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人不是用豪华别墅“养”起来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0日09:51  南方日报

  

文人不是用豪华别墅“养”起来的
单世联
文人不是用豪华别墅“养”起来的
李公明
文人不是用豪华别墅“养”起来的
王璜生
文人不是用豪华别墅“养”起来的
十年砍柴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汪洋就广东建设文化强省提出一系列举措和目标,如开展“国民艺术教育普及活动”,打造世界性文化品牌、建设学术强省,不给艺术创作设禁区、划“斑马线”,把广东建设成著名学者、文化名人和各类文化人才“最适宜生活、创作、发展”的省份之一……

  这些举措和目标如何化为内在的认识、明确的观念和具体的行动?为此,南方日报从今天起推出“建设文化强省———学习贯彻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同题问答”系列报道,约请省内外知名文化学者、文艺名家、优秀文化企业家、文化单位负责人和知名网友等与文化强省建设息息相关的5个群体,对全会中提及的重点、焦点、难点议题,阐释其含义,辨析其意义,构想其行动。今天推出的是第一期“文化学者同题问答”。

  ■点睛之笔

  □一个城市对文化人的吸引力,并不能用有多少名人居住在这里来衡量,而需要一个崇尚创造、思想敏锐且能够激烈讨论的学术氛围。文人不是用豪华别墅“养”起来的。

  □文化认同需要长期的积累。只有公民“乐于参与”,才可能营造出共同的文化氛围。

  核心提示:艺术创作自由、建设学术强省、打造世界性文化品牌……这些话题看似老生常谈,但广东文化界很难说对这些问题有着透彻的认识、周密的规划、果敢的行动。真理也许并非越辨越明,但辨析至少可以引起更多人的思考和行动。

  为此,本期“同题问答”,我们采访了4位北京、上海、广州的文化学者,从文化的角度,辨析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问题;他们的观点不一定绝对正确,但也许可以为你提供思考问题的另一种角度。他们之中,有原广东社科院研究员、现上海交大教授单世联,原广东美术馆馆长、现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他们都曾长期居住在广东,对广东、上海和北京三地的文化有细致观察和深入研究。广州美院教授李公明对于艺术教育和公民文化等问题研究已久,时评人李勇(十年砍柴)长期关注网络文化和媒体生存。

  一问

  文化民生

  没有文化消费,就没有文化创造

  问:汪洋特别强调要牢固树立“文化民生”意识,把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放在与就业、教育、卫生等同样重要的位置。请问如何看待“文化民生”这一概念?文化怎么真正做到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公民应有意识重塑生活

  单世联:这一概念提出是非常好的。要想将文化融入民生、融入公众,需要在内外两个层面上给予支持和保障,让公众学会“自尊”、“自觉”:一方面,当代生活,钱权越来越占支配地位,这种生活气象和氛围忽视了人生命的意义———尊严。只有不断弱化生活中钱权支配的唯一准则,做到在文化权利上的平等,才能保障“自尊”的价值和实现;另一方面,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各种文化权利,但公民也应该学会有意识地重塑生活,“自觉”地远离粗俗、简单、麻木,培养日常智慧、理性。

  创造百姓消费得起的文化产品

  十年砍柴:文化的创新、进步最终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也是要将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为什么深圳的画廊开不下去?除了当地政府组织建设几个“画家村”、“创意园区”,几个人看看热闹、捧捧场外,并没有与当地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只有当老百姓也介入到文化建设中,从中感到心情愉悦,从而产生文化消费,成为文化“受众”,才能够“反哺”那些园区。我认为,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文化消费问题。只有创造出老百姓既消费得起、又物有所值的产品,实现“文化创造”、“文化消费”之间的平衡,才能真正让文化渗透入人民生活中,否则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化民生”基础在民主

  王璜生:“文化民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对待文化的态度。我一直认为,“理念代表高度”,领导人的理念是有高度的,但只有真正落实好才能出成果。比如建设一个雕塑广场,怎样才能体现出“文化民生”的概念?这不是领导定几个人牵头,组织几个“权威”的雕塑家就能完成的。“文化民生”的基础在民主,要保障公民的文化知情权和选择权。美国建造越战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设计招标(包括华人在内),这种尊重和鼓励普通公民智慧的做法,体现出一个城市对待文化的态度。

