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者卧底调查山木培训:部分老师系高中生专科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7日15:24  半岛网-城市信报
山木的宣传广告称拥有“18个国家的专业师资”。 山木的宣传广告称拥有“18个国家的专业师资”。

通过专培授课卡能看出老师基本没怎么管。 通过专培授课卡能看出老师基本没怎么管。

  山木培训,一个意味复杂的名字。8月14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山木集团原总裁强奸案作出终审判决,宋山木获刑四年。创始人锒铛入狱,山木培训发展现状如何?今年9月,信报记者走进山木培训,和其他应聘者一起在济南山木总部接受一个月的培训并上岗,从普通员工的视角观察山木培训。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山木没有像大多数人想象中一样一蹶不振 ,然而,这个制度稳固 、管理成熟的企业仍然有一些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     

  记者应聘过程

  一年不用英语,求职心情忐忑

  8月底,接到卧底山木的任务后,记者上网搜索山木培训在青岛的招聘岗位。输入关键词“山木培训招聘 青岛”,网页上显示出不少招聘信息。记者根据自己的条件查找到两个比较合适的岗位:课程顾问和英语老师,要求是“大专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外语要求不限”。其中英语老师的职位描述中有下列两条:1、英语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2、具有英语六级或专业四级证书(注重能力)。

  记者毕业于青岛一高校的英语专业,大学期间取得了专业证书,但在毕业后的一年中,工作范围涉及英语的寥寥无几,很多知识明显生疏了。虽然专业和学历达标,但对能否胜任英语老师这样的工作并不十分自信。权衡之下,当天上午记者拨通了山木培训青岛总部的电话,应聘课程顾问岗位 。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询问了记者的名字、应聘岗位,留下了电话。当天下午,记者接到山木的回电,一位女老师确认了记者希望应聘课程顾问之后表示,三天后安排面试,要求带上简历、学历证明以及相关证书。

  和大多数人一样,记者对山木的认知也大多来自去年的新闻,对课程顾问这个岗位更是没有概念。接下来的时间,记者通过网上各种信息增加对山木集团的了解,并联系在教育机构工作的朋友询问课程顾问的日常工作等。记者还翻出大学时的学习资料补充英语知识,对于应聘这种大型教育机构,记者有些忐忑。

  课程顾问就是“和学员搞好关系”

  三天很快过去了,记者打印好简历,带上大学毕业证和英语等级证书准时来到位于香港中路的青岛山木总部。虽然是上午,但整层楼很安静,基本没有来访者。

  前台的工作人员身着工装态度热情,询问来访原因后告诉记者到后面的办公室找人力资源的黄老师。走廊的两旁分布着十多间教室,但是一路走过去,基本上所有教室都敞着门,里面没有人。

  来到办公室敲门进去,两个工作人员低头忙碌,记者自我介绍是来应聘的,工作人员表示负责的老师不在,安排记者到接待室去等。环顾四周,记者看到茶几下放着几本宣传画册,内容是山木的规模、师资力量及服务质量等。记者看了看,觉得画册上宣传的学员源源不断、开课红火的情形似乎和这里的情况不大一样。

  坐等近半个小时后,一位身着职业装的女士敲门进入,她就是给记者回电话的老师。一落座,黄老师拿起简历看了看,让记者谈谈怎么理解课程顾问,记者简单回答了课程顾问的职责范围,黄老师的表情一直很严肃,审视着记者的眼睛。说完之后,记者随口加上了一句:总之就是要和学员搞好关系。“搞好关系?嗯,没错。”黄老师的表情立刻柔和了许多。

  交谈三分钟,通知下周培训

  气氛轻松了之后,黄老师指了指桌上一个印有山木标志的纸杯让记者描述一下。之前有人跟记者介绍经验,描述杯子是这位黄老师必问的问题。记者想了想说,一个杯子,可以用来盛咖啡,也可以装茶水,如果把学员比成一个杯子,课程顾问的工作就是告诉他最适合盛哪种水,并且让他接受我们给他盛进去,黄老师赞许地点了点头。

