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胶囊公寓终止出租捐赠未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9日04:30  京华时报

  本报讯(记者 史册)昨天上午,“胶囊公寓”设计者黄日新老人在位于石景山区麻峪东街的第三代“胶囊公寓”内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由于政府关于群租房政策影响,且自己年事已高,无力管理,将终止“胶囊”出租,明年起改为研究设计小户型“胶囊”进入房市。当天下午,他前往石景山区政府,欲捐赠第三代“胶囊”实体,但未能遂愿。

  受租房政策影响

  黄日新说,今年以来政府相继出台的关于群租房的各项政策,迫使他拆除了六郎庄的第二代“胶囊”,也影响了第三代“胶囊”的出租,而有意投资改造菜市场建第四代“胶囊”的投资方,因为资金问题和政策方面的考虑没能与其合作。

  “‘胶囊’出租涉及的政策问题我没法解决,但通过实践我明白了,‘胶囊’必须由政府来经营,它是非营利性的,可以盖在废旧厂房、车间里,用有限的面积给更多人居住机会。”黄日新说,再过2天,他将满79岁,由于年事已高,他没有能力继续管理“胶囊”,第三代“胶囊”下月底就要到期,他们老两口花10万元交了学费,现在决定终止出租“胶囊公寓”。他同时希望把“胶囊”无偿捐献给政府,用于探索研究城市流动人口居住问题。

  政府婉拒“胶囊”

  昨天下午2点半,记者随同黄日新前往石景山区政府。黄日新向政府相关人员表达捐赠意愿后,被告知捐赠应与民政部门联系。给该区民政部门打电话后,黄日新遗憾地耸了耸肩,告诉记者“他们说不在接受捐赠的范围内”。

  记者随后致电石景山区民政局接受救灾捐赠事务管理中心,其工作人员表示,该中心能接收衣被、日用品、帐篷、卫生物资之类的物品,而黄日新要捐赠的“胶囊”不在其接受捐赠物资的范围内,因为“胶囊”到底算房子还是物品很难界定,中心接收以后也不知道能拿它做什么,他们能理解黄日新的这份心,但“胶囊”还是没法接收。

  《蚁族》作者当中介

  捐赠意愿被拒后,黄日新说,曾与《蚁族》作者、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联系,协商如果政府不要,就把“胶囊”捐给廉教授做研究,“如果廉教授也不接收,我希望通过媒体征集愿意接收的单位和个人,我无偿送出去,但要考核接收人是否符合条件,要真正能管理起‘胶囊’给流动人口居住,还要从中摸索经验,年末要提交经营报告给我。”

  昨晚,记者联系上廉思。得知黄日新捐赠被拒后,他表示此前两人已有沟通,但他作为学者,主要精力是做研究,恐怕没能力管理好“胶囊”。他会与黄日新进一步沟通,希望能够帮忙联系相关机构和公司接手,“既能弥补黄日新的损失,又能把‘胶囊’运作起来。”

  黄日新并未打算放弃“胶囊”,他将研究设计小户型“胶囊”进入房市,“如果开发商跟我合作,建小户型、有公用配套设施的‘胶囊’房,面积小、总房款低,大家给得起首付,市场前景大好”。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胶囊公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