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民花费800万自编自导环保电影上映 首日票房60万 奚金燕 摄 浙江农民花费800万自编自导环保电影上映 首日票房60万 奚金燕 摄

  中新网金华4月23日电(奚金燕) 假如有800万,你会用来做什么?在浙江金华,农民郑泽杰选择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电影。目前,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环保电影《迫在眉睫》已在国内4000多家影院同时上映,首日票房近60万。虽然在剪辑期间,郑泽杰早已看了不下50遍,但上映首日他还是选择了坐在影厅,将影片从头看到尾再看了一遍:“总算是圆了我的梦,不管值不值……”

  《迫在眉睫》是一部以“五水共治”为背景的乡村爱情电影,根据当地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甫一开始就以“雾霾”抓住了人们的敏感神经,电影女主角因孩子得了“雾霾病”,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带孩子来到水源涵养地金华市婺城区石宫村疗养,巧遇村支书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受阻。在女主角的努力下,村支书和其一起带领村民进行产业转型,为村民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这部电影的投资人、导演叫郑泽杰,是一位农民企业家。“我平时就在山上种猕猴桃,和山山水水的关系比较密切,对环境的变化也最为敏感。”郑泽杰坦言,现在的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远没有没有儿时来得怡人。然而就在“五水共治”之后,村民们开始有意识地清洁河道、保护生态。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儿时记忆里的青山绿水又重回到了自己身边。

  郑泽杰告诉记者,作为浙江治水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他想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用光与影的故事告诉着人们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据了解,这部电影前后共投资了800多万元,从电影筹备至今的整整经历了1年时间,片中大部分角色都由石宫村的村民、村干部担任,有的还是“零片酬”出演。正因如此,这部电影和商业大片相比更接地气、更原汁原味,4月22日上映后获得了不少学校和单位的捧场。在金华佳艺影城,记者看到电影时长96分钟,票价为75元,包场的队伍已经排到了26号。

  比起首映票房动辄上亿的《速度与激情7》等商业大片,《迫在眉睫》的首日票房有点儿“不够看”,仅为60多万。不过郑泽杰对此毫不在乎:“从打定主意要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做好了一分钱都收不回来的准备。我拍这个不是为了赚钱,赚钱我肯定比不过商业大片,我更希望大家通过这个电影能够关注生态环境,关注我们生存的地方。家,我们只有一个……”

  看完电影后,市民林女士告诉记者,她被彻底感动到了,这份感动一是来自于男女主角细腻的爱情,二则是被电影背后的那群农民感动到了。“人人都在讨论雾霾,可不知不觉中我们却习惯了雾霾,有时候想想也挺无奈的,原来的反感变成了将就,感谢有那么一群人不愿意将就,选择了呼吁。”林女士说,这部电影因为“接地气”,所以更能引发自己的共鸣,“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去推动去改变,环境的改变亦如是。”

  据悉,这部电影从基层中来,还将到基层中去,按照计划将在国内3万多个农村院线上映。郑泽杰表示,不管票房收入多少,他都将拿出20%将用于公益事业。(完)

(原标题:农民花费800万自编自导环保电影上映 首日票房60万)

编辑:SN146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市长吸毒有多少未解之谜

一名曾被公选出的青年才俊,一个被农民告上法庭却认同“民告官”,赞赏民众有法制意识的开明官员,政声颇佳,却因吸毒而丢下前程,确令人惋惜。

铁栏背后的教育文化令人窒息

其实,那一幅幅标语所隐藏的封闭式管理文化和教育理念,才是铁栏产生的根源。铁栏遮蔽了学生的身体和远望的目光,而标语背后的文化则将学生的心理紧紧束缚于高考之上,再无暇领略成长中的风景。而铁栏与标语给学生心理上带来的压抑感和窒息感,更是对教育效果的抵消,实是得不偿失...

版权新规能否终结免费午餐

多年来,传统媒体辛勤采集的新闻作品,成为网媒“免费的午餐”,传统媒体苦不堪言。有媒体曾提起版权诉讼,网媒赔付的转载费用却十分有限。传统媒体的版权权利若长时间得不到有效保护,势必影响其创新力和竞争力。长远看,对文化繁荣和媒体融合更加不利。

北上广深哪里最难混?

北上广深,哪里最好混?从数据来看大城市的吃穿住行……中国的生活成本并非世界前列哦。

  • 女巨贪杨秀珠为何名列红色通缉令榜首
  • 菲律宾在中美之间打的什么如意算盘
  • 崇祯的才能就够当个基层公务员
  • 宋江为什么宁可坐牢也不愿上梁山
  • 《左耳》让欧豪从快男变成全能艺人
  • 最脆弱的关系莫过于婚姻关系
  • 苏慧伦完婚的日本水之教堂(图)
  • 0