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长委员会成人脉办事平台 新生家长甘当校义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6日16:45  北京晚报 微博

  “今年我们班的新年联欢会,每个家长交了300多元钱呢,去的是一个高档会所,微博上曝光的那个小学不是才交240块吗?比我们差远了,班里组织的集体活动,不去孩子不乐意,再贵都得参加。”从圣诞节到新年,记者从多位家长口中听到了学校举办联欢会的“盛况”,与被曝光的北大附小的说法一致,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基本都是“家委会”,这个以前并不引人注目的组织随之进入大众视线。

  家委会到底是什么?去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共同推进现代化中小学校制度建设。”记者采访了不同学校的多位家委会成员,发现家委会的“职责”远比《纲要》规定的要复杂得多,选举和分工极其随意,家长们加入家委会的目的五花八门。家委会似乎成了一个江湖地带,家长们混迹其中,或自在,或纠结,或无奈……

  家委会成社交圈

  钱财过手全靠自觉

  对一些家长来说,家委会的意义还相当微妙。林林爸从孩子幼儿园时代就“混迹”于家委会,他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家委会就是一个小社会,而家长群就是一个社交圈,混在里面好处很多,“不光是为了和老师搞关系,家长之间也可以发展很多人脉。”

  如果一个班的家委会多了几位像林林爸这样的家长,那就会很热闹,“我们班有十多个家委会成员,大家很熟,经常开会,其实开会就是组织饭局,联络一下感情。”在这个家委会里,家长们来自各行各业,有银行系统的,司法部门的,还有律师、老师和公务员等等,“有点什么事情,大家互相帮个忙,是很自然的事情,家委会是个很好的联谊平台。”

  林林爸告诉记者,有时候家委会还是一个“生意场”,“比如我们班今年的新年联欢会,就是一个家委会成员帮着联系的地方,说是一个熟人开的,可价钱真是不便宜,一家300多,加起来1万多元,不过这个时段确实地方比较难租,大家也不好说什么。”他暗示记者,这种做法有可能是给朋友拉生意,而家长孩子成了“冤大头”。

  家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协助老师组织班级活动,活动需要采买各种物品,包括活动的门票、路费等,有时候过手上万元,这对于家委会来说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因为根本没有人监管,老师更是不会涉及收钱的事情。“我每次特别头疼收钱,生怕说不清楚。我们是每学期收一定数量的班费,每次活动从班费里面扣,到学期末的时候,我会做一个详细的清单,发给所有的家长,每一笔班费都用做什么,用了多少,列得清清楚楚,给家长们一个交代。”陈女士当了三年家委会主席,至今如履薄冰,“组织一个班的孩子们出去玩,事情特别琐碎,我们通常会找旅行社全权代理,砍价要特狠,力图把费用压到最低,然后把旅行社详细的活动项目和收费打印出来给每个家长。就这样,还有家长嫌贵,说里面有猫腻。”陈女士觉得自己有苦难言,费劲出力还遭人误解,其中的症结其实是家委会财务目前全靠自觉,负责任的家委会给大家打印财务清单,责任心差点的就直接收钱,连个说明也没有。

  当“托”是正差

  提建议少有响应

  “一年级我加入家委会,本来还挺踌躇满志的,想真正为班里做点事情,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刘先生经过了一年多的家委会生涯之后,说自己有点“心灰意冷”,因为屡受打击。

  上学期,刘先生孩子所在的班忽然发生群体性“食物过敏”,这是学校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孩子们中午吃了有炸鱼的营养午餐后,结果有将近一半的孩子闹肚子,有不少第二天请了病假。“我们觉得午餐的质量令人担忧,不是鱼有问题,就是油有问题,事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这是大事,所以希望学校能彻底调查一下这件事,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种情况。”刘先生打算以家委会的名义写信给校长,给学校提一些食品卫生的建议,并在家长中征求联名签字。“我们开了家长QQ群,我在群里说了这个事情,可是很多家长都不是很积极,有顾虑,表示不想把事情闹大,怕对孩子影响不好,最后只有四五个家长签了名。”信给校长发出去之后,半个月之后得到答复,说调查结果这是个偶然事件,医院已经证明孩子生病是秋季腹泻。“这个事情最后就这样不了了之,本来一些还在观望的家长,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出头,建议没效果,反而对自己不利。”以后,刘先生再在QQ群里呼吁家长们对孩子教育和健康问题献计献策,响应者寥寥,特别是触及老师或其他学生家长利益的事情更避而不谈。“孩子每天生活在学校,家长提意见肯定会有顾虑。即使对学校的一些管理方式有异议,我们也会慎重反映,避免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和谐、得罪人的问题基本没人再涉及。”一名家长这样解释。

