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工人为白血病患者捐干细胞 半年后再捐淋巴细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9日15:05  海峡都市报
傅佳 傅佳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9月9日讯(记者 陈建辉 黄谨 文/图) 半年前,他刚为浙江一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患者眼下状况不佳,他再次站了出来,捐献了淋巴细胞。9月6日,采集工作在省肿瘤医院顺利完成。当晚,这些救命的淋巴细胞被连夜送往北京,顺利植入了患者体内。

  他是31岁的傅佳,泉州自来水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他连续两次捐献,成为我省第一人。

  义举救白血病女子 半年两次捐献

  傅佳,是一位退伍军人,已经连续献血7年了。一次单位组织职工献血,听说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后来,他通过咨询当医生的老父亲和网上查资料后,登记成为中华骨髓库里的一名志愿者。

  今年1月,得知骨髓配型成功后,傅佳二话没说,前往省肿瘤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浙江一名病危白血病女子;他也成为我省第56例、泉州第9例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一个月前,他突然接到泉州红十字会通知,半年前受捐的浙江女子,移植造血干细胞后体内血液出现排斥现象,因此需要再次移植淋巴细胞以改善这一状况。

  9月6日,在泉州红十字会人员陪同下,傅佳再次前往省肿瘤医院,经过近3个小时的采集,顺利完成。当晚8点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名护士护送他的淋巴细胞,搭乘飞机赶往北京,当晚顺利地将这些淋巴细胞植入患者体内。

  曲折母亲担心身体 非要代他捐献

  “其实这次家里人很担心我,不同意我捐。”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文化宫附近的傅佳家中。

  31岁的傅佳,长得高大健壮,除了回答记者的问题,不会主动说话,显得十分羞涩。

  傅佳说,一月前得知消息时,自己也没多想,虽然才隔半年,他还是毅然决定捐献。“上次都捐了,如果这次不捐,岂不白忙活了?”傅佳说,心里就想着人要救,自己必须付出。

  傅佳要和家人商量,他原本以为“应该会和上次一样,多劝劝家人,应该都会同意的”。

  然而这次,傅佳的家人并不赞同。傅佳说,其实第一次捐献时,当医生的父亲没反对,但母亲和妻子都提心吊胆,这次听说他还想再捐献淋巴细胞,他们就更为此担忧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捐献前,母亲和弟弟竟然都提出去要一起去福州,也要去配对,如果他们与浙江女患者骨髓配型成功,两人都愿意代替傅佳捐献。“我知道,家人主要是怕会影响我的身体。”傅佳说,他跟家人反复谈了很多次,最终才说通亲人。

  感动一周前扭伤腰 忍着痛不吃药

  按照国际红十字组织的惯例,捐献者与受捐者互不联系。因此,傅佳此前对受捐者一无所知。

  傅佳说,自己也是后来看到媒体报道,才知道对方是个白血病女患者,浙江人,今年36岁,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

  傅佳在泉州自来水公司供水监察队工作。昨日,他的几个同事来看望他,还说出一个感人细节。

  同事们说,傅佳平日言语不多,“人特老实,也特勤快”。尤其让大家难忘的是,上周四,一个雨天,傅佳和同事在泉州市区田安路检查供水闸阀时,一不小心扭伤了腰,走路时腰部隐隐作痛。后来,傅佳去医院拿了一些药回来,吃了一次。由于担心服药会影响几天后的淋巴采集,傅佳连药都没再吃了。

  “问题不大,我疼一点没关系,忍一下就过去了,不能误了人家治疗的宝贵时机。”傅佳这一朴素的话语,让同事们都很感动。傅佳出发去福州前,单位很多同事都自发为他送行,还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送仪式。

  特写成为全省首例 他称只是“缘分”

  “当时怎么想要再次捐献?”记者问。

  “没多想,就是一种缘分吧。”傅佳想了想,说了“缘分”这个词,“万分之一的几率,我遇到了,就很难得了”。

  当记者提问他怎么看待自己两次捐献、成为全省首例时,傅佳笑了笑,只说了句:能救人,这就值得了,其他的还没想过那么多。

  而此前记者约访,傅佳一开始也是拒绝,低调地说不想让大家都知道。最后,记者说希望通过他倡导更多的人捐献,他才同意。

  “对身体健康没影响。”中华骨髓库福建省分库工作人员王先生说,由于采取前需注入动员剂,因此采取期间捐献者可能出现腰酸背痛、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现象,一般半个月后都会恢复;从长期来说,捐献不会影响捐献者的身体健康。

  王先生还介绍,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有130万份名录,我省有4万多份,配型成功几率一般为万分之一,目前,已有2000多例捐献成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更多关于 捐献 骨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