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研究发现古人并不说之乎者也

2013年05月28日22:12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天津5月28日消息(记者陈庆滨)近日,《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刊发南开大学教授孟昭连的长篇论文,对古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加以周密的考证分析,发现“之乎者也”之类的所谓“文言语气词”,其实并非古人口语,而只是一种书面语符号,它的功能是提示于此断句,并提示此句的语气声调,基本上相当于现代的标点符号;而且这一类词在阅读时是不需要发声的。此一结论对传统语言学中的“文字是语言的客观反映”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中国古代语言的发展历史很可能会因此而改写。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主要书面语是文言体,也就是带“之乎者也”之类词汇的文体。那么古人说话是否也是这种“文言”呢?研究语言的专家告诉我们,文言既是古代的书面语,也是秦汉之前的口语,那时的古人就是操着“之乎者也”说话的。孟昭连教授的论文《破解“之乎者也”千古之迷——文言语气词非口语说》,以强有力的论据与逻辑推理,推翻了这种结论。此篇论文三万余字,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言语气词的“产生”》,对文言语气词的产生表示怀疑。按照语言学界共识,西周之前汉语是没有语气词的,“之乎者也”等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在书面语中开始出现的,并且在二三百年间就很快达到完备的程度。一个民族的语言,在二三百年间突然出现了一整套以前所没有的语气词,那么它出现的最初动因是什么?在古代传播手段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又是如何在全民口语中迅速普及的?又是如何进一步在战国书面语中广泛运用的?这些问题并没人加以研究,更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事实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口语中出现了一套完备的语气词,是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因此也是不可信的。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文言语气词是何时“消失”的?》中,孟昭连教授指出按照传统语言学著作的说法,文言语气词除了出现过于突然,它的消失也很神秘。“之乎者也”在口语中消失了,却在书面语中持续不断地在使用,出现了“只写不说”的语言奇观。论文运用逆向考察的方法,从明清倒遡至春秋战国,考证文言语气词究竟是何时从口语中消失的。考察的结果相当出人意料:“之乎者也”在古代口语中从来都不存在。比如论文在分析唐代口语中有无“之乎者也”时,运用的论据是柳宗元《复杜温夫书》。柳在信中批评一位叫杜温夫的书生说:“但见生用助字,不当律令,惟以此奉答。所谓乎、欤、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今生则一之。”意思是说这个书生分不清疑问语气词与肯定语气词的区别,都当成一种来使用。如果这些语气词就存在于唐代口语中,而这位不懂用法的年轻人又如何与人进行口语交流呢?这只能说明唐代口语中并无“之乎者也”,不可能有其他解释。根据现代汉语的经验,连呀呀学语的小孩子都不会用错“啊吗呢呀”,因为语气词数量很少,使用频率又极高,所以不可能用错。文言语气词使用上的错用乱用,是文言书面语最突出的现象,并且贯穿始终。之所以如此,其实就如外国人学汉语容易弄混“啊吗呢呀”一样,都是因为口语中并没有这些语气词。

  论文的第三部分为《“之乎者也”是什么?》,对这些被语言学家称为“语气词”的词汇的实际功能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论文认为,语言学家经常告诉人们“古代文言是没有标点的”,其实是一种莫大的误解。古人发明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表达思想,却又不告诉阅读者应该在何处停顿以及什么语气,岂非自设障碍,作茧自缚?其实,“之乎者也”之类所谓“语气词”,就是古代最早的标点符号。先秦口语中并没有语气词,不同的语气是用声调的轻重、缓急、高低来表现的。但当口语转化为书面语时,这些语气无法表现出来,所以古人就借用了一批本来属于实词的文字作为每一句的提示符号,既表示停顿,也提示这一句的语气声调,以使人在阅读时更真实地再现口语原貌。但在阅读时,“之乎者也”之类只起到提示的作用,并不需要读出声音来。

(原标题:南开教授古汉语研究获重大发现 原来古人并不说“之乎者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共首次拥有正式党内“立法法”
  • 体育欧冠官方颁奖:拜仁称霸克洛普最佳
  • 娱乐独家:助理否认陈冠希求婚成功 旧闻被揭
  • 财经传房产税确定向增量开刀 杭州或纳入试点
  • 科技雷军和小米的三年:曾做好死一回准备
  • 博客哪些国家给了中国差评 鲁迅是否偷看弟媳
  • 读书常委家属枕上弄权:后院(全)
  • 教育农民工收入超大学毕业生起薪 专家称正常
  • 育儿孕妇当街上演一分钟产女(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