  保证文化资源平等分配

  李公明:文化是一种公共资源,要想将文化渗入到人民生活中,必须保证文化资源的公平分配,忽略了均等的意义,一切都是空谈。

  这种均等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公共财政对文化资源的分配是否公平,钱花得是多是少得由公民来监督;另一方面,在资源的运作过程中,对于承包分配的工程要站在公民的角度来审核。我认为广东现在不应该再建豪华歌剧院,这种极端奢侈的文化设施与整个广东现实发展不符,广东还有不少贫困地区一穷二白;最后,文化强省的建设并不是为了打造“名人名流”、“精英殿堂”,而是要培养出一些“高、新、尖”的人才;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培育的过程,金钱并不能“收买”人才。作为全国最发达地区,文化应该让公民共同受益。

  二问

  文化与科技

  高科技不是传统文化的“噩梦”

  问:我们如何看待发展文化与运用科技之间的关系?科技对于改造艺术的创造思维空间有何意义?

  文化本质不会被科技颠覆

  十年砍柴:在不少人眼中,高科技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是“噩梦”。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呆在家里看电视而不是去剧场听粤剧。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出现,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创作。新《红楼梦》好不好,不是媒体单方面说了算,而是观众、网友议论才能形成影响力。这种传媒、通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交互性”,使过去的地理、物质障碍被打破,这样文化、市场的创新才更有动力。对广东来说,科技尤其缩短了它与旧有文化中心的距离。

  传统文化的受众人数缩减,是一种时代变迁的无奈,并不是科技发展带来的过错。之所以称之为“文化遗产”,正是因为它们的受众“基数”在萎缩,但就算是广东这样的人口大省,粤剧也不可能有“红线女”时代那样的繁荣。在运用科技的同时,只要“文化内核”———对文化的审美情趣、人文信心不变,文化的本质就不会被科技所颠覆。

  将尖端科技与尖端文化观念融合

  王璜生:只有将尖端的科技与尖端的文化观念相融合,才能产生最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就像德国的汽车拥有尖端技术,如果中国只是模仿,就永远不可能有高端汽车文化。同样,在运用先进科技的同时,广东文化艺术只有占据“文化高地”,并在与科技结合的突破性中寻找效益,才是文化长远发展的基础。

  把握“包装”下的“真实性”

  李公明:科技与人文是相互辅助的关系。科技中的理性成分更多,但当科技遇到审美时未必会产生意义。商业文化、大众文化的流行,需要高科技的传播手段,但最终能够积淀下来的,还是具有优秀文化内核的“精品”。高科技带来的更多的是“花里胡哨”的外表和高灵敏性的信息传播力,这能否构成文化繁荣的有利条件,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包装”下的“真实性”;但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在华丽的外表和平庸的内容之间寻找契合点。

  三问

  公民文化素质

  “乐于参与”才能产生“文化认同”

  问:公民素质提升在文化建设中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公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公民自身文化权利的行使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培养有什么影响?对于公民文化素养的培育,您有哪些具体建议?

  培育“文化自觉”

  十年砍柴:公民素质的高低对于整个文化氛围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具体而言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个是“文化圈子”的培育。只有“名师大家”的素质高了,才能更好地影响、启蒙大众。就像大师吴冠中所说,“学画必须要吃苦”。只想着学艺术能“赚钱”是出不了一流大师的。

  另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培育。拿电视剧这种最流行的文化消费形式为例,为什么“韩流”席卷整个中国?除了剧本编得好,更重要的是剧中父母的威严、英雄的表率都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形象力,所传达的价值观被大多数东方人所认可。文化产品能否流行,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它与整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契合程度如何。

  第三,“文化自觉”的培育。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文化选择权更广阔,这有助于公民文化权利的“自觉”行使。老百姓最大的权利就是手中的“遥控器”,自由的选择、自由的评论才是真正的文化选择自主性,那些“主题先行”的文化产品早就入不了当前老百姓的眼睛了。

  文化认同需要长期积累

  王璜生:为什么金融危机下,巴黎的博物馆、展览馆前还有那么多人排队?这就是一个城市的“公民性格”。只有公民对文化产生认同感,文化产业的投入才有价值。文化认同需要长期的积累,“乐于参与”的现象不容忽视;以广东美术馆为例,它极大地改变了公民对美术馆只是一群画家“自娱自乐”的偏见。只有公民“乐于参与”,才可能营造出共同的文化氛围。

  撰写适合各阶层人士的读本

  李公明:当前学校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德育课程效果并不理想。我一些朋友一直都在从事公民文化教育普及工作,撰写一些适合各阶层人士阅读的读本或许是个不错的方法。

  另外,城市生活空间中的公益广告、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文化资源的共享和服务等,只有政府、各种社团、NGO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公民素质提高才有成效。其中的重点,是在现有的制度、政策框架下,逐步培养公民自由讨论、协商交流的文化习惯。

  四问

  世界性文化品牌

  华侨文化的价值观最容易与世界产生共鸣

  记者:广东一直在提建设“世界性的文化品牌”,如何理解这里的“世界性”?广东现有的文化资源中您认为哪些是具备这种潜力的?

