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宁波的遗憾!
中国第一所女校遗址昨晚被烧毁当年大家闺秀可以带丫鬟一起上学
校运会还有荡秋千比赛
中国第一所女校遗址昨晚被烧毁
记者 韩宇挺 程潇龙 通讯员 戴智俊
昨天晚上,记者接读者爆料,称宁波万豪大酒店旁边的一栋老房子着火了。起火的是有90余年历史的宁波甬江女子中学,一栋两层的空置木结构老房子。
现场的消防官兵说,火大概是19:21左右着起来的,刚到的时候全是浓烟,什么都看不清,最早是房子北侧屋顶冒出火星,因为风大,没过三分钟整个屋顶就被烧穿了,火光冲天。火势在19:40得到控制。
记者在现场,等了一个小时,到晚上9点左右火基本被扑灭,但整个建筑已经只剩下一个空壳。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目前起火的原因正在调查。
记者咨询了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早年文保所曾打算修复女子中学作为教育博物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实施。
根据海曙区文管所的资料,甬江女中旧址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和义路106号,姚江南岸,2003年8月,被公布为第三批宁波市级文物保护点。
昨天起火的老房子是当年甬江女中的体育馆,坐西朝东,建筑风格与教学楼接近,通宽7开间24米,进深14米,设上下两层。
这所学校令很多女孩向往
“上个世纪20年代,我奶奶在这所学校就读过。”何镇飙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教授,关于女校的这段历史,奶奶在世时给他讲了很多很多。
“我奶奶是1996年去世的,那年她70多岁。她说,在女校的日子,是她这辈子最难忘记的一段生活。为什么?因为在这所学校,女孩子可以接受到国际化的教育:比如英语。我奶奶就是主攻英语的。
“这所学校,令很多女孩子向往。因为这里上学时是不允许裹小脚的。而且,女孩子还能蹦蹦跳跳参加运动会。奶奶曾经参加过一个荡秋千比赛,取得了这个项目的头一名。”
奶奶披着婚纱和爷爷结婚
何镇飙教授说,奶奶在晚年时,经常会唠叨起女校的几个女生来:“有位同学是个大家闺秀,从小就娇生惯养。刚来学校一个人还不习惯生活自理,经常会哭鼻子。
“后来老师知道了这个事情,就向学校做了汇报。学校研究后决定,让这个女生家里派一个佣人来校陪读。
“后来,学校就形成了一条很人性化的规定:大家闺秀来女校读书,可以带丫鬟一起来。丫鬟除了照顾小姐的生活,也可以顺便接受教育。
“在学校里,奶奶的思想进步很快!离开女校后,她做了一名教师。她和我爷爷是自由恋爱的,结婚时,奶奶是披着婚纱嫁给爷爷的。”
这是一个值得宁波人记忆的地方
“我父亲,在女校工作了很多年。”何教授说:“我们家是鄞州区姜山镇人。我的曾外祖父、奶奶的父亲是海曙区人。
“我们一家人,和女校的渊源很深。
“我的父亲,80年代初就调到女校教学,后来做教导主任。
“女校是一个值得宁波人记忆的地方!上个世纪30年代,因为办学卓有成效,女校成为全宁波最大的中学。
“1958年,女校更名为宁波六中,打破了以前只招收女同学的招生办法,开始男女同校。
“后来,学校又改为职高。2003年,我父亲从这所学校退休了。和我奶奶一样,很多年了,他还是忘不了这所学校,经常会去转转……”
中国第一所女校的前世今生
载入《教育大辞典》的中国第一所女子中学———宁波甬江女中,其前身为宁波女塾。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宁波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正式向外开放。当时受英国“东方妇女教育促进委员会”委派的奥特绥(Aldersey)女士来到了宁波,并于1844年在宁波开办了一所女塾。
女塾不但免收学费,学生还能享受贴补家用的津贴。经过奥特绥女士的努力,女塾在宁波逐渐站稳了脚跟,到1852年,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40人。
咸丰七年(1857),女塾同1847年美国人在宁波建立的另一所女校合并,定名为崇德女校。1923年,崇德女校与美国人开设的江北滨江圣模女校合并,命名为甬江女子中学——甬江女中。学校建造了三层西式教学楼,可容纳近600人求学,琴房、实验室等配套设施齐全,第一任校长是美籍华人徐美珍女士。
1925年的第一期甬江女中校刊刊出,反映出当时的女中已有一定的规模,并从学生精美的文章和纯熟的英文表达,可见当时女中已具有非常优秀的教学质量。
1927年,学校权归国人,成立了由中国人组成的校董会,共推沈贻芗女士为校长,女中从此脱离了外国教会的管理。
1948年10月13日,甬江女中举行25周年校庆活动,蒋介石和他的行政院长翁文灏都给学校题字,表示祝贺,足以说明甬江女中当时的社会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宁波市政府正式接管学校。1958年,女子中学改名为宁波六中,并开始实行男女同校。上世纪90年代,学校改名为甬江职业高级中学。
2006年,甬江职业高级中学也搬离了这里,之后一直作为遗址保留。(部分内容来自崔运富先生早年研究著作)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