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批评/回应]切莫轻视“贫困生”的“污名化”效应 ———9月14日街谈《“贫困生“家困生”有区别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05:54  南方都市报

  日前广东白云学院决定公开废除“贫困生”称谓,一律改称“家庭困难生”一词。笔者研究贫困生问题多年,相当认同锐圆先生关于当代中国已经走向社会阶层世袭化这一观点。近期笔者的实证研究发现,大量贫困生在熬过困苦交加的大学生涯后,仍受困在“漂族”及“蚁族”的阶段,其根本原因正是社会不流动(socialimmobility),这的确值得高度重视。

  然而,笔者认为去除“贫困生”这个称谓是件好事,哪怕是暂时以“家庭困难生”代替之,都应该予以肯定。原因是这能减轻“污名化”(stigm atization)对福利金领取意愿的影响。在社会政策的研究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问题,某些条件确实符合领取某项福利金的弱势群体,因为不想被别人瞧不起而放弃实践这种公民权利。例如笔者在一个低保访谈中就遇到有贫困的街坊表示,因为怕名字被居委会贴在公示栏中,造成“孩子抬不起头做人”,因而不去领取低保金。同样地,笔者也曾接触过很多贫困生,因为不想被同辈(尤其是那些富裕的同学)瞧不起而放弃申请助学金等各类学生资助金。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了“低保户”、“贫困生”这种标签对这些弱势者产生了“污名化”的影响,其结果是使脸皮薄的弱者得不到他们作为公民理应得到的保障。脸皮薄,不应该是一种错,但这个结果明显与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政策意图背道而驰。

  诚然,以“家庭困难生”代替“贫困生”,某程度上有点换汤不换药的意味。在笔者看来,把学生的贫困生身份作为个人隐私的一部分进行保密处理才是最好的办法(这当然也并非一所高校可以做到)。不过仍应看到这个改革在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首先是在整个社会对“贫困生”一词都已经有了某种定势思维的情况下,“家庭困难生”一词虽然仍是一道标签,但其“污名化”效果应该较前者为弱。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这个转变说明了有高校愿意正视“污名化”的问题并在其可支配的权限内作出回应。这当然都是好事。

  在“污名化”出现之时,忠告弱者们“贫困是一种磨砺”,要有勇气“直面惨淡的人生”是很容易的,却不是解决领取率低、享受不到有关保障的办法。他们是生活上的弱者,未必都能同时是心灵上的强者。我们当然希望他们能成为心灵上的强者,但这种希望不应当成为他们实践公民权利的一个条件。□陈永杰(学者)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