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洛水镇,5月10日。
华蹬芳身材微胖,穿着花格子衬衫。在屋顶发霉的家中,这位乳腺癌患者喘着粗气。一年前,这名43岁的妈妈,为了让腹中的婴儿出生,放弃了产前对乳腺癌的治疗。
如今,做了切除术,但癌细胞仍在扩散。一岁的儿子何明泓咿咿呀呀,面部浮肿的华蹬芳躺在旁边看着。对于癌细胞,她显得并不在意。
从华蹬芳家出来,邱盛红抹起了眼泪。
邱盛红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也是什邡市震后人口再生育工程的参与者之一。三年来,他们穿梭在震区的大山和乡村间。他们的使命是,帮助500余个震中丧子可再生育的家庭,孕育新生命。
“我很感动,也很骄傲。”邱盛红说,“这些丧子的家庭,面对疾病、贫穷甚至死亡,从未退缩。”
产妇华蹬芳
“我要先生下娃”
华蹬芳的前半生都呆在家里,生儿育女。她曾是一个爱说爱笑,喜欢给村里娃娃买糖吃的女子。她还喜欢做鬼脸,然后一下把头缩进肩膀。
如今她喘着粗气,坐在家里,承受着生命的各种磨难。
2008年5月12日那天,她亲眼看到读高二的女儿所在的学校在地震中倒下。
“左右、左右,轰地一下就垮了。”她说,17岁的女儿被挖出来已是第二天。平时蹦蹦跳跳的娃,一下就没了。
女人的第二次灾难发生在震后。当时她刚走出丧女的阴影,又怀上了娃。丈夫何均华清晰地记得,怀孕后,妻子把女儿遗像擦了又擦,在边上摆满鲜花。
华蹬芳希望,女儿能在天堂看着家里,慢慢变好。
不过希望很快变成了绝望。2010年初,有6个月身孕的华蹬芳在医院做检查时,被告知患了乳腺癌。
医生说,必须立即手术。而且,当然要先打掉腹中胎儿。
华蹬芳愣在原地。丈夫何均华则冲向住院部去办理入院手续。
等何均华返回诊室时,妻子已不见踪影。他记得是在医院的广场,找到了华蹬芳。“我说,孩子打掉吧,我要大人。她说,不,我要把孩子生下来”。
华蹬芳的选择,让这个农民家庭陷入了痛苦。尽管他们祈祷,胎儿出生前,肿瘤慢些扩撒。但事与愿违,肿瘤急速增长。
“每周我们都去检查,可每次结果都让我觉得,脑袋被一个大锤砸了又砸。”何均华说。
何均华感受到两股力量在撕扯自己。一边是医生拍着桌子大喊,再不手术癌细胞会随时扩散,一旦进入脑部,只有死亡。另一边是妻子的坚持,无论自己怎么劝说,得到的回答永远是“不,我要先生下娃”。
“好几次,在梦里我都梦见她死了,死在我身边。”何均华说,当时自己也曾反复想,只要三秒钟,只要纵身一跳,一切就都解决了。
丈夫说,这个时期,华蹬芳异常平静,她只是默默给孩子织毛衣。
大夫邱盛红
“抹着泪做检查”
邱盛红是一名医生,大眼睛,烫着卷发。地震后,她与其他三名女医生一同抽调到什邡市人口再生育工程工作。她们的任务是,为地震中丧子的家庭提供再生育支持。华蹬芳正在她们的工作范畴之内。
邱盛红与华蹬芳的友谊源自,邱盛红对何均华的帮助。在什邡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医生们曾给何均华治病。
交往中,邱盛红发现,华蹬芳是一个乐观的女子。“走到哪里都笑,让人感觉暖暖的。”获悉华蹬芳得了乳腺癌以后,她决定做些什么。
首先,她决定与上级部门联系,能为这个不幸的家庭申请到一些补助。以便华蹬芳在生下婴儿后,能支付几十万的手术款。
她还一次次地找到华蹬芳,抹着泪为这名母亲做产前检查。
“我想,除了母爱,没有什么能够让人如此平静地面对死亡。”邱盛红说,“我知道华蹬芳每次向我们微笑的背后,蕴藏着什么。”
邱盛红的努力,只成功了一半,婴儿健康成长。用来拯救这个农村家庭的手术费则没申请到。“我和领导都尽力了,没办法,再生育工程里没有针对癌症的救助款。”
一群娃娃
271个家庭再生育
邱盛红和同事的办公室,设在什邡市人口计生局的一个车库里。在他们办公室斜对面的墙上,贴满了再生育家庭新生娃娃的照片。
三年来,在他们的帮助下,500余个丧子家庭中,至今,已有271个家庭又生了孩子,共生下274个宝宝。