  华侨文化是广东文化精华

  单世联:广东华侨历史悠久,作为中国第一侨乡,广东拥有的最独特、最雄厚的文化基础和人力资源是什么?就是华侨。广东文化是岭南文化,而岭南文化之中的精粹———近代历史文化,就是华侨文化和侨乡文化,这种开发与建设,将能充分体现广东的文化精华,这也是广东“为我独有”的优势所在。

  华工在过洋打工过程中,排除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学习接受并且传播了西方文明。他们参与淘金和修建铁路、农业的开发,构成北美、东南亚地区早期的资本积累。他们用辛劳和眼泪开创了历史,改写了命运,这种骨气和耐力也是现代人的学习榜样,更是广东人向世界展现出的“广东精神”。除了南越王、民主革命这些历史资源,这种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才更容易与世界产生共鸣,但这么宝贵的资源,现在重视得还不够。挖掘广东的侨乡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名人,整合各种文化研究机构及文史资源,值得我们重点去经营。

  广东最大人才优势是华侨

  十年砍柴:我一直都认为广东不能满足于跟大陆其他省份比、跟港台比。我们要把视野放得更宽,要做传播中华文明的“先锋”、“桥头堡”。除了地理优势,广东最大的人才优势就是华侨———这是广东对世界作出最大贡献的群体。此外,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广东更包容,这也让它具备了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条件———超强的适应性。

  宽容多元的文化环境最重要

  李公明:我一直都避免谈品牌这一概念,因为品牌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不是单纯靠行政手段的威权就能够形成产业、形成发展模式的。而纵观所有文化中心城市、地区,无论是巴黎、伦敦,还是纽约,无一不是拥有自由、宽容、多元的文化环境,从而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汇聚到那里,这才是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保障。

  五问

  艺术创作无“禁区”

  广东还有一些人甘坐“冷板凳”

  问:汪洋提出不给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设“禁区”、划“斑马线”,把广东建设成各类文化人才“最适宜生活、创作、发展”的省份之一。在这方面广东还存在什么欠缺?

  需要崇尚创造的文化氛围

  李公明:广东的文化氛围是比较自由的。平台多、言路广是广东的文化优势所在,特别是广东有思想的文人学者与发达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当前广东文化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以自由的政策保证文化学术的思想独立,并通过现有的媒体优势,让成果展现给整个社会。

  另外,一个城市对文化人的吸引力,并不能用有多少名人居住在这里来衡量,而需要一个崇尚创造、思想敏锐且能够激烈讨论的学术氛围。文人不是用豪华别墅“养”起来的,不能用纳税人的钱兑现政府的“承诺”。真正想要广东具有吸引力,还应该有公平、正义的人才制度,文化圈的人际关系不好,钱再多也让人心里“咯得慌”。此外,要有一群能够与“名人”对话的文学艺术群体。

  文化也需要“谋划”

  单世联:自由的氛围是前提,但除了自由,整个社会对文化工作的认可度、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广东不少大学里的文化研究所都是“空壳”,既无人也无编制。文化是需要“谋划”的,文化研究的人少、权威的研究机构少,必然也会导致责任心少了。

  文化发展需要懂文化的人管理

  王璜生:重要的是要保证文化机构自身的创造性。文化的发展需要懂文化的人来管理,一个“班子”的水平往往代表了一个区域文化的高度,万不可形成“有钱就有权,有权就寻找机会获得资金支持”的官僚性的文化生产机制。

  成功评价体系很重要

  十年砍柴:一个地方中关于成功的社会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这一点,日本值得我们学习,在那里,拉面师傅和雕塑家一样受人尊重。广东也还有一些人甘坐“冷板凳”,前辈有在中大逝世的陈寅恪,现在有老老实实不爱凑热闹的叶曙明等。广东人认为保护地方民俗的工作很神圣,这也是让人尊敬的。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专题采写:南方日报记者蒲荔子实习生周豫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