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百岁老人常瞒子女偷偷下地干活 全村都为其后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6日17:33  合肥晚报
老寿星和子女们在交谈 老寿星和子女们在交谈

  为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上月27日上午,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有关领导一行到肥西高刘镇,看望慰问了7位高龄老人,给老人们送上米、油和慰问金。这7位老人年龄均在8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是102岁的杨传英老人。

  整个村庄都是她后人

  在高刘镇陈桥村竹西队,杨传英是个相对陌生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母亲、奶奶、太奶奶等各种称呼,因为在这个小村庄里,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位百岁老人的后辈。

  淡淡的檀香味中,一只略略有些胖的猫慵懒地趴在她的脚边,不时抬头望向挂在屋中的腊味,贪婪地叫唤着,她双手插在维尼小熊的手捂中,脚边的火炉散发着阵阵暖意,一旁的篮子里摆满了剥好的棉花。这位六世同堂的百岁老人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人今年已是103岁高龄,育有6子1女,年龄最小的也已经60岁了,到2010年10月玄孙女出世,这个家庭已是六世同堂。“这个村庄七八十口人都是老太太的后代,这还不算那些嫁出去的女儿、孙女们。”老人的四儿子有些骄傲地告诉记者,每逢节日,老太太的后辈都会回家来,一大家子100多口人,得开十来桌才能坐下。

  几十年来没患过大病

  虽然已是百岁高龄,但老太太身体仍旧十分硬朗,除了耳背眼花外,几乎四五十年来没患过大病,“顶多就头疼,吃点止疼片就好了,老太太身体比儿媳妇们还要好。”老人的儿子说。

  每天早晨7点,老太太准时起床,自行穿衣、洗漱,早饭后就拄着拐杖在家里转悠,“闲不住,总要干点什么事,剥剥棉花豆子什么的,补补编织袋、衣鞋。”家人说,老太太一辈子节俭习惯了,见到后辈们随手将破损的衣物扔掉时,总是心疼得直骂他们。阳光好的时候,老太太就会一个人坐在门前,对着太阳慢慢穿针引线,一缝就是一上午。

  每天的午饭是老太太一天最幸福的时光,因为她可以饮上最爱的半杯酒,“岁数大了,不敢给她多喝,每天只给她喝半杯酒,大概一两。”子女说,老太太的这一习惯坚持了半个世纪,任谁也无法改变,如果哪天坐上饭桌没有酒,老太太就端着碗一动不动,无声地抗议着,直到儿女败下阵来,她才满意地慢慢啜饮,“每顿一碗饭,牙口好,不挑食,家里吃什么她就吃什么。”

  饭后雷打不动的午睡后,老太太喜欢拄着拐杖在村子里四处转转,“不让我们跟着,好在村子里都是家人,也不会出事。”最让家人头疼不已的是,老太太经常瞒着家人,偷偷下到地里干点活。

  想去看新建成的机场

  “老四家有个小子一个闺女,这是老三家的……”老太太生怕冷落记者,主动与记者攀谈起来,由于耳背,交流稍稍有些困难,大多数时候都是老太太自言自语,“有十来个孙子,还有一个没有娶媳妇。”对于家庭成员的情况,老太太几乎如数家珍,令其儿媳都是自叹不如,“有些东西我们都要愣住,想一阵子才想起来,老太太都是张口就来。”家人说,老太太清晰的思维和记忆完全不像是一位百岁老人,“现在只有最小的玄孙女叫不上名字,但还能记得她多大。”

  老太太一生都在拉扯孩子,除了喝酒,别无他好,“不抽烟、不打牌、不赶集、不吃零嘴……”如今百岁高龄,儿孙满堂,也是心满意足。不过在她心里,还藏着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有生之年,能到家门口新建的机场看上一看,“想去机场看看,就是走不动了。”老太太小声地嘀咕着,望向远方的眼神里,写满了沧桑。

  □张栋 本报记者 王伟/文 高勇/图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百岁老人 后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