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男青年几番认错报复对象误砍他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3日00:09  现代金报

  初中时和同学有过节,他一直耿耿于怀,接连报复,不料几番认错报复对象,连续三次入狱。昨天,奉化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

  □通讯员 冯筏 冯建 记者 王博

  一进宫

  行人背影很像“仇敌”

  小弄堂里挥刀砍其面部

  王某,今年23岁,奉化溪口人,来自一个单亲家庭,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王某在读初中时,和学校里一个女同学起了争执,闹得非常不愉快。2006年4月,也就是王某初中毕业后的第一个年头,他在回家的路上,觉得一个女子的背影很像那个与他有过节的初中同学。王某悄悄尾随其后,到了一个小弄堂,趁那人不备,用随身携带的小刀挥砍其面部,致使那人面部和手指受伤。这是,王某发现砍错人了,于是仓皇逃走。

  几个月后,王某因为涉嫌盗窃女子贺某财物被警方抓获。在派出所里,王某主动交代了2006年4月的这起故意伤害案。由于当时偷盗财物金额并未达到量刑标准,但故意伤害一事却已构成犯罪。经法院审判,王某入狱一年。

  二进宫

  出狱后第5天凌晨

  爬进宿舍用剪刀伤人

  一年后,王某刑满释放。他对当初被盗窃财物的贺某一直怀恨在心,认为自己坐牢是因为贺某的举报。为了报复贺某,出狱后第5天凌晨,王某悄悄爬进了贺某的宿舍,用剪刀刺伤贺某头部、面部、手部。实施完报复行为后,王某逃离,不料当天就被警方抓获。

  经法院审判,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三进宫

  女子很像“宿敌”

  连砍八九刀抢走手机

  今年2月,王某出狱后,整天拿着刀在溪口一带游荡,寻找贺某准备再次实施报复。3月5日晚,王某遇到了一个身材及背影都和贺某非常相似的女子,王某以为贺某,操起刀,冲着那名女子背后连砍了八九刀。当那女子侧过身来的时候,王某傻了,又砍错人了!

  “对不起,我会救你的。”王某从女子身上翻出一部手机,打算报警,可转念一想,万一又被抓了咋办,他拿着女子的手机匆匆逃跑了。

  王某不甘心,还是想找到贺某,随后几天时间里,王某又带着刀在溪口一带游荡,后因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被公安机关查获。警方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王某随身携带的手机与3月5日案件中受害女子的手机款式、型号一致,经询问,王某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

  王某告诉民警:“我其实就想教训一下贺某,出出气,根本没想砍死人,自己也不想坐牢”。

  10月22日,奉化法院对王某故意伤害案进行了审判,法庭审理认为:王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其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伤害罪,且系累犯,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得知自己将要第三次失去人身自由,王某居然在法庭上说:“是贺某害我坐牢的,我非常恨她,如果这次出去了,我还是要去报复贺某。”

  ●心理专家

  或属偏执型人格障碍

  心理干预治疗方可治“本”

  结合王某的情况,记者咨询了宁波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心理咨询师张子霁。

  张子霁分析说,从王某的行为判断,他可能有偏执型人格障碍。首先,王某具有偏激性认知行为,对问题的认识比较片面,太过于绝对;情绪易波动,总是按个人好恶和一时间的心血来潮论人论事;行为也比较莽撞。其次,王某的所作所为已经“投入升级”了,换句话说,他内心非常想达到报复贺某的目标,尽管多次努力失败了,他始终认为只差一点了,再努力一点就能成功了,此前的多次努力,已经成为他继续报复贺某的动力。

  “王某的所作所为与之前的经历密切相关。最初,他和同学有过节,有愤怒在心,想通过极端方式报复;后来,他认知方式和表达不恰当,多次做出不合理的行为;再后来,因为报复对他生活产生了很多影响,甚至惹来牢狱之灾,他认为一切都是同学和贺某造成的,只有报复他们,才能获得满足感。”张子霁说,王某需要治的是“心病”,不仅与其自身有关外,也与家庭和社会有关。他需要接受长期心理干预治疗,需要家庭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金报快评

  不想再有“四进宫”

  看完这个稿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王某屡次“认错报复对象的伤人闹剧”,而是他第三次被判入狱在法庭上的那句话“是贺某害我坐牢的,我非常恨她,如果这次出去了,我还是要去报复。”  

  这句话暴露出王某性格乃至“人格”上的严重扭曲,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他并不认为自己盗窃和伤害他人有错,是犯罪行为,而是偏执地认为,受害人举报和自己受到法律惩罚呈现因果关系,何况他仅仅是怀疑对方举报。

  其次,王某年纪不大,初次作案时不满20岁,但作案时表现出的残忍,令人震惊,面对几名弱女子,他竟然从背后或在夜幕掩盖下爬进宿舍,连辨认一下报复对象的面容都没有,就连续用刀或砍或刺。目标锁定,砍了再说,可见其作案时有一种报复成功、终于达到目的的“浑不吝”心态,举动全凭个人意愿,根本不考虑他人的安危,也不考虑社会影响。这种心态下,只要其生活中遇到一个小小的“冲突”,甚至是本人臆想虚构出来的“冲突”,就会表现出极度的残忍。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近些年好几起恶性案件中的那些令人失色的片段。

  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他的家庭环境、受教育情况、结交朋友、工作状态、经济状况,都有关系。王某来自单亲家庭,早早缀学,估计也一直没什么正经职业。有关部门应针对王某的情况,及早介入,在王某服刑期间对其加强法制教育,如果确认其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必须对他进行长期的心理干预治疗。出狱后,王某家人、社区、当地警方,也应对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我并不认为王某无可救药,他在砍错人时说了句“对不起,我会救你的”,说明他良心未泯,他还年轻,社会应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我不想再听到王某今后四进宫的消息。

  再次提醒,对“坏孩子”,我们不能贴个“偏执性人格障碍”的标签就完事,就像对某些现象简单贴个“抑郁症”的标签就不了了之了。

  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很多细节做起。贡万军

  ●新闻链接

  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种人非常多疑敏感,时常怀疑别人不怀好意,或责难别人有不良动机。常感孤独、忧郁、烦闷,有不安全感,且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之中,并寻找偏见的依据。甚至有一种将周围发生的事件解释为“阴谋”的不符合现实的先占观念;记恨,对拒绝、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久久仍耿耿于怀。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报复 误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