  提建议受阻,无人响应,而在学校会议上发言,却是一些家委会成员乐意做的事情,这事说白了,就是当托儿。“期末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让每个年级出几名家委会代表发言,我本来还认真准备了一下,想提几条建议,可是看别的家长,绝大多数都是歌功颂德。有个发言的爸爸,差点就痛哭流涕了,说老师对孩子多好,家长多感动,我一看,这气氛提意见太不合时宜了,就草草说了几句了事。”刘先生不想当这个托儿,最后决定退出家委会。

  新生家长热情最高

  甘做义工随叫随到

  “老师一开学就宣布,我们班所有的家长都是家委会成员,都要积极为班级作贡献。”豆豆妈是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当了半年家委会成员,她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给学校当义工啊!”豆豆妈表示,孩子刚入校的新生家长有个特点,就是特别想积极表现,生怕自己不积极,老师有看法。“老师经常会在班里表扬说,谁谁的家长,为班里做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大家感谢他。我女儿回来就督促我,你也赶快给班里做点事吧,老师也会表扬我的。”于是,豆豆妈就主动承担了为班里打印各种材料和卷子的责任,“幸好我们单位没人管,我经常一打就是上百张,有一次,我已经下班了,老师打电话说要打印东西,我只好自己掏钱到打印店去打印,不过,为了孩子能在班里受表扬,花点钱费点劲也值了。”

  据家长们的一致说法,为班级服务是家委会最主要的职责。“家委会通常是自愿报名,老师当然希望多多益善,通常班里大部分家长都会报名,这种事情上谁也不愿意落后,因为毕竟是一个和老师搞好关系的机会,对孩子不会有坏处,但是具体做什么大家好像并不是特清楚。”家委会服务的范畴很广,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曾经有一次,请了半天的假到学校去刷墙。“我们三个家委会成员,大概平时显得比较热心,老师就请我们来帮忙,到了才知道,是给班里刷墙,我在自己家里都没干过这样的活,折腾了好几个钟头,好歹把整个教室的墙都刷白了,我的一身衣服也没法要了。”

  遇到学校举行大型活动,那就是家委会大显身手的时候,“学校开运动会那次,有人制作横幅标语,有人去买加油工具,有人采买家长的统一服装,有人负责写宣传稿子,大家都特别积极,早上还不到6点就到体育场门口张罗了,每个班家长都比着来。”在运动会这样的活动中,家委会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班级的荣誉。如果家长表现不好,孩子也会觉得没面子。“为班级服务,也就是为孩子们做点事情吧,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我会尽力,毕竟班主任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一位家长说得很诚恳。

  但是,家委会的热情通常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高而递减,一位六年级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家委会由盛到衰,现在基本已经名存实亡了,“课余时间,家长都在带着孩子拼命上各种补习班,哪儿还有时间给班里干活?所有的班集体活动都取消了,大家都在备战小升初。”

  监督学校

  没有底气

  对于家委会这样一个广泛存在于本市幼儿园、中小学的组织,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竟然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包括选举方式、组织方式、工作职责等更是让人一头雾水,甚至连代表谁说话家长们都不甚清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家委会的要求是,“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共同推进现代化中小学校制度建设。”这似乎对家委会有所定义,但实际情况却和这大相径庭。不少家长反映,一些家委会是“终身制”,从成立之初便始终是固定的几名成员,直到学生毕业,从未进行过换届选举。久而久之,家长代表和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越发熟悉、默契,很多家长代表变成了学校和教师的“得力助手”,成为其他家长眼中为学校歌功颂德的“代言人”。家长与“家委会”之间距离也渐渐疏远,完全丧失了其双向沟通、民主监督的作用,所谓“监督和管理”成了一句空话。

  而对于某些学校来说,对家长的“监督管理”并不欢迎,甚至持排斥态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校长曾经在家长会上公开说,知道家长们都很有能量,但是不要“抱团闹事”,要尽量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否则对大家都不利,“这是什么意思呢?大概是让我们别提意见。”既然如此,监督从何做起?

  通过资料记者了解到,国外也有类似家委会的组织。据介绍,美国的“全国家长教师协会”,会员总数超过500万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全面维护学生利益的全国性志愿者团体。它的使命,除了代表父母行使教育参与权,参与学校管理外,还在家教斡旋、家长教育、健康指导、学校安全、教育资助等方面发挥作用。日本的家委会会员超过1000万人,推动了义务教育及教科书的无偿化、学校保健安全法、学校午餐法等教育立法的制定,在日本战后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中,家委会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一些国家,家长和教师委员会有权任免校长、选聘教师,学校、教师和家长可以实现平等交流。”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教育专家杨东平肯定了国外家委会的作用,但他认为,这在中国目前难以实现,“应试教育语境下,家长很难去监督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状,正在吞噬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勇气。”J024

  本报调查微博:

  weibo.com/benbaodiaocha

  欢迎提供线索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家长委员会 社交圈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