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迪泉:“院坝学堂”里的坚守
文_本刊实习记者 曾晖
这个周末,75岁的宋迪泉同往常一样在自家的院坝里给孩子们上起了辅导课。不同的是,今天有几家企业慕名到来为他的学生送上了崭新的书包和课桌椅,宋老师激动地连声说“好!好!”
发挥余热自办学堂
1955年,中学毕业的宋迪泉从四川省邛崃市夹关镇迁到高何镇安家。在那个讲究“成分”的年代,地主家庭出身的他被分配到大山里当起了小学教员。
当时,和宋迪泉一道去教书的还有另外7人,“可他们都没经受住考验,有的转了行,有的早早就去世了”。只有宋迪泉在此坚持了下来,而这一干就是42年。
1997年,享有“高级教师”职称的宋迪泉正式退了休,加入了当地的书画协会。“我没有其他爱好,不沾烟酒,也不好打牌,但我就是闲不住,总想做些事情来发挥余热。”
在创作之余,宋迪泉开始走街串巷到各家去指导孩子们的功课,常常整日耗在学生家中。逐渐地,请他帮忙补习的家长越来越多,而这时他又患上了坐骨神经痛,腿脚不大灵活。2009年,宋迪泉决定把需要辅导的孩子集中起来,在自家的院坝里办起了学堂。
靠墙斜放着两块黑板,露天摆着十来张课桌,这便是宋老师的教室。遇到阴雨天,宋迪泉把这些桌子全部挪到门廊里,因为有屋檐,勉强可以遮风挡雨。
“老百姓真的很需要他。”高何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顾顺良说,“我们镇适龄学童的数量很大,但这儿没有工业,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很多家庭只剩下老人和儿童,孩子们课余时间的看管和教育都成了问题。”
现在“院坝学堂”补课的学生有30多人。因为人多周转不开,宋老师只好把时间错开,周六、日的上午,他给二年级学生上课;午饭过后,又接着上一年级。宋迪泉教的课程主要是语文和算术,“每个礼拜我都会跟孩子们的任课老师沟通,看看他们都新学了些啥,哪些地方还很薄弱,我的任务主要是帮他们查漏补缺”。
寒暑假的时候,宋老师还会开设三年级班,三年级学的是英语,他便请回一个在邛崃市区念书的中学生来给孩子们上课。
自从有了“院坝学堂”,镇子里低龄留守儿童的日常教育总算有了着落。可办学毕竟需要开销,给孩子们添置铅笔、作业本,印刷试卷,请英语老师的花费……宋迪泉全都自己扛了下来。而离家较远的孩子,宋老师还留下他们免费吃午饭。
最开始,他在复写纸上给孩子们出题,后来学生越来越多,他只好改成复印,可费用也随之增大,每准备一次测验,宋迪泉就得花掉好几十元。
为激励学生们上进,宋迪泉还制定了奖励措施,给在学校期末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孩子颁发“现金奖”,第一名10元,第二名8元,三到十名5元,进步大的还有特别奖10元;平时,他也常常给表现好的学生几元钱以资鼓励。
黄坝小学二年级有38名学生,其中22个都在“院坝学堂”补习,学生们都喜欢宋老师,而且都得到过他的奖励。特别是成绩优异的杨天皓,他说都记不清宋老师奖过自己多少回了。
“宋老师每月的退休金只有2352元,可每个月都要拿出至少800元来办这个课堂。”顾顺良说,“大家给他送钱送礼他都不要。今年春节,有个叫杨佩婕的学生给他送来了两包米花糖和一封饼干,价值不超过30元,宋老师却硬是塞给她100块。”
“我懂得教育”
宋迪泉年逾古稀,牙齿掉得还只剩下两颗,可依旧挺直着腰板,神采奕奕,讲话思路也很清晰。
“我的教学方法秉承了一贯做法。比如有学生请假没来上课,课后我会去他家了解情况;如果学生有一道题不解,我也会手把手地教,直到他会了为止。”宋迪泉当了一辈子的老师,他说自己不懂英语不会电脑,但却懂得该如何教育。
骆先鸽夫妇在镇上开了间茶馆,过去跟街坊拉家常时经常感叹,“生意还马马虎虎,就是孙子太不好管”。老俩口的孙子骆宇杰正在念小学三年级,在他出生仅11个月的时候,父母便去了沿海打工,现在他们三年才回家一次。
“以前他就爱调皮捣蛋,经常被老师批评,有次还差点把同学弄伤;回家就只知道玩。我们罚也罚过,还让他写了保证书贴在堂屋墙上,可是完全没有效果。”骆先鸽说,“全靠了宋老师,骆宇杰自打在他那辅导后就像换了个人,听话了,也知道上进了,上年的期末考试就从全班的20几名升到了第4名。”
