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报道了《17名务工人员返乡途中被困雪山》的消息,大家无不为10多名工人绝处逢生而感叹。今天,我们将以实录的方式,回放那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1月16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源木材公司驻缅甸境内4公里处的临时食宿点被大雪压垮,负责林区公路畅通的13名务工人员,被迫提前返回中国境内。他们在装载机推雪开路的情况下,徒步往中国境内走。哪不知,途中遭遇天气变化,装载机柴油耗尽,暴风雪将13人困在了俄嘎通道30公里处……
救援实录
两个求救电话
1月18日21时50分
三源木材公司接到被困人员的求救电话后,及时将情况向所在乡党委、政府作了汇报,并组织人员、协调推土机做好救援准备工作。
洛本卓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吴正陆介绍说,接到洛本卓乡党委政府抢险救灾的命令后,该所及时成立了营救工作领导小组,想办法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然而,因为雪山上通信网络信号不好,无法核实清楚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增大了救援的难度。
直到1月19日
被困的13名工人找到了有信号的地方,并分别与公司和家人通了电话。
随后,救援队伍再次与被困人员失去了联系。
(另据了解,三源木材公司的负责人王某介绍,17日中午他们曾吃过一顿饭。)
难
救援第一天
10个小时只推进6公里
由于雪太大,救援第一天,救援组经过10个小时的努力,仅仅向大丫口推进了6公里……
1月19日13时,由公安、边防、消防、乡镇干部、民兵、医务人员、企业职工组成的50余人的救援组出发,冒雪向务工人员被困点推进。
1月19日17时,救援组推进到俄嘎通道20公里处,看到天色已暗,指挥部决定成立先遣小分队,携带食品、药品先期前往救援。由装载机从雪上碾压开路,小分队强行推进到俄嘎通道25公里处时,因雪太大,积雪厚度达到1米,装载机无法前行,小分队改为徒步前行。
至当天22时40分,小分队又前进了1000多米,看到了对面被困人员的微弱电筒光。但由于积雪太深(50厘米到1米深),人员无法通行,体能消耗巨大,救援人员衣服全部湿透,同时搜寻救援组因携带的照明装备、通信设备等全部丧失功能,无法继续实施营救,为了确保救援分队人员的安全,小分队决定返回大本营,返回的途中营救出4名在山上采集药材的当地群众。
那天晚上,搜救队员们就只能在车上休息四五个小时。 <
险
救援第二天
分梯队徒步救出被困者
当天早上,救援组每人只是吃了一碗方便面后,又踏上了搜救的路。这一次搜救队员们冒着山体滑坡和雪洞等危险,不停地往前走。由于大路要比小路绕很远,为了节省时间,搜救队员们沿着20厘米宽的小路向上前行。然而,走小路虽然近,但是因为树木太多,稍不留神就会掉下一大坨冰块……
1月20日3时,小分队返回到大本营,做好下一步继续营救的准备。
1月20日凌晨,在海拔近3000米的俄嘎通道20公里处,冒着严寒在雪地上留守的俄嘎站官兵发现了大丫口下方微弱的电筒光,以此确定了被困人员的大概位置。
1月20日天刚亮,由4名俄嘎站官兵与救援队组成的精干小分队,立即冒着严寒铲开积雪上山,争取以最快速度赶到人员被困点,将药品、食物送到被困人员手中,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1月20日上午,指挥部决定派出3个先遣队分梯队徒步前进进行营救。边防大队大队长张明伦带领6名边防官兵携带电台作为一个梯队参与营救。
已连续作战50余小时的参战官兵齐心协力,不顾自己筋疲力尽、全身衣服湿透,在齐腰深的雪地中慢慢地顽强前进,一心只想着早一分早一秒到达被困人员所在地,将被困人员全部安全救出。经过不懈努力,1月20日15时05分,救援行动成员在海拔3600米处找到被困务工人员。
救援回忆
被救的他
更加懂得生命的重要性
四川籍的王某某是被困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个。
据三源公司的负责人刘某某介绍说,18日早上9时许,王某某在与亲人通话的过程中,表现得很悲观,因为他年龄大了,认为很难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继续坚持下去,有一次还昏了过去了,但是同伴的帮助使他醒了过来。清醒后的他,更加懂得生命的重要性,他不再悲观,情绪不再激动,并开始调整自己。
王某回忆说,在雪地里时间待长了要运动,不运动的话很容易死掉,另外盲目运动也不行,那样体能会消耗过大,要是救援队员不能早一点到达,也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于是王某某告诉大家把手里唯一的一把铲子当作热身、求生存的武器,让每个人上去铲公路上的积雪,这样他们不仅能一步一步地往前推进,还可以保持体温。
据一名被困人员回忆:“我真没想到自己能活着走出这个地方,好几次我都想放弃了,但是同伴不让我放弃,只要我有这个念头他们就批评我,只要我不走了,他们就叫其他人推着我走。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了一起生死共存的同伴。”
救援的他
第一个找到被困人员
俄嘎村武装干事是第一个找到被困人员的救援人员。
他告诉记者,当他走上去发现有4个人在铲雪时,他都愣住了,他心想他们应该是几个人躲在一个地方抱成一团,没想到他们还在拼命自救。被困务工人员一看见他就大叫起来,并朝着他跑来,跑不动了就干脆滚……担心他们出什么意外,他大吼一声让他们站在原地,等着他给他们分发食物和药品。发着发着他发现有一名微胖的务工人员昏倒在地上,呼吸非常微弱。他立即叫一旁的人给他搓手,几分钟后,那人慢慢地苏醒过来。随后,他拿出4瓶葡萄糖给他喝。待那人恢复体力后,他就带着被困人员一起下山了。
刚走了10多米,就有几个人走不动了。原地休息片刻后,又有救援人员赶到。边防官兵立即把身上的大衣脱下来披在被困者肩上,帮助他们取暖。由于部分被困者年龄相对大一些,只能由边防官兵搀扶着下山。在距集结点还有10多公里时,他们遇到了派来接人的推土机,获救的13名被困人员就坐上推土机返回。
最新进展
被救人员均在康复治疗中
从1月18日21时许至1月20日15时05分的50个小时,救援组共营救两批被困人员共17人,其中1月19日晚营救洛本卓本地村民4人,1月20日营救13人(10人为境外务工人员,3人为缅甸籍人)。
通讯员 茶志强 摄影报道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