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日,也是一年一度开学的日子。然而,早在开学前一天,郭大吉老人就已经忙开了。翻出家中的七八把雨伞,四五顶斗笠,郭大吉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学校一开学,自己也就该“上班”了。
郭大吉,是泸州纳溪区白节镇金田村人。自1996年来,只要镇上白节中学上一天课,郭大吉都会雷打不动地做这样一件事:护送学校里面的孩子上学放学。让老人欣慰的是,14年来,在自己悉心呵护之下,孩子们上学放学途中受到伤害的事件,再没有发生。
女生放学受辱
促使老人当起“守护神”
1996年,白节中学一位女生晚自习放学回家路上,被一名青年纠缠、侮辱。事后,郭大吉老人萌生护送学生的想法
只要不是假期,每到放学,纳溪区白节镇,人们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头发灰白的老人,背着双手,走在前面。而在老人身后,则是一大群学生。老人名叫郭大吉,今年已经77岁了。一早一晚,陪伴着孩子们上学放学,老人已整整坚持了14年。
义务护送孩子上学放学,老人开始于1996年。那一年,白节镇发生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白节中学一位女生,晚自习放学回家路上,被一名社会青年纠缠、侮辱。虽然,这名社会青年最后被公安机关绳之以法,入狱7年,但听到这事后,郭大吉内心仍难以平静。随后,一个想法在老人心中萌生出来,每天一早一晚,陪伴着孩子们上学放学。确保孩子们上学放学路上安全。
组织爱心护送
先后有200余人来参与
在孩子们上学放学途经的地方,郭大吉挨家挨户上门,把别人家的电话号码全都记录下来,以便有情况及时联系
白节镇,地处山区,森林茂密。白节中学里面的1000多名孩子,住校的只有500多人,约一半的孩子,都是走读生。这些走读生中,父母大多在外面打工,上学放学不可能有爸爸妈妈接送,最远的学生,离学校有三四公里。
梁波的家,在白节镇吴坳村。从学校到梁波家,有3公里路程。中途要穿越一片坟场,过一座石桥,以及一片阴森森的竹林。提到这段上学路,梁波心里就有些发怵。“原来学校还要上早晚自习,每天晚上8点半放学,回到家中,已差不多10点。漆黑的竹林让人感到害怕。幸运的是,阴森的竹林,都会有郭爷爷陪同。”
农村学生,大多住得比较分散。一个人精力有限,郭大吉便动员大家一起护送孩子。在孩子们上学放学途经的地方,郭大吉挨家挨户上门,把每一户人家的电话号码,全都记录下来,以便有情况及时联系。然后,再把沿路村社干部和学生家长组织起来,成立起爱心护送队,根据学生回家路线和放学时间,实行分段分组负责。特别是其中的金田村、九对窝到泡尾田、吴坳这一带,由于树林多、弯道多、人烟稀少,郭大吉更是将该路段,细分为三段,每一段落实两位村民早晚看护。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加入到爱心护送队的村民共有200余人。始终坚持的热心队员,则有30余人。整个护送范围,基本覆盖了白节中学全部的走读生。
义务护送14年
意外伤害事故再没发生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14年来,老人自掏腰包在村里设立了奖学金。目前,老人发出的奖学金已有1.5万元
14年来,郭大吉老人不仅每天早晚看护孩子,同时,还想尽一切办法鼓励、帮助孩子。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14年来,老人自掏腰包在小山村里面设立了奖学金。目前,老人发出的奖学金已有1.5万元。
白节镇党委副书记韩荣说:“老人的这种行为,是对政府行为的一种补充。确实值得大力倡导和鼓励。”而让老人欣慰的是,14年来,在自己和爱心护送队全体成员的悉心看护之下,孩子们上学放学途中遭遇意外伤害的事情,再没有发生。郭大吉和他的护送队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山村孩子的“守护神”。目前,郭大吉老人已是77岁高龄,但郭大吉表示,只要自己活一天,爱心护送队就会存在一天。只要自己能够走,就会把这事,一直坚持下去
张运涛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张柄尧 摄影报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