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汉宇)原定昨日举行的村民抓阄确定农转非名额,因村民拒绝被迫中止。顺义张镇前王会村村民称,需获得农转非名额才能分到村内的征地补偿款,名额仅有23人,村民们要求平分征地款项。
昨日,张镇镇党委副书记表示,征地补偿款优先分配农转非人员是执行市政府规定,将继续与村民进行沟通。
农转非名额需抓阄
前王会村东北角的94亩集体土地被征用,用于建设殡仪馆。村委会证实,村里得到470万元的补偿款。
村民们称,原以为这笔款项会按照人头平分。“但村委会通知,只分给23个人。”多名村民说,全村600多口人,23个农转非名额,约占全村人口的三十分之一,村委会要通过抓阄方式分配。
“抓阄容易造假。”多名村民称,征地款项分配不合理,同时也怀疑抓阄的透明度。此前村委会一家一户签《抓阄委托书》,“一趟趟的,我们都被迫签的。”村民们说。
仅村支书母亲参加
昨日中午,前王会村村委会旁的空地上散落着烟头和纸片。一旁的墙壁上贴着“抓阄程序及要求”告示。告示称,征地转非抓阄将于30日6时开始,当天13时结束。抓到转非指标后,转非人员将被当场确认。
多名村民称,昨日一早,镇政府领导及数十名派出所民警都来到了抓阄现场。村民们大都到场,但拒绝参加抓阄,现场参与的只有村支书的母亲一人。
昨日9时,抓阄活动被迫中止。“23个人分600多人的钱,不公平。”多名村民对抓阄活动表示不满。村委会也证实,抓阄活动中途停止。
“少数村民阻挠抓阄”
对于抓阄一事,张镇镇党委副书记刘洋表示,因殡仪馆迁址征用前王会村土地,征地补偿费价格5万元/亩。
“194户村民,189户签了抓阄委托书。”刘洋说,活动前政府部门就向每户村民发放了宣传册,确定了农转非指标和抓阄进行的时间。因少部分村民要求把转非安置款平均分给每位村民,阻止现场抓阄,致使抓阄中止。镇政府将联合村委会继续与村民进行协商,让村民理解抓阄活动。
■ 焦点
为何23个幸运名额?
昨日,张镇镇党委副书记刘洋称,按北京市政府148号令规定的“逢征必转”,征地补偿费首先用于转非安置,然后才用于其他分配。因此,转非安置费最终要等到转非人员确定后再予分配。届时相关部门会严格按照政策和规定进行分发。
他称,前王会村被征用土地94亩左右,该村人均拥有4.1亩土地,被征用土地除以人均土地数就是应当农转非的人数,“农转非人数就是23人。”刘洋说。
北京市政府148号令《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第19条规定,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相应的农村村民应当同时转为非农业户口。应当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数量,按照被征用的土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该村人均土地数量计算。
抓阄方式决定相对公平
刘洋表示,通过抓阄来确定农转非人员的方式虽原始,但相对公平,顺义区其他乡镇也有采取抓阄的先例。
他称,抓阄现场全程录像并有公证人员在场,还安排了村内德高望重的村民进行监督,整个活动都公开透明。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建顺曾表示,通过抓阄来确定谁能拿补偿款是一种最原始,也是相对公平的方式。若村民都想领取安置补助,并都是自愿的前提下,抓阄应是相对公平的办法。
应考虑每位村民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表示,若按照现行规定,土地补偿款将首先用于安置农转非人员,必然引起其他村民不满。而若全体村民平分补偿款,则农转非人员就不存在任何优势,“不仅失去了土地,经济补偿也没有得到提高。”
党国英建议,镇政府和村委会应在土地补偿款分配上制定详尽的方法,保证款项分配公平,不让任何一位村民的利益受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