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云南社保局内砍人男子博客中讲述工作遭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7日11:59  云南网
云南社保局内砍人男子博客中讲述工作遭遇
犯罪嫌疑人的博客 记者 曲鸣飞/摄

  在康志军的新浪博客里,他仅写了3篇博文,文中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遭遇。

  第一篇

  2009年3月20日 20点07分

  刚刚开通博客的他写道:“刚刚打完一场官司,以我的败诉作为结局。我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把这里变成和我一样被公司违法不缴纳社会保险的受害者交流的地方,像朋友一样互相交流心得,彼此分担痛楚,走出这阴霾,开始新的生活。”

  第二篇

  2009年3月21日11点31分

  1986年8月,我从广州华南工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分配到了云南省科委直属的云南省计算技术研究所(云南省计算中心)工作。

  1995年8月,我在云南人才市场上看到了云南英茂烟草通信公司的招聘。受到烟草金字招牌和该公司宣传的“远看联通,近看YTT(该公司英文简称)”等宣传的影响,我办理了正式干部调动手续并进入了该公司。

  1994年成立的英茂公司由于有强大的股东,所以吸引了云南的众多精英加入。

  在进入公司后的第3个月,我被派往该公司的设备进口单位——美国科学亚特兰大公司位于美国墨尔本的培训中心参加培训。回国后不久,公司开始了全国的卫星VAST网的建设工作。由于我和某领导的亲信不和,该领导当面叫我辞职。

  后来,恰逢公司体检,体检结果有两个人的血检HBS呈阳性,于是艾滋病的传言在公司里传开。在接手完成卫星网数字广播系统之后,我将工作总结交到了我的上级领导手上。他在看完总结后,根据总结内容独自问外方专家“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方法”,外方专家一离开,他马上就修改了相关配置,使该系统近一个多月无法工作。在我询问外方专家之后,外方专家确认只将该方法告诉了我的这位上级领导,并发传真进行了确认,系统得以恢复。此种动作在我在该公司工作的近两年时间内实在太多。1996年我向该公司提出了辞职申请,1997年5月申请获得批准。

  第三篇

  2009年3月23日凌晨3点18分

  1995年劳动法正式颁布实行后,领导并没有与任何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也不缴纳任何社会保险(在我的官司中,被告律师的答辩书中写的是,公司于1998年2月开始参加社会保险实行劳动合同制)。

  对于弱势群体,刚毕业的大学生失去一两年的社会保险,可能问题不大。对于像我和其他一些拥有十几年工龄的员工,不仅失去当年的养老保险,同时也失去了社保的视同缴费年限,这无疑是一场灾难。(本文对博客有所删减)

  记者 程权整理(都市时报)

  新闻观察

  “社会结构性暴力”的思考 暴力的发生机制已越来越不可忽略

  2009年,暴力在中国社会凸现。公务化暴力、报复性暴力、心理—精神疾病发作性暴力、青少年暴力等像野火一样蔓延,此起彼伏,相互呼应,构成一个全方位的暴力图景。

  我们的社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使个体越来越变得如此具有攻击性,而且是恶性攻击?这些暴力的发生机制已经从边缘进入中心,越来越不可忽略。

  人并不天生就有暴力的癖好。施虐不是人的本能。就精神分析的视野而言,心理事件只是社会事件的心理层面,而社会事件不过是心理事件的社会层面:暴力只是社会刺激经过心理中介的行为结果。

  暴力表现为这样的一个特征:人被畸变成一种对外界(或自身)进行恶性攻击的“刺激—反应”心理机器。它的背后是社会结构的系统性紊乱。暴力行为之所以得以发生,就在于一个人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在心理上(而不是在理性上,必须强调这一点)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他选择暴力以外的手段来维护自己心理上的生存。

  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边缘游走的一种暴力现象叫“社会结构性暴力”,“社会结构性暴力”一词有两个含义:

  第一,它表现为整个社会组织架构安排的权力支配网络,这既包括统治者对被统治者,也包括各种组织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在作为角色嵌入权力秩序的情况下,不仅人与人之间在报酬上的不平等得以合法化,而且一个人可以对另一个人进行合法的施虐。

  第二,它表现为整个社会不平等的制度安排和阶层在资源获取机会上的巨大差异,并常常恶化为制度性暴力、巨大的贫富悬殊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固化。掌握稀缺资源的阶层常常倾向于建立一个有利于维护他们的利益秩序的联盟,而弱势群体像“被废弃的生命”一样被抛离到制度和资源分配的边缘。本来作为一个“共同体”的社会由此成为强势阶层表演的舞台——而且是他们对弱势阶层进行羞辱的舞台。

  如果说第一种含义上的社会结构性暴力更多的只是产生个体层面上的暴力反应,那么,第二种含义上的社会结构性暴力则会催生普遍的暴力反抗。

  任何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建构都首先必须通过人们心理上的合理性的检验。如果它们本身就具有不义和暴力性质,对于人的心理—精神结构将产生如下影响:第一,既得利益者在无意识深处也知道这是不义的,因此基于心理上的生存必须认为这一制度安排和结构建构是合理的,这驱使他们在恐惧中走向歇斯底里;第二,利益受损者在被压榨和羞辱中心理生存遭受威胁,心理防御机制开始运作,被迫通过暴力来肯定自身的存在,并向否定了自己存在的抽象体系进行报复。

  另外,近年来中国社会的诸多暴力,都与个体的心理和精神疾病有关。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有“问题”的人,已然变成一颗颗不知何时引爆的“心理炸弹”。

  精神分析指出:心理和精神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在本性上无法适应他们所创造出来的社会结构(人类生存环境)的结果。人似乎可以适应任何环境,但如果这种环境违反他的本性,适应本身往往需要他付出在心理和精神上得病的代价。

  无论是否把一个人变成临床意义上的神经症、心理变态和精神病患者,只要一个社会破坏人的心理—精神结构,对于这个人的生命潜能来说即是一种阻遏。人的生命受挫,暴力的潘多拉魔盒也就打开。(南风窗)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社保局 砍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