  记者的简历显示自己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黄老师看到后问记者,怎么不应聘英语老师?记者坦言自己专业生疏,担心误人子弟。“你条件还不错,可以考虑去当英语老师,不然专业不用也可惜了。”记者表示希望能在课程顾问岗位上先实践,慢慢了解企业和英语老师的工作,并且也需要时间温习专业知识,但黄老师表示,对此不用太过担心,接着让记者用英语介绍一下自己。简单地说了两三句,这个问题也回答完了。

  最后,黄老师询问记者期待的工资水平是多少 ,记者回答了一个比青岛平均工资略高的数字。黄老师表示,在山木,只要能坚持下来,两三年后的工资肯定大大超过这个数字,记者粗略算了一下,根据黄老师的说法,三年之后基本能拿到十万元的年薪了,待遇很诱人。

  三四个问题很快问完了,记者看了看时间,从黄老师进来算起只用了三分钟,之前心情忐忑,准备的山木企业文化和英语专业知识一点都没用上。黄老师告诉记者,上岗之前要到济南总部培训一个月的时间,主要的内容是礼仪和企业文化。这个培训每周有新的一期,她先帮记者联系着,让回去等电话。收拾东西准备走时,记者想起包里还有根据要求带来的大学毕业证。“老师,我带了学历证明。”黄老师愣了一下,看了一眼还给了记者,表示这些东西培训之后办入职手续的时候要带上。

  “要当英语老师,等级证书也不看,两三句自我介绍就行了?每周一期,这么多新员工入职吗?培训一个月,这么长时间要教些啥?”带着这些疑惑,记者开始准备去济南培训。

  专业培训经历 培训课上老师常迟到早退

  培训要学“道歉礼”

  9月初 ,记者携带简单的行李奔赴济南,走进宿舍,一间屋子放着四张上下床、两张大桌子、两个四斗的柜子,可以住8个人。记者在屋子里四处看了看,墙上贴着《员工公寓管理条例》,细到了床下放几双鞋子,怎么摆,牙刷头冲着哪个方向等。但是仔细看看,宿舍中的陈设没有遵守这些。例如其中有一条规定严禁用插排烧水,但记者随后在地上看见了一个刚烧完水、插头还连在插排上的电水壶。

  下午,记者来到济南山木大观园基地,这里地处济南最繁华的地段。离得还很远就看到了楼顶的山木培训大广告牌和写在门口的大字,门口的喇叭里循环播放着山木的招生广告,楼下还有人派发山木的宣传简章。记者走进教室,一位老师发了四张表格,分别是员工档案、宿舍管理协议、安全协议、OCT员工培训流程表。员工档案里要求填写的内容很详细,甚至包括员工大学辅导员的联系方式、员工父母的电话地址等,据说是为了向日后表现好的员工的父母报喜。

  一看培训流程记者傻了眼

  仔细一看“OCT员工培训流程表”,记者傻了眼:培训期间的项目多达55项,包括礼仪、模拟实战、简章、山木基本法、课堂危机处理等多项,和记者一样,很多新员工也不明白这都是什么意思。在这张表的反面,是“OCT、OJT员工表现记录表”,项目更是让人不明就里,分为欠身礼、道歉礼、行走礼、站姿、坐姿等,有“是否学过”、“第一次机会”两项,下面还有考核成绩、扣奖分情况等。

  这位老师解释说,培训期的新员工通称“OCT”,培训完成后进入实习期的称为“OJT”,上岗前这个表要随身带着,根据日常表现加分或扣分。每个员工有500分的总分,若扣满300分,考核合格后推迟一周上岗,扣满400分,推迟两周上岗,反之提前上岗。记者和一班新员工们听得云里雾里,后来得知,这个加分减分的基本没用,因为培训期间很少有人能加到或减到这么多分。

