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来务工者在半山腰建土屋蜗居 为孩子坚守城市

男子一家蜗居半山腰 男子一家蜗居半山腰

采访结束,记者为一家三代共五口人在 采访结束,记者为一家三代共五口人在"帐篷"前合影

  前段时间,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正式结束,又有一批外来务工人员终于将孩子送进了青岛的学校。这些务工人员中有人在青岛打零工、有人在厂子里打工、还有人自己做点小生意,孩子的到来让原本生活就不轻松的他们压力更大。顺着李村河上游有一座山,往上爬两公里,半山腰处出现一座小土屋 ,那是倩倩的家,是爸妈用砖头和泥土自己垒的。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蜗居着一家五口人,在外的日子充满艰辛,这条外来务工子女求学路倩倩也走得很不易。7月15日,记者走进倩倩家,这所小小而简陋的房子里承载着一家五口的坚持和幸福,倩倩说:“什么都能忍,只要能上学就行,我要考上全国最好的大学。”

  倩倩的家

  半山腰上的小土屋

  倩倩一家以种菜为生,在山头上租了三亩地 ,为节省空间爸爸妈妈在地头上用砖头和泥土垒了间小房 。用的是工业用电,平时除了孩子学习的时间 ,一家人都不开灯,就连喝水也得翻过山头步行两个小时抬回来。

  倩倩家不好找,爸爸王新茂带着儿子王干下山来接我们。那是第一次见这父子俩,王新茂就是一副朴实的样子,穿着件衬衣,后来知道那是菜市场的好心人送的。7岁的王干很瘦、身上的衣服已经脏了,嘴里的牙掉了几颗,一笑就露出了个洞。爬上山到倩倩家用了20多分钟,记者累得气喘吁吁,王干咧嘴笑:“我跟姐姐天天爬。”一路上除了一条已经被踩出道路的小山路,两旁是菜园,王新茂说那都是别人家的菜园。

  屋子里很黑,只有简单的一张床,上面零散地堆着被子和衣服,地上还摆着几个盆。“前段时间下雨,房子漏雨,拿几个盆接着。”“喝水吗?给倒点水喝吧。”好几次,王新茂问到同一个问题。水,对他们来说相当稀罕,除了浇地用的水,平时做饭的水得翻过山头到水库另一头去挑,一趟就是俩小时。

  小土屋很黑,倩倩开着门在房子里看书,“能看见就不开灯,电费太贵了。”倩倩抬头看了一眼记者又低头看书,她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

  开发后家在哪?

  虽然难,可现在终究还有小屋能住。还有三亩菜田,赶上风调雨顺,一年下来也能有个万八千元的收入。“自家种的菜,新鲜没有农药,好吃。”王新茂说,现在菜贩子多了,菜也不是很好卖,不过因为自家菜的质量好,相对而言,还是能好卖一些。

  吃得不好、穿得不好,都可以忍受,现在王新茂最担心是住的地方。“我们这个地方要开发房地产了,李村河上游整治得那么漂亮,有个房地产商说是已经在这边拿地了,据说,明年这地方就要拆了。”王新茂说,这地方要是拆了以后,市区里几乎就没有地方能种菜了,“让闺女去27中上学 ,也在想 ,如果以后搬家的话,可能就要往城阳那边搬了,到时候闺女上学也能方便些。”

  倩倩父母 我们这代再累也得让孩子上学

  王新茂来青岛十年,从给别人打工、干零工到现在有自己的小菜园。一个人在青岛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他却陆续把两个孩子都接了过来,并努力让他们进学校,直到现在天天只能睡5个小时,穿别人送的衣服。这份坚持只因为一个原因:“我们这代人再累也得让孩子在大城市上学,不能耽误孩子的将来!”

  王新茂说,自己来青岛已经整整十年了,“我们那里很多老乡都来青岛打工,说还不错,离家近也能多赚点,就跟着过来啦。”刚开始的时候,能找到的活他几乎都干过了,也在厂子、工地上给人家打过工,可都赚不着钱。后来也是老乡介绍,现在城里人都想吃新鲜菜,却买不着。就租了几亩地,开始种菜卖菜。

  “种菜一个人肯定忙活不开,后来有了小子,一家人也就一块过来了。”王新茂说,这十年真的不容易,能吃的苦都吃了。自从开始种地,自己每天都是凌晨起床,一天睡觉基本上不会超过五个小时,实在困了,就趁白天卖菜的时候眯一会。

  这么苦、这么累,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孩子都带在身边,让他们在青岛上学呢?“孩子来到我们家就是受罪的,再苦再累也得让他们上学。城里的学校 、老师、教育条件肯定要好,苦就苦我们这一代吧,将来孩子能有出息,读个大学,就不用再像我们这样了。”

  求学路

  每天走山路上下学

  生活在这样的家中,记者从倩倩脸上看不到任何怨言。就在她学习时记者悄悄过去问她,“你觉得自己幸福吗?”

  倩倩笑了:“嗯,挺幸福的,可以什么不要,只要能在这学习就行。”

  为来青岛多上半年幼儿园

  倩倩来青岛之前,在莒县老家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但那会直接转学不好转,王新茂找到熟人,人家给指了条路,可以先从幼儿园学起,这样就能直接上小学了。

  没办法,把倩倩接到青岛后,王新茂直接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大班,让她又上了半年幼儿园。忽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本身就性格内向的倩倩变得更不爱说话了。就这样,“复读”半年后倩倩顺利升入小学 ,开始了在青岛的学习生涯。几年后王干也来了,先上了几年幼儿园,后来王新茂夫妇又东奔西走倾尽全力把儿子送进了学校 。

  倩倩以前在徐水路小学上学 ,到学校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每天早上早点起就行,习惯就好了。”倩倩跟记者到院子门口,看着刚走上来的那条山路,“一般我都5点钟起床,下山走到公交车站需要20多分钟,再坐一个小时的车到学校 ,差不多就7点半了。”

  学习好但怕开家长会

  倩倩的桌子上摆着很多书,她最喜欢的课程是数学、英语,没事时自己就在家说上几句,学习成绩很好。但小姑娘也有自己怕的事:开家长会。

  “有一次要开家长会,她回来跟我说,妈 ,学校要开家长会,老师说不让穿拖鞋去。”妈妈孙家美低头看看自己脚上的那双鞋,满是泥土,“后来我又狠狠心去买了双黑布鞋,孩子也长大了,心里也开始注意这些。”

  姐弟俩在房间时,记者悄悄问倩倩:“你13岁了,想过穿漂亮衣服吗?”倩倩抿了下嘴唇:“想过啊,不过没有也没事,有穿的就行了。”文/记者 宫岩尚青龙 图/记者 李隽辉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蜗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