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称博导男子建胶囊公寓 百平米住宅被隔成13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0日01:20  汉网-长江日报

  本报讯 (记者 万建辉)建筑垃圾满地,“王教授”的“胶囊房”现出雏形:水泥隔墙,木板隔层,每间6平方米不等,红色人字梯供上阁楼;“阁楼”即是床,床高0.9米,长2米、宽1.7米,普通个头的租客在床上能坐起身。

  自称为武汉一所重点高校博导的王教授说,这套108平方米的二手房,他去年首付20多万,贷款33万置下。今年3月交房后,几个月前开始施工,打算隔成13间;以目前的进度,9月初可完成施工招租。一小间月租金300元到380元不等,出租对象为大学生和初入城市的农民工。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武昌街道口,在离武汉大学不远处的劝业场一栋公寓楼8楼,见到正埋头清理砖头、碎玻璃的王教授。

  王教授自我介绍,祖籍荆州,今年57岁,78级的大学生,家里祖传做泥瓦建筑。1998年在一所高校评上正教授后调入现在的大学,当年开始带博士生一直到现在,一般每年带两名博士,他搞的是水生生物研究,每年课题很多。即使现在投资租房,专业研究的兴趣仍没转移。

  “为让房间人性化,我和从部队后勤部门转业的哥哥花了不少心思,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每个房间有热水供应;每个房间建小卫生间,保障私密性和舒适性;网线,桌椅,以后还要配液晶电视、冰箱和空调。最引以为豪的设计是把房间隔层,上面睡觉,下面工作生活。”

  在王教授看来,他的“胶囊房”条件远好于北京的“胶囊公寓”,面积大,分层,设施齐,更宜人居。“在我内心深处,更想把这房子定位于文化人租住的地方,想命名‘文化公寓’,或‘MINI公寓’。”王教授说。

  王教授讲起自己的家事,3年前在雄楚大街崇文广场附近买了一套还建房,独生女儿已在一所小学当老师,妻子3年前从一家羊绒贸易企业辞职赋闲在家。投资这套房,也为妻子创造工作机会。隔成小房间出租的创意,来自媒体对北京“胶囊公寓”的报道,他认为目前在武汉这算首创,带有些“实验”性质。

  据介绍,我市曾公示过“武汉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禁止将最小出租单位再分割搭建成若干小间用于出租。对此,王教授并不担心,因为公众和网民对于“胶囊公寓”的存废是有争议的;大学生、蚁族和农民工对小单位的出租房是有需求的,他不相信政府会对“胶囊房”一棍子打死。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胶囊 公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