  培训老师经常迟到早退

  第一天到济南后,填完各种表,上完“培训第一课”,记者回宿舍见到了另外四位新来的老师。除此之外 ,还有两位培训结束即将返回家乡的 。新来的五个人围着两位已经培训过的女孩问东问西,大致了解了培训的流程:两周公培加两周专培,前者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文化和礼仪,课程顾问培训完之后就能下分校实习了;对于各个专业的课程指导,也就是老师,则还需要经过两周的专培,即专业课的培训。听起来挺吓人,但是“过来人”立刻送上经验:公培期间要考试,临阵磨枪背背就行;专培会轻松一些,除了英语,其他科目基本上没人管,自己备课即可。

  来到教室,大多数的OCT已经就位,前一个班的班长介绍了一下每天的作息时间:8:43开始晨会,即练习礼仪,然后上课到12:03,中间有两个小时的午餐和休息时间,下午接着上课到5:33,然后是晚饭,最后是晚自习,到晚上8:33结束。“03分”山木的一个管理概念,体现的是精确,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记者明显感觉到“03分”仅限于一个概念,老师上课迟到早退现象很常见,晚自习常常不知道要干什么,但是八点半之前是绝对不能走的。一天下来,精疲力尽,可是想想有效利用的时间仅有四个小时左右。

  不少老师是高中生专科生

  日语老师是个高中毕业生

  当天下午,记者和另外两名英语OCT来到一街之隔的汇宝分校,在这里接受专培,正赶上英语课课长给上一批的两位老师培训。课长要求先读一段课文,两位同伴一张嘴,口语里到处是硬伤,家乡话的口音很重,有的单词重音都分不清楚。问了问才知道,一位大学学的是生物,另一位的专业则是市场营销,虽然口语蹩脚,却也顺利通过了面试。

  一天,一位已经上岗的老师来找记者和两个同伴聊天,他的经历让记者很吃惊:专科毕业之后,曾在德云社当了一年客服,后来决定找份正经工作,想去新东方人家不要,于是转投山木。他给记者传授经验:“来这报名的学生不是为了学习,就是找种感觉,你捡自己擅长的东西扯一扯,把他们糊弄住就行了。”并自嘲说,虽然自己的专业不行,但是扯起来天马行空,也能让学生喜欢听他的课。

  面对面英语号称山木英语的王牌,以随机问答的方式提高学员的英语思维,要求老师每分钟说出200~240个单词。就是这样的课程,也是由这些半路出家的老师们来上。在济南山木的墙上张贴着一个醒目的宣传标语:来自18个国家的专业师资,随时为您提供优质服务。可是在济南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记者一个外教也没见到,求证一位老师,对方告诉记者,“济南就是没有”。

  除了英语之外,其他老师的水平也让人汗颜:一位日语老师学历只有高中毕业,在日本工厂工作了两年多,回国后也被山木吸纳了;一位南山学院的毕业生,平时说话都不完整,竟然是准计算机老师;还有一位黄海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来到山木后也被要求教计算机。“专业不对口的基本都教计算机了。”一位老师如是说。

  专培没人管,大家睡大觉

  之前曾有前人介绍经验:专培期间,除了英语,其他科目基本上没人管,后来记者发现,英语也基本没人管。负责培训英语OCT的是英语课课长和英语总监共三位老师,两周的时间里,各位老师露面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很多时候记者和同伴们是在闲聊和吃瓜子中度过的。

  即便如此,英语的培训老师们仍然算是负责的。和记者同屋的一位日语OCT老师这样描述她的一天:“早上老师让我们去听他讲课,可他基本上什么也不讲,坐在讲台上看报纸,看到好玩的念一念,学生跟着笑一笑就算完,我坐在那睡着了。下午,老师给我找了本学生的笔记让我抄,我就捡重要的抄一抄。”

  过了两天,那位日语老师又出现了一次,这次是把课本的重点大致说了说,然后打发OCT回去自己备课。清闲的两周结束后,两位OCT日语老师被派往上海任教。记者得知,这两位还算有时间备备课,前一批的一位日语老师更是速成:培训时照例自己备课没人管,一周以后,由于苏州分校缺人,这位老师直接奔赴苏州上岗了。

