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耗时52年编写辞典 称为证明自己有才

2013年11月08日17:58  四川新闻网
陈明元编写的熟语词典 陈明元编写的熟语词典

  四川新闻网达州11月8日讯(靳廷江)从教师岗位退休在家的他今年已经68岁,过着清贫的生活,自称“深居简出,不问世事”。然而,从16岁那年开始,他就一直在着手编著一部《简明熟语熟句辞典》。经历了漫长的52年,这部书近日终于出版面世。他说,自己之所以穷其一生并“连累”自己的家人来实现这个梦想,是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有才”。  11月5日,记者在达城南坝社区采访到了这位追梦人陈明元老人。

  “他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追梦人”

  11月5日,77岁的热心读者黄大全致电记者,声称自己的老友陈明元做了一件“足以留名青史的大事”。

  “他编写了一部熟语熟句辞典,已经出版发行。我认为这部书对于传承中国从古到今的精髓词句具有重要意义,是民间学者为中国传统文化做出的重大贡献。”黄大全不吝赞美之词对记者说,“他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追梦人,我觉得你们媒体采访他比采访那些歌星更有意义。”

  听到这样带有“蛊惑性”的介绍,记者决定立即前往采访。

  当日晚22时许,记者在南坝社区和黄大全见面。“我们要搞个突然袭击,要不他又会拒绝采访。”黄大全笑言:“我这位老友不修边幅,衣着随便,加之生活得有些寒酸,他不太喜欢抛头露面。”

  黄大全领着记者走上一栋陈旧民房的7楼,敲开了门。一位穿着睡衣、笑容可掬的老人站在门口。

  “这就是陈明元。”黄大全介绍说。

  16岁那年的梦想:我要编写一部辞典

  听记者说明来意,陈明元并未拒绝采访,只是表示“寒舍无烟酒款待,还请见谅。”

  “1945年9月,我出生在原达县福寿乡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是文盲。”陈明元告诉记者,自己自幼聪明好学,15岁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原达县中学(今达一中)。“我的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都保持在2-3名,从没考过第一,也没掉进过第四。”

  16岁那年,他得到了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是北大中文系编写的,只收录了1900多条成语。”喜欢吟诗作对的他如获至宝,很快就把这本词典从头到尾翻了个遍,“收获很大,但意犹未尽,觉得中华文化远远不止这么一点经典语句,当时就萌生了要编著一本大辞典的念头。”

  从那以后,他就刻意收集一些经典的语句,“不管在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都要写在纸条上保存下来。”

  陈明元回忆说,高中阶段的自己,自认为“才华横溢,思如潮涌。”但是由于“年幼尚小,难免轻狂”,经常口出狂言,惹得很多老师和同学不满。

  这种“轻狂”给他惹了很大的麻烦。有一天晚上,他在学生宿舍里戏言“这书读下去也学不到什么,还不如回家娶个大婆娘。”本是和同学的戏谑之言,却被老师听到了。次日一早,老师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批评他“对三面红旗认识模糊,并且言语侮辱了农村妇女。”

  老师的这段话当时就被记入了他的档案,“算是组织上的结论。”

  一个严重的后果是,高考后政审不合格,陈明元的大学梦就此破碎。

  回乡代课再燃梦想

  未能进入大学深造,让陈明元感到前途无望,一度断了编写辞典的念头。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回到老家后,他被聘请到村小代课。“当时的高中生也是凤毛麟角,何况我还是有真才实学嘛。”

  1964年,福寿乡开办农业中学,陈明元被调入该校。“什么都教,语文数学音乐全都教过。”

  代课教书,为他收集经典词句提供了条件。“可以说是重燃梦想。以教师这个身份的便利,方圆百里有什么藏书我都去找来阅读。”

  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找书”并不容易。最让陈明元难忘的是,1965年的一天,他到任家岩(小地名)一位“清朝遗少”家去借几本古书,“好话说了一箩筐,他都不愿意借给我,后来忍痛给了两块钱还有4斤粮票,才把他收藏的《幼学琼林》等书籍借到。”借到书之后,陈明元边走边看,谁知被一条恶狗盯上,“那狗悄悄追上来,把我脚后跟咬了一口,流了很多血,至今伤痕仍在。”

