但韩鑫只居住其中的两间,剩余房屋归儿子、女儿居住,他们拥有剩余房屋的居住权。若韩鑫失去工作能力,儿女每月支付老人赡养费。若韩鑫去世后,其生前居住的两间房可以让张凤继续居住,但产权归韩鑫的儿子、女儿所有。

  双方签订了这份协议后,正式分家居住。不大的院子中间垒起了一堵墙,一个院子变成了两家,各自开门。

  2009年3月,心疼张凤做保姆辛苦,韩鑫将其介绍到了颐和园当保洁员。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日子,是韩鑫最为怀念的时光。

  “每天晚上,我骑着自行车载着张凤,一起去上班。早晨下班后,我会等着她,然后,再一起回家。”韩鑫告诉记者。子。张凤跟韩鑫住在一起,过起了日

  好景不长,张凤在工作时,因喝水被领导撞见,丢了工作。随即,她又开始做保姆。管吃管住,每月还能有1300元的收入,在张凤看来,很满意。唯一不足的,是无法每天回家照顾韩鑫。

  韩鑫告诉记者,那段日子,他们每天都通短信。当张凤有空了,他就会骑车到张凤顾主家的附近,见个面,吃顿饭。

  韩鑫和张凤本约好2009年十一领证结婚,结果,张凤远在老家的舅妈去世了,她需要回家去帮忙料理后事。

  在老家,张凤通过短信跟韩鑫的子女互相谩骂,而后,双方发展到打电话对骂。韩鑫说,“作为老人,跟儿女对骂,肯定是不对的。”而后,韩鑫通过电话,告诉张凤,她的做法欠妥当。

  2010年春节前夕,从老家回来的张凤,被韩鑫的儿女赶出了家门。正好她当保姆的那家人,春节需要用人,她就住在了那里。

  矛盾升级为伤害案

  2010年4月1日,张凤休息。下了班的韩鑫来到张凤工作的地方,亲自接她回家。

  “当时,张凤还说,先别回去了,万一跟儿女再打起来,咋办?”韩鑫说,“可我说,有我在,不会打起来的。”

  当天晚上,韩鑫的儿子回家后,听说张凤回来住了,便带着媳妇和妹妹来到父亲家。“当时,张凤正在厨房忙着。儿媳和女儿一进门,就跑进去争执。儿子把我按在了外屋的床上。”韩鑫告诉记者。

  双方在争执的过程中,张凤拿起了厨房的菜刀,将韩鑫的儿媳扎伤。后经鉴定,韩鑫儿媳的伤势为轻伤。当天,张凤就被关进了看守所。

  有人问韩鑫,为何不向着自己的家人,却向着外人时,他回答道:“凡事都得讲个理儿。”老人过自己的日子,子女能横加干涉破坏吗?

  在韩鑫破旧的单肩包内,放着一封信,这是张凤入狱后,给他寄来的信。从已经泛着毛边的信封中,可以推断,信的主人经常拿出来看。

  在信中,张凤写道:“天气热了,你工作的时候,多注意身体。回家自己做饭吃,别老凑合着。我在这里很好,你不用记挂着……”

  “我知道我的性格有缺陷,太重感情了。”记者采访时,韩鑫反复强调着,“我托律师告诉张凤,不管她被判多久,我都等着她。”

  在采访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韩鑫看到一对晨练的老年夫妻互相搀扶着下台阶时,足足愣了半分钟。望着夫妻俩远去的背影,韩鑫落寞地轻声叹了口气。

  现在,韩鑫更加孤单,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儿女也不和他说话了。

  办理此案的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告诉记者:“在看守所提讯张凤时,她异常沮丧。回忆起自己与韩鑫的婚姻受到的重重阻碍,她非常无奈。”

  韩鑫与张凤的黄昏恋情走得异常坎坷,给两个家庭和张凤自身都带来了极大的不幸,其中的曲折与无奈发人深省。

  假使子女与老人能彼此多一分理解与宽容,或许今日的隔墙相望又将是另一幅承欢膝下的美丽场景。

  回到原点

  相比韩鑫一家的遭遇,家住北京海淀区的65岁老人张舒更加苦恼。

  “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听听音乐聊聊愿望……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音机里响起歌曲《最浪漫的事》,张舒的眼角不由自主地噙满泪珠。

  35岁那年,正值盛年的丈夫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了。看着两个高低不齐的儿女,想想肚里的胎儿,张舒扬起了倔强的头,独自承担了生活的重担。

  “丈夫去世的头些年里,有很多人给我提过亲,也有主动跟我说,愿与我搭伴过日子的。那时我也想,可孩子们不同意。后来也担心自己再婚,孩子们跟着受委屈,所以就一一回绝了别人的好意。”张舒说,“一咬牙,三十年的光阴就这么过去了。”

  不服老的张舒,每天去自家附近的公园练太极拳,学跳交谊舞。

  4年前,经人介绍,她认识了跟自己爱好相同,比自己大两岁的王振。

  时年63岁的王振,妻子在几年前得癌症去世了,现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国外定居,女儿也已成家。身子骨还硬朗的他,独自一人居住。

  两人见面后,感觉情投意合。于是,跟儿女们打了个招呼后,张舒就搬到了王振家,和他一起生活。

  顾及双方子女的感受和将来财产继承的问题,王振和张舒没有登记结婚。张舒自掏腰包,拿出好几万元装修房子,添置了家具。

  2008年10月,王振的儿子一家回国定居。儿子一家三口理所当然地住进了王振那套8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内。

  五口人的生活,改变了张舒与王振原有的生活轨迹,家庭矛盾也日渐暴露了出来。

  “饭菜做得不顺口了,他儿媳一口不吃不说,扭头摔门就走。别说帮我做家务了,就连碗筷都不拿。”张舒说。

  自从回国后,王振的儿媳就没有找工作,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一门心思地照顾两岁半的女儿甜甜。

  2009年10月,在例行体检中,王振被查出身患肝癌,已到晚期。于是,张舒尽心竭力地照料,甚至在王振住院期间,一刻不离地守护着他。

  2010年4月中旬,王振因病去世了。“还没等老王入土为安,他的一对儿女就跟我翻脸了,吵着要赶我出门。”张舒说到这里,声音有些颤抖。

  在双重打击下,张舒痛苦不堪,“我现在无法寻求法律保护,所有苦恼只能一个人往肚子里咽。”

  现在,张舒已经离开了王振家,跟儿子一家住在一起。

  (当事人均为化名)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10年6月下半月期)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