  可是两周结束在即 ,记者必须要被分配到分校去了。去往分校的路上 ,分校长询问记者的专业和英语级别,并透露该分校现任的英语老师也没考过专业八级。记者仔细回忆了培训期间接触过的各位OCT英语老师,发现既是科班出身又考过八级的一个也没有。这位校长又小声地叮嘱记者:“要是有学生问你有没有教学经验你就说有,虽然你之前不是当老师的 ,那也算工作经验。要是问你的学历和水平,你可以照实说,不过有的老师就不行了,要糊弄过去。”

  小资料 山木培训

  山木教育集团由宋山木于1991年在深圳创立,是中国最早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之一,以计算机培训起家。历经二十的年发展,目前山木培训在国内外二十多座城市拥有近三百家分校,以电脑、会计、外语 、商务礼仪等培训项目为专长。作为山木最著名的形象,集团创始人宋山木的大胡子头像曾多次出现在央视春晚观众席,以及各大城市繁华地段的广告牌上。

  2010年5月,宋山木因为猥亵女员工遭到起诉,一时间成为街知巷闻的丑闻。山木集团遭受重创但未曾更名,其前妻李木子接任总裁后一直运营至今,原总裁宋山木创造的“纳米管理法”、“03分”概念等也在企业内部继续沿用。文/图 本报记者

  这就是山木的“企业文化”?

  山木的岗前培训分为专培和公培两种,其中最受重视的是以企业文化和礼仪为主的公培。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守则不仅遍布山木的各个角落,也要求员工铭记在心,时常抽查,严格程度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过分。虽然以上种种贯彻的都是“学员是上帝”、为学员服务的思想,但是嘴上说得好听,实行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     

  A 学员没有钥匙,进出大门和宿舍要找楼管

  记者乘坐火车去济南时,刚出发就收到了济南工作人员发来的信息,告知有人接站。在回宿舍的路上聊天得知,这位老师入职也不久,比记者还小一岁。山木的员工宿舍楼距离火车站只有十分钟的脚程,周围有很多排挡,吃饭很方便,但宿舍还比较安静。记者跟随年轻的老师来到宿舍门口,大门锁着,从外面可以看到门内是长长的走廊,一间间宿舍分布在两边。楼管拿来钥匙开了门,登记了记者的姓名后,给记者分配了一间宿舍,接着帮记者打开了宿舍门。年轻老师告诉记者,这里不断会有来培训的新老师入住,培训完了就分到各个分校去,除此之外,还有已经入职的单身老师常住在这里。接着她带记者看了集体洗手间和浴室,都挺干净。

  走进宿舍,这里的陈设和大学宿舍基本一致。房间比较宽敞,女孩子们的东西都不多,可能是由于流动性大的原因。“她们晚上才回来,你放好东西好好休息一下吧。以后就要和她们一样早出晚归了。”年轻老师走后不多会儿,一个南方口音的女孩走了进来,交谈中她告诉记者,自己来自长沙,也是英语老师,今天就培训结束要回去了。听说记者没有脸盆,女孩热情地把自己的留给了记者。并告诉记者,培训期间一般是早上出门晚上回来 ,所以宿舍只是个睡觉的地方。整层楼只有楼管阿姨有钥匙,进出大门和自己的宿舍都要找她开门。

  B 一张“小广告”,学了三天考了三次

  到济南第二天,公培正式开始。第一节课,老师拿来一摞简章发给新员工们,称这就是以后三天的重要内容。山木放在楼下随意取阅,发在大街小巷的“小广告”竟然成了重要教材,记者和同学们赶紧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老师解释说,简章上详细地列着各个科目的开设课程、优惠政策和各分校的地址、电话,是招生的基础,因此要分三天详细讲解。他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要把简章上的内容熟记在心,并提醒每天都要考试。

