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年求助媒体跨国运送重病母亲回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7日23:55  北国网-半岛晨报

  学者:孝行堪比现代版“孟宗哭竹”【摄影满文飞(韩国运送、飞机运送部分,存在满文飞W盘内),曲振玮,朴峰】

  相传,在三国时,江夏一位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儿子孟宗独自跑到竹林里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棵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在社会学者看来,古代美好的传说当下正被现实演绎,“跨国运母”孝行堪比“孟宗哭竹”。孝子李春晖通过不懈努力,克服困难将病母接回祖国。北京时间昨日9时35分,韩亚航空航班OZ301平稳降落大连,时值元宵佳节,“跨国运母”圆满成功。

  凌晨为运母做最后准备

  “跨国运母”的前夜,李春晖辗转难眠。长达一个月的“跨国运母”计划,已经耗去了他太多的精力。此刻,尽管他已经非常疲乏,但却难以入睡。李春晖告诉本报记者,母亲终于可以运回国内了,他有些兴奋;同时,病情危重的母亲要在救护车和飞机上闯过几道坎,他又有些担心。

  吴贞爱回到国内后,李春晖父亲还要留在韩国打工为妻子治病。父子即将分别,两个人心里都不太好受。前日夜里,父子俩躺在一张床上,说了许久的悄悄话。这一夜,李春晖未曾入眠。

  当地时间昨日凌晨4时30分,闹钟响起。赴韩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后,每人吃了一碗桶装方便面。然后,收拾行李,准备运送吴贞爱回国。此前,经过多次商议决定,由李春晖父亲带着市中心医院医疗组赶赴首尔孝仁医院,在救护车赶到前为吴贞爱吸痰、在手臂静脉上埋下留置针。护士长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旦吴贞爱在飞机上出现意外,将随时可以向血管中注入药物,以避免“临阵磨枪”情况的出现。待救护车赶到后,李春晖父亲和医疗人员将把吴贞爱运送至韩国仁川国际机场。

  吴贞爱回到国内后,需要乘坐轮椅。李春晖父亲已经将轮椅拆卸,打好了包装。轮椅非常沉重,记者试着用手提了一下,感觉颇为吃力。此外,赴韩医疗人员的行李也需要有人来拿。因为,救护车空间狭小,赴韩医疗组需要随时关注吴贞爱的病情。带着沉重的行李,存在着诸多不便。

  本报记者和李春晖决定,携带大堆行李直接打车赶赴仁川机场。两组人员抵达机场后,在飞机上会合。

  救护车上出现小意外

  当地时间昨日凌晨5时30分,本报记者和李春晖把轮椅和行李搬下楼,打了一辆出租车向机场驶去。这段路程,行驶了约有1个小时20分钟。抵达机场后,记者和李春晖开始排队办理行李托运。

  就在记者和李春晖准备驶往机场时,赴韩医疗组也打车赶往首尔孝仁医院。医生彭道勇说,从住处到孝仁医院,约行驶了五分钟时间。抵达医院后,护士长先为吴贞爱吸痰,然后在右臂静脉血管上埋下留置针。由于韩方医院不准将吴贞爱的病号服带走,因此,李春晖已于先前为母亲购买了一身运动服。临行前,护士长为吴贞爱换上了这身新衣服。

  在当地急救部门帮助下,工作人员把吴贞爱小心地从病床上抬下,并通过电梯把她运送到救护车上。旋即,救护车鸣笛向仁川机场驶去。

  市中心医院护士长告诉记者,救护车选择从高速公路赶赴机场,尽管路况不错,可预料之中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救护车在行驶时,出现轻微颠簸。“对于正常人而言,这种颠簸尚可以忍受。可是,对于吴贞爱这类危重病人而言,风险实在是不小。”护士长说,救护车行驶到一半路程时,吴贞爱的胸腔突然发出了轻微的“呼噜”声。原来,气管里又分泌出了新的痰液。

  医疗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吸痰器将气管里的分泌物吸出,然后加大氧气供应量。很快,吴贞爱的面部表情又恢复了正常。

  顶尖设备助力“跨国运母”

  为确保救护车能开进停机坪,赴韩人员做了大量沟通工作。在韩亚航空工作人员协调下,机场为运送病母登机开辟了绿色通道。当时,由于等待托运行李的旅客太多,记者和李春晖只能跟在百米长的队伍后缓缓前进。经过工作人员协调,机场为两组人员登机提供了特别的便利条件。一方面,救护车将载着吴贞爱、医疗人员直达飞机旁;另一方面,机场安排专门人员为记者和李春晖办理了快速托运和登机手续。