提起骆宇杰,宋迪泉也很感慨:“学生们其实都有自尊心,既要罚也要奖。孩子成绩不好,没做对的题目我就守着他重新再做;一旦有了进步,我便会去奖励他,让他知道这样的表现才是对的。”去年,骆宇杰就得到了宋老师给的10元钱进步奖,这学期他跟爷爷奶奶拍胸脯说,自己有信心去赢得更多的奖励。
“我既教他们文化,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课业辅导之外,宋老师还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讲成功人物少年立志、勤奋好学和以身报国的故事。在他看来,现在的教育就是为这些孩子塑造着明天。
宋迪泉的“院坝学堂”名气越来越大,在沙坝社区,在高何镇,甚至在邛崃的客运班车上,几乎无人不晓他的名字。
宋迪泉上街,沿街的群众都热情地向他打招呼,“宋老师你好!”“宋老师来坐会儿!”“宋老师,我孙子也说想去你那儿补补课!”
“一条裤子闹革命”
其实,宋迪泉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在熟悉他的人眼里,他生活非常拮据,好几年都穿着那两件贴身衣裳,以至于有人打趣他“一条裤子闹革命”。
宋家住的是几十年前的木砖房,房梁上杂乱地堆放着朽木,只有三间屋子,里面都黑乎乎的没什么陈设。平时家里不开灯,靠着破损的几处瓦片漏出的光线维持生活照明,最像样的家具只有主屋里的电视机和一台冰箱。
宋老师的老伴今年72岁,没有收入,每天都要佝偻着身子去自家的三亩地里做农活。老人有五个子女,各自成家居住,唯有四儿子智力残疾,始终单身便跟着父母一起生活。
“每个月我都要给家里1000元作开支,我们吃的菜都是自家种的,生活上已经够用了,房子破点但还能将就着住。”宋迪泉强调自己并不缺钱,他也丝毫不计较对“院坝学堂”的投入,“我花的这点钱算得了什么?看着一批批学生长大,我喜欢得很。”
“爸爸这辈子就爱教书,也最喜欢小孩,他想把钱都用在娃娃身上就随他去吧,毕竟他岁数大了高兴最重要,家里人都还是很支持的。”
宋迪泉的二女儿说。
不过,宋迪泉还是会顾及到家人的反应,有件事情他至今都瞒着没讲。
两年前,念中专的高汉为筹措学费而犯难。高汉父母离异,还有个弟弟在念书,家里条件非常艰难。高汉的父亲是宋老师的学生,得知这一消息后宋迪泉毫不犹豫就拿出3000元钱来资助他,而这些钱却是他攒了三年的全部积蓄。
宋迪泉笑着说:“我懂‘外交’,这事不好让家里人知道。”
还有一个学生要读大学,同样家境贫困,但由于没有像样的房产,银行不给贷款。宋迪泉当即把自己的工资卡往桌上一押,“我作担保,还不上我来还!”
宋迪泉有个泛黄的小本子,里面有几页密密麻麻地记录着100多名老人的身份信息,“这是前些年我帮大家办老年优待证时记下的”。宋迪泉说,他是退休教师,这些东西自然要比别人更清楚些,当然应该出面去帮大家办。几年下来,从高何镇到百公里外的成都,来来回回他跑了数十趟,而这所有的费用也全由他一人负担。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些?钱花光了又怎么办?”宋迪泉说,“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图一个高兴。我都70好几了,钱没了就没了吧,本来也没打算要给子女留下什么。”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宋老师和他的“院坝学堂”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相信以后他的办学条件会更加宽裕。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开始多方联系,积极为“学堂”和当地留守儿童争取到更多的爱心帮扶。
谈到未来,宋迪泉说自己的想法很简单,“等这批学生长大了,我就再教下一批,下一批长大了,我又继续再教一批……我会教到最后一口气为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