  三天学习,老师详细讲解了会计、电脑、外语三大热门专业的班级设置情况,并把每门课程的王牌教师着重介绍了一遍。日语好得辨不出国籍的日语老师,一年考出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老师等,说得坐在下面的新员工们都很兴奋,不过后来记者发现这样的老师虽然有,但是凤毛麟角。学完简章,记者和同学们努力准备考试,甚至有人挑灯夜战,因为考试睡不好觉。第二天上课前也都早早来到教室,为考试摩拳擦掌。

  C“企业文化”得手抄,员工大会还抽查

  学完简章后,第二大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记者之前对山木的各种守则、条例略有耳闻,但是老师的要求还是让记者瞠目结舌:宣扬报恩的《羊羔跪乳》诗,宣传学员是上帝的《山木服务宣言》,还有要求与学员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山木服务守则》,和对山木司徽含义的多种解释,都被要求全文背诵,并且一字不差。

  公培刚开始时,老师拿来一份已经非常破烂的打印版企业文化册子,并叮嘱学员,这个不能复印,只能手抄。公培大约十天之后,记者所在班级举行了期中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全文默写《羊羔跪乳》、《山木服务宣言》,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与此同时,名目繁多的山木礼仪也是公培期间的重点内容,每天早晨有专门的时间,在礼仪老师的监督下反复练习。欠身礼是山木的基本礼仪,在学校期间无论见到谁都要行欠身礼;道歉礼和欠身礼大同小异,只是鞠躬的角度更大,时间更长,要求弯腰够五秒后再缓缓起身;还有冬夏方式不同、门开着关着步骤不同的进出门礼、送别学员的下班欢送礼等,名目之多让人挠头,而这些礼此后也渗透在记者在山木期间的一言一行中。

  刚进山木,记者就发现女孩装束都出奇相似,额前不留刘海,长发盘成一个小髻梳在脑后,罩一个黑色的发网,两边碎发用黑色发夹卡住。不管穿着什么样的裤子,都穿着黑色高跟鞋,后来才知道,这是山木内部规定的发型,正式员工在学校期间必须着全套工装,女员工不能留刘海,因为露出额头可以“招财”;男员工必须每天洗头,发型、穿着要求严格,一项都不能违反。

  D 宣扬“学员是上帝”,分校对学员却态度恶劣

  重视学员、知恩图报的思想需要铭记在心,日常穿着也是事无巨细 ,如此这般培训出的山木员工,服务质量必定很高吧?在大观园基地贯彻得确实不错,然而在远离总部的各个分校,现状远不是这样。

  记者的室友曾经到济南市郊的一所分校教课 ,回来之后大声感叹:分校和这里一点都不一样!老师们对报名的学生态度恶劣,交钱前后完全不同;分校的老师也曾告诉记者,如果有人退课 ,就说没这种服务,不用理他 。分校老师的穿着也非常随意,常见女老师身着工装配运动鞋,刘海遮住眼睛,男老师头发乱七八糟几天不洗 。因为缺乏监督,在有的分校员工甚至完全不穿工装。

  记者手记令人失笑的“企业文化”

  如果不是这次卧底的任务,记者可能永远不会近距离地接触山木。此前对它的印象和大多数人类似:一个丑闻之后淡出人们视线的庞大帝国。探访之前,记者不是没有担心及顾虑,然而和山木一线的工作人员接触之后,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淳朴、团结。然而,从走进山木的第一天起,“封建家族式管理”的印象就越来越深地印在了记者的脑子里。那些被奉为经典“代代相传”的规章制度,那些必须铭记在心却无法对行动做出任何指导的宣言守则,剖开漂亮的包装,让人看到的只有繁文缛节的内核和金钱至上的终极目的。每当目睹员工们在大会上背诵诗歌,坐在台下的记者常常觉得哑然失笑,这个八股文般的固定节目,除了宣告落后的管理思想已迫切需要改革,还能有什么作用呢?文/图 本报记者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更多关于 调查 山木培训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