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代替交通违法车主扣分谋利1年赚20万元

2012年10月18日01:11  现代金报 微博

  “您的交通违法需要帮忙处理吗?”

  交通违法查得严 销分黄牛暗地忙

  “您的交通违法需要帮忙处理吗?”出租车司机时常碰到有陌生人向他们搭讪,刚开始并未理会,次数一多,司机都知道这群人是处理交通违法的“黄牛”。

  昨天,海曙检察院通报了一起擅自帮车主处理交通违法行为,从中谋取利益的案子。□通讯员 陈静 记者 戴晓燕 见习记者 朱琳

  黄牛揽客代扣分,一年赚了20万

  2010年6月,30来岁的李某和徐某认识了一个“黄牛”,对方说是能帮车主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每处理一分,收取50元。

  李某和徐某觉得这事自己也能干,他们成立了一家中介公司,上上下下8个人,有经理、财务、业务员。然后从网上买来12万余条温州地区车主个人信息,同时还买了个查询车辆违法情况的软件,将买来的车主信息输入该系统进行查询,从中发现违法次数较多,扣分较严重的车主。之后交由业务员给这些车主挨个打电话,告知其可以帮忙处理交通违法行为。

  收费标准?80元一分,每处理一分他们要付给“黄牛”50元钱,自己可以获得30元钱。而涉及到罚款的款项,他们一律不负责,由车主自己承担,也就是说,只代替车主被扣分。

  生意做起来后,愿意出钱让他们帮忙处理的人还真不少。于是在2011年5、6月份,李某和徐某又在网上购买了66万余条宁波地区车主个人信息,以同样的手段帮车主处理,一年来共获利20万余元。

  目前,海曙区人民检察院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对李某和徐某依法提起公诉。

  “卖分”揭底

  具体如何操作?“黄牛”为何获益多?

  一分才30元钱,一年却有20多万,可见这家公司收到的单子着实不少。那么,他们具体是怎么操作,怎么谋利的呢?记者昨日联系上了此案的承办人李检察官。

  李检察官分析道,其实这应该算是委托代理的一种方式。

  “黄牛”事先以相对低价购买他人驾驶证上的分数,由“黄牛”出面处理车主的交通违法行为,避免车主被扣分。如果要扣,那么扣在购买来的驾驶证拥有者名下。而这每一分都由“黄牛党”相对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

  虽不清楚他们买驾驶证分数时的具体费用,但毕竟“薄利多销”,这笔收益是很可观的。至于这家中介公司,他们的利益就更明显了。30元/分的差价雷打不动,哪怕除去员工工资以及购买车主信息和软件的费用,在庞大的数量面前,利润那是显而易见的。

  哪类车主青睐“黄牛”?集结地在哪儿?

  一年净赚20多万元,说明市场庞大,对“黄牛”有很大需求,那么事实究竟怎样?为此,记者做了进一步了解。

  针对处理交通违法行为的“黄牛”问题,宁波出租车司机陈师傅坦言,自己经常被“黄牛”们搭讪。营运车辆(如货的、出租车、中巴车等)、大货车、集装箱车等车主是“黄牛”的主要目标群体。理由很简单,长年从事这类行业的车主交通违法现象相对较多,也较难避免。以此作为职业的车主相对于普通私家车主,自然更需要处理交通违法。

  “黄牛党”经常出没的地方在哪里?陈师傅说,主要集中在一些二手车市场、车辆检测站、车管所周边地区、机动车辆违法处理中心附近等。这些“黄牛”一般都会事先踩点,或者蹲点,见机询问车主需不需要提供处理服务。

  陈师傅说,其实也并不那么信任“黄牛”,一般需要的时候都是由朋友间互相介绍的,这样也能买个放心,因为也经常听说被“黄牛”诈骗的案例。

  怎么收费?不同类型车主收费一样吗?

  “黄牛”怎么收费呢?与案子中的50元/分差不多吗?针对不同类型车主,收费标准一样吗?如果代扣分数较多,能不能便宜些?

  针对这些问题,陈师傅介绍记者采访了另一位曾有过找“黄牛”代扣分经历的同行——王师傅。

  王师傅说,他开出租车才1年,又是外地人,对宁波路况也还没摸透,所以在头三个月违章记录比较多。眼看当时分数被扣得差不多了,实在着急,就找朋友介绍了“黄牛”。当时的价位是,处理4分1000元钱。形势所迫,王师傅也没去计较划不划算,连还价都省了,直接把钱给了对方,所幸那位“黄牛”办事还算靠谱,他才躲过了一劫。

  “私家车主和出租车主?那肯定是不一样的标准。”王师傅继续说,“出租车基本上是两三百元代扣一分,那私家车一定没到这个价,不过如果扣分多的话,还是有一定折扣的,适当会优惠些。”

  王师傅掰着手指大概算了算,称“黄牛”最喜欢新的出租车司机,总体来说,新手一年用来找“黄牛”处理交通违法的费用差不多有2000多元。

  这种“便宜”不好赚

  虽然该案中的“黄牛”是被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名处理的,但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代扣分”这一行为。

  代扣分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黄牛”网上招揽生意也毫不避讳。

  只要有需求,就会有“黄牛”的生意,这和倒卖车票、倒卖医院专家号是同一个逻辑。不同的是,倒卖车票、倒卖医院专家号,由于技术手段的提升、预防措施逐渐完善,只要管理部门愿意管,还是有办法遏制的。但“黄牛”这种“代扣分”牟利方式,目前的技术手段和扣分流程存在漏洞,确实难以有效防止,其逻辑是“我借别的车时违章了”,你能证明这不是事实吗?由于取证较难,成为监管盲点。

  其实这种“便宜”是把双刃剑。对买分者来说,接受罚款、扣分的教训,本有利于完善驾驶技能和提高安全意识,但买分后难免心存侥幸,很可能埋下今后肇事的祸根。对 “黄牛”来说,这种“生意”也并不保险,一旦被查处,必将遭到严厉惩处,除了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甚至可以认定其妨碍执行公务。

  驾照新规即将实施,尤要加大交通法规的宣传,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提升汽车社会的文明水平。贡万军

(编辑:SN047)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