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人物
大爱用爱向生命致敬
候选人物
李淑芳:她是一位80岁的母亲,为了照顾患病的独身儿子李功捷,她曾每天行走于沈阳北市场、十二线农贸市场之间,捡一些白菜叶回来给儿子充饥,自己却几天不吃饭。每天陪儿子去医院针灸,就算是在雪天步行5个小时,就算往返仨来回,她也没有放弃。
过去,她搀扶着儿子看病,冒雪走上5个小时。
现在,她推轮椅带儿看病,为了送还轮椅,在家和医院间往返仨来回儿。
她从没说过累,她还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照顾儿子多一天是一天。
领儿看病 八旬老母连走5小时
现在问起李淑芳、李功捷母子俩,辽宁中医院的很多医护人员仍有印象。
2008年6月,李功捷身体不适,到沈阳一家大医院检查后得知,他患上了脑血栓,很可能要终身用药。
随后,他的病情继续恶化:2010年2月28日早上醒来,他发现右腿不听使唤;2010年3月8日,他的左臂和左腿也开始行动不便。此后经治疗,他的病情略有好转,但无法下地走动……
2010年8月下旬,李功捷转至辽宁中医院,开始接受针灸治疗。他一直独身,八旬母亲李淑芳是他出行唯一的“拐棍”。白发母亲搀扶他就诊,这一幕让医护人员难以忘却。
可在2010年11月13日,医护人员在上午8时许却没等到这对母子。按照惯例,他们本应此时出现在诊室的。
前一晚大雪纷飞,雨水落在地面,结了厚厚一层冰。医护人员有些担心,连普通人走路都费劲儿,一位八旬老人、一位脑血栓病人怎么走?大家都以为,这对母子不会来了。
然而就在午后1时,李淑芳搀扶着儿子,出现在了诊室门口。娘俩如同“雪人”。
李淑芳不经意间吐出的一句话,让不少人当场落泪,“早上我带儿子就出来了,可没打到车,公交车也挤不上去,一路走来的。 ”
原来当日一早,李功捷在母亲搀扶下艰难出行。母子俩本想像往常一样搭乘公交车去医院,但由于天气不好,公交车非常拥挤,腿脚不好的二人压根儿没法靠前,狠下心想打车,等待了半个多小时,却没见着一辆空车。
母子俩商量之后决定,先朝医院方向走,如果中途遇到车再说。就这样,母子俩互相搀扶下艰难地一步步走到北京街,再经过北陵大街,一路向北走到辽宁中医院。
由于体力消耗过大,而且在室外逗留近5小时,两人都已浑身冰凉。
攒钱为儿治病 他捡菜叶充饥
李功捷病情加重后,家里大事小情都由李淑芳一人操劳,日子过得很拮据。
为了填饱肚子,李淑芳经常步行到十二线农贸市场捡些人家扔掉的白菜叶子,“能煮的煮,能腌咸菜的就撒点盐,放上一段时间也不会坏。 ”
为了多赚点钱,李淑芳每天在街上捡拾废品,“能捡点啥就捡点啥,煤块攒着烧火,瓶子攒着卖钱。 ”
即使这样,娘俩一天也只能吃上两顿饭。家里的油瓶里没有一滴油,娘俩就着咸菜喝粥。李淑芳给儿子买两根油条,娘俩互相推着谁也不肯吃,最后决定煮在粥里两人一起吃。
李淑芳老伴1980年去世,李功捷至今未婚。娘俩坐在一起没事儿会拉起家常。李淑芳经常跟儿子说,你要是结婚有孩子就好了。“妈呀,20年前的事了,还提那干啥,你以为我心里好受啊,我不明白吗……”李功捷带着哭腔冲着母亲摆手。“两个人都在,就是家。我好好活着,让妈你也有个盼头。 ”李功捷念叨。
对社会感恩 乘公交避高峰点
今年年初,本报报道了这对母子的事迹,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反响。
很多人看到报道后给记者打来电话,询问如何为老人捐款捐物。微博用户们也在看到消息后大规模转发,不仅关注事件,更在用微博推动着事件的发展。某网站新闻公益频道为此发起的“爱心帮帮团”带着吃穿物品,亲自来慰问生活困难的母子俩。
不少身在外地的善心人,也纷纷打来电话,希望能给母子俩以帮助。
今年1月11日晚7时,一对夫妻拿来了一袋豆包,次日中午又送来收音机、袜子、毯子、热水袋和鸡蛋等物。当晚9时,一名军人带着一箱方便面来了,临走时扔下200元钱。
一名穿着朴素的女子来看望这对母子,带来了馒头、干豆腐和蛋糕。
另一名军人和妻子给李淑芳送来了钙片和200元钱,并跟娘俩商量给他们在别处租个房子,改善下生活条件。
对于感恩,母子俩有着独特的理解。“我们这样也没办法帮别人,我想啊,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社会增加压力就是最好的感恩。 ”李功捷说,他和母亲坐公交尽量避开高峰点,以免耽误了别人上下班。
李淑芳总说,好心人的帮助自己“受不起”,“我真不知道能为这些好心人做些什么。 ”李淑芳老人觉得亏欠好心人很多,“我下辈子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他们。 ”
今年9月,本报记者再次看望这对母子。李功捷气色明显要强于半年之前,腿已经可以简单活动,没事的时候还可以拿着好心人送来的收音机听听评书。
李淑芳仍然每天带着儿子去医院治病,只不过从辽宁中医换成了另一家较近的医院。每天,李淑芳先从医院借来轮椅回家接儿子,儿子治完病送回家,还要再回到医院将轮椅归还。每天,80岁的李淑芳要走三个往返的路程。
娘俩居住的楼已经动迁,很多住户已经搬走,但从李家的陈设看,娘俩显然没有要搬家的意思。在记者的追问下,李淑芳才说,娘俩住的是公租房,现在要拆迁了,也不知道以后去哪住。
如今的生活
住在邻居家希望申请廉租房
近日,这对母子已被楼下老邻居宋阿姨的女儿接走,住在铁西区滑翔六小区,房子是宋阿姨的女儿借给娘俩的,一分钱不要。
北市社区杨书记说,社区已经帮助李功捷办理了低保,从12月起,李功捷每月最多会有380元的补助。滑翔六小区娘俩的新家,虽然只有一个单间,却是阳光充足,暖气也烫手。房间里陈设简单,桌上放着十几盒药。
“我看她娘俩没地方住,就给接过来了。 ”宋阿姨的女儿说,母亲和李淑芳家是60年的老邻居,看不得老人受苦。
看到记者,李功捷很高兴,叫母亲给记者剥桔子,李淑芳却没照办,“这些桔子你们不能吃,都是烂桔子,我从市场捡回来的。 ”
李淑芳说,因为儿子晚上咳嗽,吃一口桔子压压嗓子,但是又觉得桔子贵,只能捡回几个烂的。
李淑芳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能活到100岁,继续照顾儿子生活。
她还希望,能申请到一套廉租房,“现在借邻居的房子住不是个事儿”。李大娘一再强调着,“等动迁款下来,要赶紧把房租算给人家。 ”
记者 吕洋 实习生 徐小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