“如果没人帮助,这个数字至少要下降一半。”什邡市人口计生局王副局长说“山区的一些妇女很固执。她们拒绝做B超进行排卵检测,拒绝做输卵管检查,她们还坚持认为,经试管婴儿等辅助受孕手段生下来的孩子,不是自己的。
后来这些观念的改变,都离不开医生的帮助。
2009年7月,地震后第一百个新生儿在什邡市保健院出生。这名新生儿的母亲两年前曾切除了一半输卵管。
儿子目前一岁的王贞户夫妇,经过了两次试管婴儿成功受孕。在2010年末,两次试管婴儿失败的唐德玲,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也怀孕了,“我们当时喜极而泣。”唐德玲的丈夫说。
“当你经历了一个家庭丧子后的痛苦和新生儿降临的喜悦,你会发现,有一种感觉会推着你前行。”什邡市计划生育服务站的一名医生说“这种感觉就是,你帮助他们用新的生命击败了忧伤。”
事实上,震后再生育家庭的母亲的坚强,也成为了医护人员工作的动力之一。
有的母亲为了生育,四个月打了几百针,以致护士在扎针时找不到一块适合下针的皮肤。还有的母亲,连续死了两个婴儿,依旧要求继续进行试管婴儿。甚至一位患脑溢血后遗症的女人,都一瘸一拐地到医院要求医生帮忙生娃。
邱盛红说,这些丧子的家庭,“面对疾病、贫穷甚至死亡,从未退缩”。
凝聚希望
“好心人聚在一起”
2011年5月10日,邱盛红再次来到华蹬芳家走访。对于邱医生的到来,华蹬芳夫妇从家里迎出好远。
何均华把邱大夫比作“胶水”,因为她把很多希望帮助华蹬芳的好心人,粘在一起。
“这在当时,对我们很重要。”何均华说,没有那些好心人,我想我几乎活不下去了。
最先走入这对夫妇生活的是,洛水镇党委书记尹太超。他先是送来了一万元慰问金,然后又带来了成都天府医院的医生,为华蹬芳做身体检查。
接下来,什邡市人口计生局的工作人员也来到了华蹬芳的家。他们带来了大米、粮油和现金以及其他帮助。
“不尽力在生活上提供些帮助,又能怎么办呢?”一名帮过华蹬芳的医生说,“为了生娃,华蹬芳把乳腺癌拖成了中期,我搞医,我知道那是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比如扩散比如死亡。”
认识华蹬芳的人都说,在孩子出生前,他们一直在为这对母子祈祷。
华蹬芳没有让关心她的人失望,2010年5月5日,医生为这名癌症母亲进行了剖腹产,取出了一名健康的男婴。
20天后,医生从她身上割除了一块直径14厘米的乳腺肿瘤。
目前华蹬芳在接受化疗。谈到死的话题,她说自己不在意。她说儿子活着就是希望,她希望儿子做个有用的人。
5月10日,半躺在床上,华蹬芳微笑着看儿子向自己吐口水。和儿子贴了几次脸过后,她开始叹气,说“娃只能喝奶粉,我愧疚得很”。
■ 记者手记
一位母亲激发的爱
震后灾区母亲的坚强,让人感觉,新生的婴儿可以击退忧伤。还能击退忧伤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爱。
华蹬芳一家本是普通农民,这名农妇在身患癌症以前,认识的人屈指可数。当她为孩子牺牲自己健康的故事被传扬,她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镇长、书记、副市长都来了,邻居们也开始自发地带着东西前来看望。当然还有提供服务的医生。在众人的关心下,华蹬芳一家在困苦中,终于顽强地迎来了新生儿。
采访中,华蹬芳的丈夫,一个憨厚的汉子,不止一次强调,如果没有大家的关心,自己恐怕真的会跳楼了。
不同的人们,为什么会带着关怀聚集到了华蹬芳身边?
大夫邱盛红说,从华蹬芳身上,她感受到,只有母爱能让人不惧怕死亡,华蹬芳的坚强,“让我找到了人类本性中最伟大的气质”。邱盛红觉得,正是在这种气质的感染下,“可以知道人类是怎样坚强起来,互相关怀的”。
华蹬芳的母性光辉,猛烈冲击着人们心中那片柔软的地方。这片地方是人性的共鸣,它可以激起相互的爱与关怀。
华蹬芳的故事,散发着人性美好所激发的温暖。而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让美好能温暖地延续。 □本报记者 崔木杨 四川什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