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残疾乡村医生义务为村民播放广播38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0日07:39  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记者 刘彤

  38年,他拖着病残的双腿,为居住在大山深处的群众送去最亲切的话语;一天三次,他顽强坚守着,为信息闭塞的父老乡亲传递丰富的声音。

  陕西省旬阳县桐木镇白石河村乡村医生黄世和,在运用自学的中西医知识为乡亲们治病祛患的同时,义务为群众播放广播,用自己的坚持和赤诚,成为被群众称道的“党的义务宣传员”。

  “老百姓是在用心倾听党和政府的声音”

  提起黄世和,在远离县城、身居秦岭深处、离最近公路尚有30多公里路程的白石河村,无人不晓。因为有了这名“神医”,乡亲们有个头疼闹热甚至半身不遂都要找他;还因为黄世和在村里的定时广播,成为全村699名村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的黄世和,是这个偏远乡村最有“发言权”的人。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地处陕南的安康有明显震感。5月12日下午2时30分左右,正在自家屋里休息的黄世和,明显地感觉到突如其来的地晃山摇,“发生地震了!”黄世和告诉自己。

  意识到震感强烈,并且很可能还会发生余震,在自己即将摔倒的时刻,黄世和用尽全身力气,紧紧地扶住一根柱子。为了防止村民们在地震中遭遇不测,黄世和冒着余震随时可能发生、自家土房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一步一拐地挪进播音室,打开广播,大声说道:“乡亲们,刚刚发生了强烈地震,可能还有余震,请大家不要在屋里停留!”

  随后,黄世和又一连五遍将发生地震的消息向全村广播,通过他的提醒,村民们得以及时逃出自家房屋。当晚,白石河村果然发生了强烈余震,黄世和用他的广播,避免了村民们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回想起当年的经历,一些村民告诉记者:“电视里告诉地震发生,是5月12号下午2点43分;而老黄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出的警告,可能是全国第一个发出地震消息的人。”

  5月13日,有感于汶川地震带来的巨大损失,黄世和用饱满的热情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四川地震牵动白石河人的心》的倡议,并在第一时间向全村进行广播,号召全村群众踊跃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

  在与记者交谈时,黄世和动情地说,最让他感动的是村里一位叫梁宋英的老人。当时老人正在自家的玉米地里干活,听到他的倡议后,梁宋英一边抹着自己头上的汗水,一边急急忙忙地跑到黄世和的广播室,双手递上了自己身上仅有的5元钱。“梁宋英和老伴日子过得很苦。现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已经70岁的她,双眼已经接近失明。那5元钱,很可能就是当时他们家中仅有的5元钱。”

  黄世和说,梁宋英的行为,让他就流出了热泪。“发出倡议后,能得到群众这么快的响应,我没想到。群众的捐款,不是对我个人的信任,老百姓是在用心倾听党和政府的声音。”

  “广播里有精彩的人生故事”

  1969年麦收时节,成为黄世和人生中记忆最为深刻的片段,也让黄世和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变。

  那年夏季,作为农村积极分子参加完社会教育活动的黄世和,已是公社革委会委员、大队革委会副主任,作为公社干部的后备力量,黄世和正一遍遍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准备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作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突如其来的打击却降临在生性乐观、爱说爱唱的黄世和身上,由于小儿麻痹后遗症,黄世和的下肢运动神经坏死,双腿瘫痪。不能走路的现实仿佛一夜间让黄世和掉进了万丈深渊,他的腰部以下不能活动。“当时,真的看不到生活的目标。这之前,我还准备参加镇里的文艺宣传队,但一得病,什么都不能做了。”黄世和说。

  那个时候,是黄世和整个人生中最为“黑暗”的时刻,坚强的性格、家人的鼓励、他人的帮助,让他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让他与广播结缘,从此开始了他崭新的“广播人生”。

  从那时起,黄世和每天将自家的收音机放在土房的窗台上,遇有广播节目,他总是把音量调到最大,在丰富自己文化生活、排解生活困惑的同时,也为乡亲们带来大山之外的声音。在那个物质和文化生活极为匮乏的年代,黄世和的广播成为村里人在辛苦劳作之余最欢迎事情。

  黄世和说:“广播里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也有精彩的人生故事。通过广播,我了解了其他残疾人自强不息、坚强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虽然我的腿不能再动了,但是我的大脑和手还能动弹,能帮助乡亲们了解到其他先进人物奋发进取的事迹,是我能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我,不能让乡亲们失望。”

  从此,黄世和坚定了自办广播节目、服务乡亲的决心——作为一名残疾人,我也要为国家做点贡献,坚持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白石河这片热土,用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去感染群众,带动大家一起进步!

  “人活在世上,总要做些事情”

  虽然身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进取的生活方式,却让黄世和和他的广播成为全村老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成为激励他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推动力。

  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几十年来,在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旬阳县,白石河村一直是道路最难走、通信最难通达的村子。村里的青壮年一到成年,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挣钱。

  黄世和说,白石河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烤烟种植。但是,由于交通不便,“为了多挣钱,村里很多青壮年都选择去外面金矿打工,一些孩子甚至再也没有能够回来”。

  现在已是白石河“种烟状元”的曹家志,以前也曾是上矿山挣钱的青壮年之一。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曹家志回乡后选择了烤烟种植,从最初的3亩,发展到目前的20多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烟大户。

  看着曹家志日子越过越好,黄世和连夜写了一篇题为《走南闯北皆未成,黄土地里淘真金——记桐木镇白石河村烤烟大户曹家志》的文章,宣传曹家志的成功经历,并在全村进行广播。后来,在曹家志的示范带动和黄世和的宣传影响下,白石河一些外出务工的青壮年村民纷纷选择回家,种植烤烟,现在的日子已经越过越好。去年,在桐木镇重点奖励的四个“烤烟大奖”中,白石河村就占了3个。

  近些年来,农村中不孝敬老人的现象频频出现,成为村民们议论的焦点。为了在全村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黄世和根据村里的真人真事,写成了《孝敬公公的好媳妇——姚品兰》的文章并在全村多次广播。

  节目播出后,在白石河这个不大的山村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些村民开始对比姚品兰的举动检视自身的行为,白石河村重新形成了敬老爱老的良好风气,一些年轻人对待老人的责任感明显增强。

  黄世和说,办广播,给人看病,都是我能做的。我要通过广播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让大家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旬阳县桐木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连平说,作为一个残疾人,黄世和义务为村民播放广播,38年从未中断,这种执着的精神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通过广播,黄世和起到了引领乡亲们共同进步的作用,他是值得每一位同志认真学习的‘党的义务宣传员’”。

  新华社西安8月19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残疾人 义务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