  还有一次,陈明元听说周家坪(小地名)有一位草药医生家里收藏《黄帝内经》、《增广贤文》等书籍,就上门求借。结果,“那医生死活不肯出借,直到我拜他为师,才得以借来一读。”

  文革期间受到批斗

  收集了不少书籍,再从中找出经典词句,“我抄写了几大本,当时纸张也很稀缺,我是千方百计、宁愿不吃饭也要把粮票拿去换纸张。”

  眼看着梦想就要实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陈明元因收集各种书籍而受到批判。“他们说我收集的是黄色书籍,全部抄去给我烧掉了。”

  回忆往事,最让陈明元痛心的是,批斗他的都是他的学生。

  尽管如此,陈明元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1968年,陈明元获得平反,1969年调入福寿乡初级中学任教。也正是在这期间,他和黄大全成为了同事。“我们俩性格差不多,而且都喜欢写点东西,可以说是志趣相投。”黄大全说,“我也帮他收集了不少资料。”

  “我是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有才”

  1981年,陈明元通过考试,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转为了公办教师。此后先后担任过区文教专干、教育局督导室干部等职务,2005年退休。

  “改革开放后,我加大了收集、整理资料的力度,下决心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之所以这样百折不挠,我是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有才。”陈明元严肃的说,“我从一名农村娃到代课教师,再到公办教师,没什么后台,靠的就是自己的真才实学。再把这个书编写成功了,我更能理直气壮的告诉我的子孙,人这一辈子,有才就有前途,别去跟人家拼爹。”

  为了编书“出尽洋相”

  陈明元的妻子周文芝是一位裁缝,对于丈夫的所作所为,她“坚决支持但也很心疼。”

  “为了这个书,他出尽了洋相。”周文芝老人告诉记者,陈明元每天很早就起床,“脸都不洗,就坐在电脑前写东西,叫他吃早饭他也不答应,催急了他还生气。”

  有一次,周文芝走亲戚去了,陈明元一人在家。“到中午了,他自己也不想做饭,就把剩菜剩饭用竹蒸笼热起。结果呢,他埋头整理资料,蒸笼都起火了,全部烧烂了。”

  还有一次,“他用高压锅熬稀饭,发饭压在锅里就去整理资料,结果高压锅爆炸了,把厨房都炸坏了。”直到今天,他家厨房依然能看见那次事故的“惨烈痕迹。”

  “要说他为了编这个书而出的洋相,几天也说不完。”周文芝笑言。

  大功告成“连累了全家人”

  2012年底,陈明元编著的《简明熟语熟句辞典》终于得以出版,除收录传统的熟语和名言外,该书还收进了近年来社会上新流行的妙言趣语、成语联璧、固定短语、类固定短语和俗言俚语,总数达一万三千余条。

  “该书是我国首部熟语熟句辞典,填补了我国无熟语熟句辞典的空白。它既是一本工具书,亦可供汉语言研究和文学欣赏,特别适用于文艺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达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会会长龙克认为。

  该书以陈明元和其在达县高级职业中学任教的女儿陈亚芸共同署名,“这是因为,近年来社会上新流行的妙言趣语和网络流行语全部都是由亚芸收集的,在整个辞典里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编写这个书,把家人都连累了,特别是亚芸,她深受我的影响,不管在哪里听到什么有意思的妙语,都要马上记下来。”

  “说真的,我不觉得被连累了,我一直认为爸爸做的这个事情很有意义。”陈亚芸说,“爸爸的物质世界很清贫,但他的精神世界非常富裕,他是我的骄傲。”

  “我爸爸是最有才的!”说这句话的时候,陈亚芸抱住了陈明元的肩膀,父女俩都会心的笑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省委附近爆炸案告破嫌犯被抓
  • 体育湖人16记3分绝杀火箭 三巨头59分热火胜
  • 娱乐传张学友移情女助理 住张妈豪宅逼走正宫
  • 财经专家:每年延迟退休数月对个人影响不大
  • 科技Twitter纽交所上市首日涨73%
  • 博客薄瓜瓜最艰难一年是如何度过的(图)
  • 读书皇宫婚前性教育:谁是皇帝第一个女人
  • 教育土豪妈20万替女儿请家教 新浪教育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