  安检完毕后,记者和李春晖走进了国际航线候机大厅。透过玻璃幕墙,记者看到,在客机庞大的身躯旁,运送吴贞爱的救护车顶灯闪烁。在救护车和客机之间,停着一台携带着医用升降机的车辆。

  机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台医用设备属世界顶尖水平。有关人员把吴贞爱抬下救护车后,放到升降机的运送平台上,操作员启动按钮后,类似电梯的装置就会把病人提升至机舱的舱门高度,然后由专业人员用担架把病人抬到机舱里。“这样,就降低了人工搬运的种种风险。”工作人员说。

  根据计划,航空公司把吴贞爱固定在机舱担架上后,才能允许其他旅客登机。当地时间昨日9时,在空乘人员帮助下,吴贞爱被运送到机舱中部靠窗位置的固定担架上。此后,记者、李春晖以及其他旅客一起从正常渠道步入机舱。显然,诸多旅客并没有料到,飞机上会躺着一位危重病人,旅客们纷纷投来惊讶而又同情的目光。“中国人费劲周折也要‘跨国运母’,了不起。”一位了解到事情原委的旅客说,中国人的孝行成了一道“国际风景线”。

  起飞时病母心跳突然加速

  起飞前,在李春晖帮忙翻译下,医疗组同韩方空乘人员进行了沟通。其中内容包括:飞机起飞时,一旦出现脑部出血、呼吸受阻等意外该如何处理;由于吴贞爱属于平躺姿势,仅靠一条拦在腰部的安全带固定身体,而飞机降落时,吴贞爱身体很可能向前滑落,从而导致她的头部被撞伤。因此,如何保证她的身体平衡,也需要提前想出解决办法。

  一切准备就绪后,飞机缓缓驶向跑道。当地时间昨日9时30分,飞机快速滑跑后,加大马力向云端飞去。此前,医生已经装好了便携式心电监测仪,并测量了吴贞爱的血压。“经过测试,心跳为每分钟68次,高压为100毫米汞柱,低压为70毫米汞柱。”医生说,起飞前,吴贞爱身体一切正常。根据赴韩医疗组判断,最可能发生意外的环节,主要是飞机起降阶段。“度过这一关,可以说‘跨国运母’就成功了大半。”

  在飞机起飞后,吴贞爱心跳突然加速,事实印证了医疗组的判断。记者看到,飞机离地约50秒后,吴贞爱的心跳突然增速到每分钟90次。双眼紧盯心电监护仪的医生和护士长立即起身,检查吴贞爱喉部切口和供氧软管连接情况。原来,起飞时飞机不断颠簸,舱内压力出现变化,接口处密闭性出现问题。护士长连忙上前操作,重新连接供氧软管,险情及时得到化解。

  在飞行途中,空乘人员对吴贞爱着重进行照顾。显然,“跨国运母”也让她们颇为感动。每隔几分钟,空乘人员就会前来了解吴贞爱的身体状况,在得到“一切正常”的答案后,才会长出一口气。

  一次极为特殊的通关历程

  历经1个小时的飞行后,机舱内响起了广播声:飞机很快就要降落在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飞机降落时,吴贞爱的身体可能会向前滑去,从而撞到头部。这可咋办?医生和护士长准备上前扶住她的身体,却被空乘人员告知:“降落时,任何人都必须坐在座位上,否则很危险。”经过商议决定,坐在病母脚底位置的李春晖来执行这项工作:降落时,他要紧紧抱住母亲的双脚和小腿,避免病母身体受惯力发生前移。

  北京时间昨日9时35分,飞机降下起落架,在跑道上滑跑。在这个过程中,吴贞爱面部表情平稳,心跳保持在每分钟70次。那么,飞机停稳后,如何把吴贞爱运送到医院?此前,韩亚航空驻大连办事处工作人员已经同机场有关方面进行协调,争取让吴贞爱能够在飞机上就能办完通关手续。“来回折腾,病人可受不了。”工作人员说。

  飞机舱门打开,其他旅客开始走出机舱。事实上,设在机场的通关检查人员,早已经等候在候机大厅。待其他旅客下机后,边防检查、检验检疫等有关人员立即登机,在机舱内为吴贞爱办理了通关手续。然后,机场救护站人员登机,小心翼翼地用软垫把吴贞爱抬下飞机。

  经过多次协调,机场为吴贞爱开辟了特殊通道。有关人员抬着吴贞爱,缓步抵达机场二楼门外。根据计划,大连市中心医院急救车早已等候在此。在短暂的问候过后,吴贞爱被抬上救护车,运往大连市中心医院新建的神经内科康复病房。

  一次“孟宗哭竹”式的救母传奇

  “孝母不畏难,几经磨难终圆满,这种信念感动了整个世界。在当下社会,古老的传说正在现实演绎。”昨日中午,获悉吴贞爱已经平安抵连后,一位知名社会学者表示,“跨国救母”的孝行堪比“孟宗哭竹”。这位学者说,80后一代人已逐渐成为社会的“脊梁骨”,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以李春晖为代表的青年人,依然恪守着‘孝为先’的准则,这说明,中华民族那些优秀的‘老底子’会代代传承下去。”

  在韩期间,本报对民政部顾问、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就此事进行了采访。夏老认为,“跨国运母”实际上讲述了一名年轻人“变而举孝”的过程。“也许,在此之前,李春晖是把对母亲的爱藏在心里,直到母亲病倒的那天,他突然才意识到,母亲对他是多么的重要。因而,他骨子里对母亲的那份爱猛然激发,成就了‘跨国运母’这一壮举。”夏学銮借本报勉励李春晖和当代年轻人说,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实际上,孝道是一门贵在坚持的学问,把母亲接回来后,在以后漫长的治疗时间里,李春晖更要对母亲不离不弃。

  记者手记  团结就是力量

  在元宵佳节的爆竹声中,记者写下了这些文字。此刻,李春晖正在病房里,看着母亲安睡。

  报道推动“跨国运母”的这些日子,记者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巨大压力。今年1月17日,李春晖向本报求助时说,“事情可能有些麻烦。”而实际上,我们都低估了计划实施中的各种困难,有手续上的,有技术上的。甚至,还有人为因素。

  尽管,有时李春晖会宽慰记者,“如果实在没法子,咱就按程序慢慢来。”不过,记者能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内心实际上无比焦急地期盼,母亲能够早日归来。似乎,这种焦急感会迅速地蔓延和传播。每位听过李春晖故事的人,都在迫切地等待事情有个美好的结果。这些人,有政府的公务员,有医院的医生,有性情耿直的大连市民……

  于是,帮李春晖达成心愿,便成了自然而然的分内事情。这些天里,即便在年三十儿,政府有关部门还一直在打听,签证何时能下来。这些天里,每前进一步,记者的内心都会感到一阵狂喜。“百姓的,就是媒体的。”有时真会产生一种错觉:似乎,记者和当事人已经生长到同一个躯体里,不可分割。赴韩的几天里,记者、医生和当事人同吃同住,有困难就聚在一起商议,有了进展就彼此分享喜悦。在赴韩的三天时间里,记者总计只睡了十二个小时。

  谢谢外事办!谢谢公安局!谢谢韩亚航空!“跨国运母”圆满成功,类似“获奖感言”般的俗套想法,此刻却一股脑儿从心里冒出。苦思冥想,概因为那句虽老套却是至理的名言:团结就是力量。是啊,身陷种种困境时,社会各方能够团结地站在一起集思广益,“你挑担来我牵马”,又何愁问题得不到解决呢?

  “跨国运母”大事记

  1月17日,李春晖给本报打来电话,求助帮忙“跨国运母”。

  1月19日,本报刊发《谁能帮他跨国运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连市中心医院联系本报,将派出医疗组赴韩接母。大连市外事办表示,将协调帮助医疗人员办理出国手续。

  1月20日,在大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支持下,赴韩人员护照问题得到解决。特事特办,办理时间由半个月缩短到两天。

  1月22日,针对运输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大连市中心医院确定赴韩接母应急预案。

  1月26日,在大连市外事办帮助下,韩方受理了签证申请。春节期间,外事办有关人员放弃休假,“紧盯”签证审批流程。

  2月8日,赴韩人员签证办理完毕,计划于2月11日赴韩接母。

  2月10日,因航班原因,赴韩接母计划暂时推迟。期间,本报记者同韩亚航空进行协调,确定具体回程时间,以及救护车进停机坪等事宜。

  2月14日,赴韩人员乘韩亚航空航班抵达仁川,当晚到首尔孝仁医院看望吴贞爱。

  2月15日,本报记者探访吴贞爱在首尔居住的地下室。

  2月16日,“跨国运母”进入倒计时,确定机场转运方案。

  2月17日,吴贞爱平安抵连,被送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元宵节当天,“跨国运母”计划圆满成功。

  记者 满文飞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救母 孝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